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近十年创伤文学理论研究综述

2021-01-21 11:59刘惠敏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

摘要:文章以时间线,理出了创伤文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运用和价值。综合了近十年来国内期刊中几位学者对创伤理论的读解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实践。笔者对此简要评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剖析各类文学现象。

关键词:创伤理论;创伤文学;文献综述

一.创伤理论源起及发展

“创伤”首先是一个医学术语。它最初的意思是身体上的伤口,19世纪中后期创伤不再是生理伤口,而变成了焦虑、病态的精神伤口。凯西. 卡鲁斯(Cathy Cruth)的《不被承认的经验:创伤、叙述、历史》,贺江的《创伤理论与文学》中都介绍了弗洛伊德《超快乐原则》中的创伤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一场事故之后,对危险的记忆以及不断重复的恐惧会带来创伤,这一创伤的重复性会造成神经症,这一创伤的主要特征为滞后性和反复性。

创伤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即记忆理论,宁宝剑在《创伤批评理论渊源探究》中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西方“古典记忆”理论、“集体记忆”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1]哈布瓦赫的《论集体记忆》奠定了记忆研究的基础,将记忆从历史中剥离出来,记忆是“活着的历史”。[2]阿莱达·阿斯曼在其《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众演示》中讨论了国家与记忆的关系,战后纳粹的历史已经翻过一页,但以记忆的方式沉潜于德国人——个体、世代、家庭、公共领域之中,并且影响到德国人对民族的认同。[3]

“创伤”由一医学术语流行于创伤批评起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与两个历史事件密不可分:一是在越战老兵長期抗压下,美国心理协会成立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二是耶鲁大学组建了一个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词档案库。[4] “而且后来扩展到性侵后的诊断意识,这一在成年人及儿童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5]而创伤理论也不只局限于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一行人的观点。Susan Rubin Suleiman 在“Judith Herman and Contemporary Theory”中提出“一些理论家认为在极度压力的情况下,会产生分裂,主体将他自己从过去经历中分离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导致了多重人格”。[5]宋惠玲也在《对创伤理论的尝试性思考——创伤是生命的体验和需求》中提到“尼克拉.埃博拉汉姆和玛利亚.托洛克认为,创伤事件会使经历者内部心理分离,将自我分为两个,一个是体验创伤的自我,另一个则是在经历创伤后幸存的自我”(22)。[6]Stef Craps, Gert Buelens 在“Introduction: Postcolonial Trauma Novels”中提到了过去创伤理论仅于西方欧美语境局限性,发现“以精神健康专家为代表,正日渐意识到要了解非西方背景下的创伤经历由此来解释在创伤治疗中的文化差异”。[7]盛丽在《黑人文学的创伤叙事与政治维度探析——以<宠儿> 和<圣痕> 为例》中通过解读莫里森的《宠儿》(Beloved,1958)与菲利斯. 佩里的《圣痕》(Stigmata,1998)中作为创伤复现表征的幽灵叙述这一核心事件,以及黑人族裔历史百纳被集体证言的创伤解决机制,为读者抵达非洲族裔创伤历史和记忆书写提供认知路径。[8] Gillian Rose在“Trauma, Memory and the Political”中改编了弗洛伊德关于哀悼(mourning)与忧郁(melancholia)的区分且褒此贬彼。弗洛伊德聚焦于个人迷失,而Rose及一些其他思想家则扩展为社会的普遍迷失。[9]还有“米歇尔. 巴勒夫在《美国创伤小说的实质》(2012)中提出了有别于弗洛伊德的创伤理论。他认为创伤是单一病理反应,但也可能是多元的其他反应;造成创伤的因素很多,且都是看得见的。多元的创伤模式表现的是创伤经历的多方位的作用和影响”。[10]由此,创伤理论从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渗透到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电影等人文学科的总体研究上来。本文接下来尝试对“创伤文学”的提出,分类以及具体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简单综述。

二.创伤文学

(一)创伤与文学的关联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文章憎命达”(《天末怀李白. 杜甫》)之说,司马迁有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海明威在给菲兹杰拉德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从一开始就被糟践,在你写出严肃的作品前,必定要经历炼狱般的创伤”。[11]16世纪意大利诗人塔索的英雄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的一个片段,经过弗洛伊德的引证,成为创伤与文学关系的标志性形象。创伤成为文学的一种类型是20世纪以来的是。西方当代创伤文学批评的以为领军人物为凯西. 卡鲁斯。卡鲁斯的《不被承认的经验:创伤、叙述、历史》被公认为当代创伤批评的开山之作。在引言中,“若弗洛伊德转向文学描述创伤,那是因为文学,像心理分析一样,对已知与未知之间复杂的关系感兴趣”。[12]

吕约在《记. 纪. 忆: 杨绛记忆书写的三种形式》中以《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回忆我的父亲》《我们仨》为研究重点,归纳总结出杨绛记忆书写的三种编码方式,以及三种记忆文本的范型:“记”“纪”“忆”。[13]余梦林在其《论萧红的记忆书写》中,从文本细读和文学创作心理学等方面来分析和探究记忆书写在萧红创作中的重要意义。[14]记忆作为人类精神活动中的特殊形式和载体,既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又是文学创作的关注目标。

赵静蓉在《创伤记忆的文学表征》中阐释了创伤与文学四个方面的关联:创伤是文学发生的动机,创伤是文学的主题,文学书写是有限却必要的创伤表征,创伤表征体现了文学的社会功能。经历创伤的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集体,创伤文学讲述的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集体行为。通过文学的形式参与社会记忆的传承和建构,创伤文学,以艺术的方式再现历史,进行社会记忆再生产。“对创伤进行文学书写最终不是以遮蔽伤口的形式重述历史,而是以清洗伤口的形式重建人类新的道德共同体”。[15]在赵雪梅的《作为一种新文类的创伤文学——概念界定、分类与反思》中,创伤文学是由它的作者身份来定义的,“创伤的文学以创伤经历的重构与复原(recuperation)为中心,但同时也积极致力于非受创伤者(nontraumatized authors)的创伤书写与再现的一种持续性对话”。[16]

(二)创伤文学的分类

创伤文学的文类学研究和文学创伤理论的发展一致,大屠杀研究是创伤文学进行文类学研究的起点赵静蓉假设以创伤主题为线索,“比如说,因创伤的本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创伤分为自然创伤和社会创伤; 因创伤的来源不同,又可以把创伤分为家庭创伤、民族创伤、种族创伤、战争创伤、政治创伤、伦理创伤、宗教创伤、情感创伤等;因创伤的主体不同,还可以把创伤分为儿童创伤、女性创伤、士兵创伤等”。[15]赵雪梅从塔尔的“创伤文学”概念出发,以作者的幸存者身份为线索,并结合文学的创伤这一特定文类的实际情况及其研究现状,将创伤文学主要分为:证词;自传;创伤小说。芭芭拉. 福莉尝试从写作风格的角度出发对大屠杀小说进行分类:大屠杀的县书画院社会小说或现实主义的大屠杀小说、非现实主义大屠杀小说与伪事实小说。

(三)创伤文学的价值

成年后的创伤都可以在早前的经历中发现端倪,或者是早年经历的“无意识”再现。而要恢复对创伤的治疗,就要通过讲述出来(述说或写作)来达到宣泄和平静,或通过催眠的方式再现创伤,从而缓和创伤危机。文学作品解释创伤,从而缓解创伤之痛。在《战争创伤与后战争创伤——海明威与斯通小说对比研究中》,张天骄与高文宇论及,在海明威这一硬汉子形象背后,也是借文学手段来治疗自己的创伤。[17]如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选择了以一个伤痕累累且身心俱疲的老渔夫作为核心展开叙述。向莹在《走进历史,走出越戰——论博比. 安. 梅森<在乡间> 中越战创伤的“治愈”主题》中,“小说似乎用一种动情的方式告诉着读者:当你能够诚实坦然地面对过往历史的时候,你的灵魂才能得到安息,随同过去的创伤埋葬于此,换来新的希望”。[18]创伤文学的治愈价值不言而喻。

就创伤文学中,以赵雪梅的分类,相比于证词与自传,创伤小说中文学技巧突出了创伤文学的审美价值。如意象的应用增添了创伤小说的审美价值。杨晓在《新兴“创伤文学”理论对创伤小说的成功诠释》中阐释道在爱德华艾比的小说《黑太阳》中,“黑太阳”表现的是“死亡愿望”,这一意象传达了悲伤过度的威尔想让时间凝固,让记忆定格,让创伤引起的自我认识和对世界的转变放慢脚步。[10]在陆杨的《创伤与文学》中,卡琳. 斯蒂文斯对左拉小说《人面兽心》的分析,糅合火车意象、现代性及左拉推崇的科学心理学来谈创伤,展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19]《在乡间》中,奶奶最后松开了手中那支有鸟爪手柄的拐杖,鸟象征着希望。虽说文学技巧的应用混淆了事实与虚构,冲淡了创伤文学的见证功能,然而通过文学手法,可以更好地传达创伤事件所带来的效果。

三.小结

创伤理论立足于弗洛伊德的创伤概念,又融入了记忆理论的一些研究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种族歧视等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理念和范式。创伤批评也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创伤文学对个人和集体都起到了一定的治愈作用,而且文学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然而纵观这些研究实践,就创伤文学作品的研究范围还是太过局限于“政治”及“战争”创伤。其实,创伤文类远不止于此。如反应原生家庭创伤的《白夜行》以及近年来的热播电视剧《都挺好》、《欢乐颂》以及《安家》等;反应性侵创伤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近年来的韩国N号房事件,类似性侵幼童事件都说明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创伤,而且具有集体性。当今世界的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创伤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下亟待发展。

参考文献

[1] 宁宝剑. 创伤批评理论渊源探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95-98.

[2] 莫里斯. 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

[3] 阿莱达. 阿斯曼. 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M]. 袁思乔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 向玲玲. “创伤批评”国内外文献综述[J]. 外国文学动态,2013(03):63-64.

[5] Suleiman, Susan Rubin. Judith Herman and Contemporary Trauma Theory [J]. Women's Studies Quarterly, vol. 36, no. 1/2, 2008, pp. 276–281.

[6] 宋惠玲. 对创伤理论的尝试性思考——创伤是生命的体验和需求[J]. 文学教育,2013(06):22

[7] Stef, Craps and Gert GERT Buelens. Introduction: Postcolonial TraumaNovels[J]. Studies in the Novel, vol. 40, no. 1/2, 2008, pp. 1–12.

[8] 盛丽. 黑人文学的创伤叙事与政治维度探析——以《宠儿》和《圣痕》为例 [J]. 陕西教育,2015(10):9-11.

[9] Rose, Gillian Trauma, Memory and the Political[A].A Good Enough Justice, [C] Kate Schic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Edinburgh, 2012, pp. 57–80.

[10] 杨晓. 新兴 “创伤文学”理论对创伤小说的成功诠释——评米歇尔. 巴勒夫的《美国创伤小说的实质》[J]. 外国文学研究,2013:169-172.

作者简介:刘惠敏“”(1996—),女,山东菏泽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儿童文学。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
基于WOS数据库的近十年教育游戏文献分析
国外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文献综述
独立董事辞职决策的原因和后果:文献综述
汉语转折范畴文献综述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