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庆
【摘要】主题情境式教学所指的是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内容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推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主题情境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强化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本篇文章以《公民基本权利》这一课程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列举了几点应用主题情境式教学方法的措施建議,供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主题情境式;德育教育
在新课改背景下,主题情境式教学已经成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常用教学方法。教育者会根据课程主题来为学生设置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集体氛围中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并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来进一步拓展知识空间。为此,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完成自我体验,在不同主题的教学情境中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合作探究能力。
一、设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定是确保后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在设定目标之前,教育者一定要摸清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分别从新课程中的教学知识点、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塑造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角度出发,为学生指出明确的学习方向。例如在教授《公民基本权利》这一课程时,教育者则可以分别从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这三个角度入手,为设置学习目标,并在课堂中列举一些典型的知识案例来帮助学生总结和消化相关知识点。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摸清本堂课程的知识脉络,教育者还可以带领学生采用PPT或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教学思路。分别为学生设置出知识模块、能力模块以及情感模块,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展开讨论,根据这三个目标模块来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展开深层次探究,以此来保证教学效果。
二、构建教学情境
如果想要保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运用主题情境式教学方法时,除去要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外,教育者还要为学生搭建适合的教学平台,让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兴趣爱好,这一过程应当发自内在,教育者应当将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仍然以《公民基本义务》为例,在新课程的导入阶段,教育者为学生设置了以下案例: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第12届人大代表王XX的案件作出了公开宣判,由于王XX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出卖国家信息,决定执行无期徒刑。最后,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判决展开分析,并说出这一案件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启示。讨论仍然在小组范围内开展,有的学生说,王XX不配成为一名人大代表,更加不配成为一名中国人,他所做的行为已经伤害了国家伤害的人民,因此应当得到严厉惩罚;还有一些学生说,这位王XX身居高位,不可能没有提前学习过相关法律,但他仍然选择走上犯罪的道路,说明在他的内心深处存在着很强的侥幸心理。我们不仅仅要成为遵纪守法的中国人,同时还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学生所给出的答案,教育者先是予以肯定,并且在课堂中顺势引出了有关于宪法法律的相关内容。通过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法律观以及义务观,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他们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
三、设置讨论环节
在运用主题情境式教学方法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析,这一教学环节同样也是帮助教育者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的核心渠道。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教育者应当为他们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开放性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有效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学习过《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关知识后,教育者则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讨论的主题是“作为初中生,我们享有的公民权利有哪些?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教育者需要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小组的讨论成果提交上来。教育者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对学生的提交成果进行批示和总结,并将其中比较经典的回答列举出来,对案例信息展开进一步升华,与课本内容相互关联到一起。当活动结束之后,教育者则要让学生对此堂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分别说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自我反思,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产生更多的期待。
综上所述,新课改工作的持续推进会为初中阶段的道德与品质课程提出更多的要求。为了能够保证教学效果,教育者应当合理利用主题情境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多多引入令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育者所构建的教学情境中,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安志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实践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6):124.
[2]谢兴荣.学科核心素养下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考试周刊,2020(97):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