摘 要: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而单元整体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十分有利。单元整体教学是指以多课时单元为基本单位,对单元中的所有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找出重难点进行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常用于复习阶段,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应加强对单元整体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究。
关键词:单元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0-0062-03
作者简介:张华(1975.9—),男,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实验初级中学,中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实验集团数学学科带头人。
引 言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因为单元任务量大,课堂时间少,教师要对课时进行重新规划。与此同时,学生也需要对知识进行复习和预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反馈与单元之间的联系,以让学生更高效地展開学习。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强调的词汇,要求教师以课本为载体,为学生传递学科方面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学科的相关学习,具备该学科所要求的必备能力。所以,核心素养重点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极其重要,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用数学的思维看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为了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及相关的数学原理。这些数学原理主要包括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学习的方法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的数学思维。同时,核心素养还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了解数学的本质和内涵,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用自身具备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形成数学思想。另外,新课程改革将核心素养概括为具有空间观念、创新思维及逻辑思维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能力。所以,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阶段教师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教材为基础,不断拓展数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
单元教学是在19世纪末欧美的新教育运动中提出的,是指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避免学生学到的知识是碎片化的,以及促进学生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20世纪20年代,该理论开始在我国传播,这也推动了我国教科书编写的单元化。另外,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教科书中的章节,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单元之间的创新组合。数学单元整体设计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数学知识的存在规律及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及优化,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创设多个独立的教学单元,以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性。另外,在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以课堂知识为基础,重点强调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性,沿着数学主线开展教学活动,注意将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时,应注重研究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根据特点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首先,单元整体教学主要是围绕某一个单元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对本单元的学习框架展开讨论,学生讨论的过程就是学习单元知识的过程。由此,这一阶段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其次,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针对这一单元的知识和对学生的培养要求而设定,更加强调在学习完本单元内容后学生所具备的思维能力及问题探究能力,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还应注意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在学生已经掌握本单元内容后,教师应适当延伸或增加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内容,促使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更完善、更丰富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对单元教学课时进行合理筹划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将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之后,找出重难点知识,并据此进行教学。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单元教学看作课时教学的内容扩展。在单元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法不再适用,因为单元教学是指将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教学,对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可能会一带而过,不再进行细致的讲解[1]。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课时进行合理规划,因为某一课时的重难点可能就是单元教学的一个基础知识而已[2]。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学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配方法是教师着重讲解的内容,因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通过配方法进行推导的。但是,在单元教学过程中,一元二次方程求解的重难点是求根公式的运用,配方法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点,学生可能不再对这一部分题型进行练习,更多的是采用求根公式求解。在课时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都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讲完,教学进度几乎是全校统一的。但是,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完成的任务是某单元的几个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能会将解一次方程的两个方法在一节课内讲完,而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要自己选择较为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针对这部分内容,大部分教师会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讲解一些小的知识点作为补充。进行单元教学时,教师要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结合考试题型整理出重点知识,进行着重讲解,而对于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可以结合学生的错题来进行总结,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部分学生很注重自己作业的完成情况,一旦出现问题,会带着问题去听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听课效率会提高。因此,在进行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系统整理单元知识,让学生更高效、快速地掌握课堂知识[3]。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单元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课程的讲解没有课时教学时那样细致,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预习和复习单元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知识,同时对教師在讲课过程中提到的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4]。
单元教学法对学生来说有利也有弊[5]。有利的一方面是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利的一方面是一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单元教学法可能会导致他们与课堂教学脱节。对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他们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后对课上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复习,遇到不会的知识,积极向同学和教师请教,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
例如,八年级(下册)的勾股定理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探究勾股定理的来源。在讲解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个图形推导勾股定理,这个图形为一个大的正方形,里面有四个直角三角形,这四个直角三角形首尾相连,它们的斜边是大正方形的边长,在大正方形中也有一个小的正方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的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探索勾股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探索的方式有很多,他们可以和同学相互讨论,也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能加深对勾股定理内容的理解,逐渐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其实,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就是勾股定理的公式,而学生自己探索出来公式,在应用时会更加得心应手。在复习时,学生也可能遇到一些不会的问题,而通过自主思考获得的知识会给他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再次遇到相似的题型,他们也会更容易找到解题思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会更适应单元教学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三)发现不同单元间的联系,注重差异化教学
在课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单元中不同课时的内容,给学生做部分铺垫,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6]。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单元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部分学生各个单元测试的成绩差异较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对某一单元学习较为认真,而在另一单元的学习中注意力就没有那么集中了。这就需要教师建立单元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了一单元的内容后,在下一单元中也会对其有所应用。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三角形,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全等三角形,这两单元的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在刚开学时,学生都信心满满,会认真学习。但是在一个单元学习后,部分学生就会有所松懈。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建立起两单元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如果第一单元学得非常好,就会带着饱满的热情进行下一单元的学习。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在布置单元教学的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题目难度,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四)注重总结,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在课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对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同样,在单元教学过程中,也要对每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如让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师生共同营造出和谐而活跃的课堂氛围。
单元教学的知识量非常大,这就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与总结。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会学到很多平行线的性质,这些性质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内容。学生如果对这些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在解答相关证明题时就会非常吃力,甚至不知所措。因此,课堂回顾和总结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总结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两个典型的例题,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同时,教师要注重单元测试,因为单元测试是教师了解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借助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得较好,对哪些知识掌握得不到位,从而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例如,对于学生都出现错误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着重讲解。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单元测试,对学生进行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的总结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总结,更是对这一段时间来教师教学、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才有可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改进,提高学习效率。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对某些知识不理解的情况,教师也难免会对一些知识不够重视,但在课堂总结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将被发现,也会被解决,由此可见,课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结 语
单元教学对提高课堂效率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单元进行整体教学,采用相关策略,提高单元教学效率。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庞永红.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97-98.
施容容.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复习课设计探讨:以整式的加减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2020(05):4-6.
张海营.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思考[J].中学数学:初中版,2020(07):78-79.
王世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解题研究:以2019年哈尔滨市中考数学题为例[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01):66-67.
史丹萍,任庆.例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以转化思想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20):11-12.
赵啟东.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