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奖励措施在家庭育儿中的有效实施

2021-01-27 18:42肖璇
求知导刊 2021年50期

摘 要:奖励措施是指通过呈现积极刺激物的方式增加和维持幼儿积极行为的方式或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已意识到奖励措施的意义和作用,却时常出现“奖”而不“励”的现象,导致部分奖励措施实施效果不佳,未达到有效家庭育儿的目的。

关键词:家庭育儿;奖励措施;有效實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0-0008-03

作者简介:肖璇(1987.9—),女,广西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生。

引 言

本文探究了目前在幼儿群体中实施奖励措施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在家庭育儿中有效实施奖励措施的对策,即给予幼儿具体的针对性奖励;处理好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之间的关系;结合德西效应,多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关注幼儿成长,发挥奖励的有效性;合理利用延时奖励策略,提升幼儿获得奖励的成就感等。

一、问题的提出

“奖励”是实施某种行为后能增加该行为在以后出现频率的事物,如给予财物或者荣誉来鼓励。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概念,认为奖励是正强化的刺激物,即正确运用奖励来增加同类行为在未来发生的频率,以起到激励作用;教育学对奖励的定义是个人或集体因为良好的表现行为而受到的赞扬或肯定[1]。综上,本文将奖励措施定义为通过呈现积极刺激物的方式增加和维持幼儿积极行为的方式或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分为了三大类,分别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指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属于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以自己的工作能力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而附属内驱力即为了得到长者(父母、教师)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把工作、学习等做好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他认为,7岁以下幼儿的学习动机有其独特性,具体表现为认知内驱力出现最早;附属内驱力表现最突出;自我提高内驱力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形成[2]。幼儿的行为表现、情绪情感容易受到长者(父母、教师)或者同伴的赞许及认可的影响。同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呈现积极刺激物有利于增加积极行为的发生频率。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喜欢的东西或者评价方式都可以成为积极刺激物,用于促进幼儿积极行为的产生。综上可见,在育儿过程中,作为长者的家长,应该有效利用奖励措施对幼儿良好行为进行正强化。这对幼儿来说意义非凡。奖励措施如果使用得当,就能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通过调查家长在育儿过程中运用奖励措施的情况,探讨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使用奖励措施时遇到的问题,进而结合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在幼儿群体中有效实施奖励措施的策略。

二、在幼儿群体中实施奖励措施存在的问题

通常而言,奖励措施主要包括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于幼儿来说,物质奖励主要包括奖贴、玩具、礼品、金钱等有形并可视化的奖励。其中,作为典型代表的小红花、小贴纸对幼儿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家长在日常家庭育儿中可以经常使用。精神奖励主要包括口头表扬、亲吻、拥抱、陪伴、亲子活动等。笔者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家长使用奖励措施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如下结果。

(一)常用物质奖励解决棘手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得知,部分家长在日常育儿中会运用到奖励措施,期望运用奖励措施强化幼儿的某些良好行为,增加良好行为发生的频率,或者通过奖励措施促进幼儿养成某种好习惯。例如,如果幼儿在学说话时发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新语音,家长就会通过给幼儿口头表扬或拥抱幼儿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这是很棒并值得再次发生的事,从而增加幼儿发出这个具有实际意义语音的频率。

在日常育儿中,家长的亲吻、口头表扬或拥抱等行为对幼儿来说是一种精神奖励。同时,家长还会通过购买玩具、糖果等方式奖励幼儿。笔者通过调查得知,部分年龄较小的幼儿更容易满足于精神奖励,其对物质奖励的需求相对较小。这些幼儿在获得家长给予的精神奖励时会表现出较强烈的满足感。然而,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部分家长发现,幼儿不再满足于精神奖励,他们会主动和家长提出物质奖励的要求,如购买自己心仪的玩具、获得自己想要的礼品等。

部分家长发现,物质奖励成为了解决棘手问题的“杀手锏”,但并不是强化幼儿良好行为或习惯的事物。例如,某幼儿做事情总是很慢,缺乏时间观念,其家长尝试使用语言鼓励的方式,使幼儿尽快完成相应的任务,或采用设置“完成时钟”的方式,提醒幼儿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但是效果很不理想。该幼儿甚至出现了“不听、不做”等表现,而当家长答应买幼儿最喜欢的玩具,幼儿才真正积极地动起来。针对这种情况,这位家长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物质奖励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这样一来,物质奖励的意义就变质了,还会导致幼儿形成依赖物质奖励的不良习惯,或让幼儿变得在完成某项任务时更爱提物质条件或奖励。”

在访谈中,部分家长承认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幼儿完成一项任务时,基本都会伴给予物质奖励,其中给予较多的物质奖励就是玩具或美食。一位家长说:“可能也是因为我们觉得孩子大了,不再仅仅满足于表扬等精神奖励,所以会不自觉地许诺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他认为,在给予幼儿物质奖励后,幼儿表现得更为积极。

(二)部分家长奖励计划执行不到位

家长可给幼儿制订任务表,并让幼儿按照任务表如期执行任务,完成任务后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积攒相应的“小红花”或者其他贴纸。幼儿在获得一定数量的“小红花”或者其他贴纸后,便可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这种名为“代币法”的教育方法被不少家长使用。一些家长还会在幼儿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设置“闯关”环节,并在“闯关”过程中不断增加任务难度,幼儿在完成相应关卡后即可获得小红花或其他贴纸。这种方式增加了幼儿获得奖励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可以说,“代币法”的实施,有利于幼儿在延迟满足中努力实现目标,增强幼儿实现目标后的成就感,同时也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部分家长不能引导幼儿坚持所制订的奖励计划。例如,一位家长与幼儿共同协商制订了一个任务表,要求幼儿完成“早睡早起”“光盘行动”以及“学会整理”等任务后才能获得小贴纸。幼儿只有根据要求集够相应的贴纸,才可以获得一包积木玩具或者实现其他心愿。但是,在执行奖励计划的过程中,幼儿或家长都有可能因為时间、精力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奖励计划搁浅。正如这位家长所言:“我们已经意识到任务表对强化孩子良好行为的作用,但是有时候工作忙起来,就没办法连续性跟踪孩子执行奖励计划的情况。我们想起来的时候才会跟进计划,想不起来的时候就忽略了计划。没有家长的持续督促,一段时间下来,计划要么被搁浅要么被打乱,所以奖励计划并没有达到促进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效果。”

同时,在执行奖励计划过程中,部分家庭会出现执行计划存在困难时幼儿放弃执行的现象。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家长通常会降低计划执行的难度,降低幼儿获得奖励的门槛。但这样并不利于计划的有效执行,也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存在一味强调外在奖励的现象

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对于幼儿来说,对某件事情或任务的兴趣可以看成内部动机,而这样的内部动机可以驱使其更好地完成这件事情或任务。外部奖励则相当于外部动机,但是部分家长没有处理好奖励措施与幼儿本身兴趣的关系。当家长想要增加幼儿某一良好行为发生的频率时,他们通常采用奖励措施给予强化,并没有关注到幼儿内在动机对其行为的影响。这会导致幼儿对某一行为或活动的兴趣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通常来说,当幼儿完成一项任务时,家长可以根据幼儿完成任务的情况,表扬幼儿在完成任务中的良好表现。当幼儿表现出良好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通过表扬、亲吻等精神奖励来提高幼儿这一行为发生的频率。但是在家庭育儿中,家长常常给予幼儿想得到的物质奖励或者自己认为幼儿想得到的物质奖励来维持或提高幼儿对某一活动的兴趣。

“你好好练琴,妈妈带你去吃大餐!”“你把作业写完,爸爸带你去游乐场!”……在家庭育儿中,幼儿常常可以听到类似话语。家长习惯在幼儿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分内事情的时候,给予相应的外在奖励。然而这样一来,久而久之,若是没有了外在奖励,幼儿便缺乏了内驱力。“刚开始他还是很喜欢弹钢琴,但是后来我发现他开始和我谈条件,练琴了必须要有大餐吃或者有他喜欢的玩具。这样真的是对的吗?我是不是应该引导他享受练琴带给他的愉悦感,而不是一弹琴就许诺给予外在奖励呢?”一位五岁琴童的妈妈提出疑问。

三、在幼儿群体中有效实施奖励措施的建议

(一)给予幼儿具体的针对性奖励

根据奥苏伯尔内驱力理论,幼儿容易受附属内驱力影响,幼儿十分在意成人(家长、教师)的赞许和认可。因此,为了让幼儿知道自己行为是否得当,家长应实施具体且有针对性的奖励措施。家长应该结合幼儿的具体行为对幼儿进行表扬,如“你今天洗碗洗得很认真,给你点个赞。”“你知道主动和他人打招呼了,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宝宝。”“你今天在幼儿园好好吃饭,真是个乖宝宝。”等。

同时,家长还要防止奖励措施的意义泛化。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正强化和负强化等概念。奖励措施作为正强化,有利于增加幼儿行为发生的频率。家长应明确奖励措施的作用,注意在合适的时机使用奖励措施,但切忌滥用奖励措施,将奖励措施当成“万金油”。家长不能将奖励措施变成制止幼儿发生某种不良行为的手段。当幼儿发生某种不良行为时,家长要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寻找幼儿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二)处理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关系

在家庭育儿中,家长应该处理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关系,最好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研究表明,若一味强调物质奖励,忽视或将精神奖励放在次要位置,幼儿容易形成一个错误的观念,即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得到相应的物质收获。对于他们来说,精神奖励的诱惑力没有物质奖励大,若是没有物质奖励,他们就不会进行某项行为或活动。这会直接导致幼儿更乐意进行有物质奖励的行为或活动。

家长应该意识到精神奖励对幼儿的重要作用。一句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表扬、一个带有力量的拥抱、一个带着温度的亲吻、一次高质量的陪伴等都可以给予幼儿心灵上的满足,增加其良好行为发生的频率。

(三)结合德西效应,多激发内部动机

德西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提出来的,他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3]。

不少家长常常用外在奖励来维持或增加幼儿良好行为发生的频率,而忽视了幼儿的内在动机。这导致幼儿的内在动机逐渐降低甚至消失,若没有外在奖励,幼儿可能就不再进行某种行为。

基于此,家长应该意识到内部动机对幼儿的积极作用,多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4]。以学钢琴为例,家长不要一开始就提出学习钢琴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而应该让幼儿多感受钢琴学习本身带来的愉悦感,享受钢琴学习的过程,从而激发他继续学习的兴趣。

(四)关注幼儿成长,发挥奖励的有效性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因此,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在使用奖励措施时,家长应该注意到幼儿的成长和变化,并适当调整奖励的内容,而不应该一成不变。根据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家长可适当增强获得奖励的挑战性。例如,家长可以通过奖励措施增加幼儿“按时睡觉”行为发生的频率。当“按时睡觉”行为已经成为幼儿的习惯,家长可以适当增加获得奖励的难度,如“按时并以正确姿势睡觉”,从而让幼儿感觉到可以“跳一跳,摘桃子”,获得一种挑战成功的乐趣。

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奖励计划执行的持续性。家长和幼儿对奖励计划达成一致后,应持之以恒,从而让幼儿感觉到奖励计划的神圣感和权威性。这样才能让奖励计划达到预期效果。

结 语

奖励措施在家庭育儿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因此,家长应重视奖励措施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宋海丹,刘飞.幼儿园日常奖励实施现状及对策建议[J].新课程研究,2019(29):105-106.

王雪玲.把握幼儿学习动机提升幼教工作质量[J].新丝路,2015(14):114.

张小鹏.用“德西效应”改变儿童成长[J].少年儿童研究,2016(10):32-33.

康丽颖,李媛.家庭教育当合“规”合“道”[J].人民教育,2021(2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