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2016-11-24 13:10陈怡梁怡达贾凯迪朱笑颖
科学与财富 2016年15期
关键词:规模经济文献综述城市化

陈怡+李+计+梁怡达+贾凯迪+朱笑颖

摘要:规模经济是经济地理学中的重要范畴。关于城市规模经济的研究可以在城市化进程中给人们上引导我国城市化实现健康发展,在实践上还可以直接为城市提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文章对城市规模经济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希望能够通过全面的综述加深对规模经济的理解。

关键词:规模经济 城市化 文献综述、

中国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这种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城市化进程,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古典学者对城市规模经济的探讨

经济学的鼻祖亚当· 斯密以制针业为例强调了分工和合作的作用,人们往往将这段描述为“规模经济”思想的萌芽或开端。他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原理:许多产业只能在较大的城市中才能存在。

马克思在《资本论》通过对分散生产、简单协作与工场手工业等不同形式的比较,说明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大规模组织生产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巨大进步和财富的巨大增长。而且,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生产规模和效果的比较,他认为大规模的生产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致带动各部门经济发展。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曾经指出“像伦敦这样的城市...这种大规模的集中,二百五十万人这样集聚在一个地方,使这二百五十万人的力量增加了一百倍。”他明确强调了规模经济的巨大力量且做下了“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的论断,肯定了规模效应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马歇尔在前人的基础上,系统地表述了规模经济理论,他在 《经济学原理》 中提出“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概念。他指出许多企业在特定区位的聚集,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同时,听海提出追求规模经济会导致大企业的控制力和垄断,降低经营效率,导致规模报酬递减,这就是“马歇尔冲突”。

韦伯一般被认为是聚集经济的创始人,他首次使用了“聚集经济”一词,“聚集经济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聚集在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和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可见,韦伯的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有关,他还认为高次聚集主要就是扩充大规模经营的利益,也就是城市产业的集聚就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二、近代外国学者对城市规模经济的探讨

(一)城市规模经济的存在性

对于城市聚集规模的扩大是否会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这个问题多数学者持肯定态度。最早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英国经济学家·培笛,他于1682年针对伦敦市的规模问题,进行了扩大人口规模与缩小人口规模两种情况论证,得出的结论是扩大人口规模时可获得集聚效益。Dixit和Stigliz提出DS模型提出模型,这个模型预测了三种规模经济类型,其中平均城市规模与人均真实收入呈单调正相关关系。但是,Henderson对城市规模经济提出异议,认为大城市的较高生产率和较高工资并不能证明大城市居民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规模经济的模型解析

起初Mills提出了在一个没有城市的世界这样的分析起点上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仅有的投入品是土地和劳动,假定土地和劳动都是同质的。每个生产函数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所有的投入品和产出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这个模型只是一个理想状态。

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和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等人提出了用轨道经济和图灵方法,研究表明即使城市中产业是随机或均匀分布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运行之后,产业仍然会聚集成团。轨道经济研究中定农业平均分布在各个地区运输必须沿着圆周进行,单位工业制成品每运输单位距离就会有常数部分τ消失。图灵方法就是把空间看成是连续空间,如果任何频率的特征值均为正,那么在该频率上偏差的振幅就会随时间逐渐增大,平地均衡就是不稳定的,会形成城市经济体中的规模经济。

Dixit和Stiglitz于1977年提出D一S垄断竞争模型把规模经济、产品种数、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垄断竞争纳入了一个均衡框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消费的产品种类越多,效用水平越高。

城市规模经济模型表示,假定城市资源固定,而剩余劳动力无限,且人口自由迁移且人口自由迁移。根据边际产出递减规律,从周边地区迁入城市的人口的边际产出先增加,达到一个顶点后必然下降。而从周边地区迁入城市的边际成本则先下降后上升。

三、我国学者对城市规模经济的探讨

饶会林、周一星等代表性人物认为城市规模同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此外,一些学者强调了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弱正相关性,认为城市规模并不是决定城市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王明浩、李小羽就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政策总结为4种观点: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小城镇论和综合发展论。综合发展论是普遍接受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我国的城市化应该走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的道路,逐步建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龙头,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比例协调,布局合理,多层次、多功能的城镇体系。

杜闻贞、梁源静等学者认为应该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而大多数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应当合理发展而不是限制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则明确“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对于特大城市则要“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

四、对研究综述的评论

通过对国内外的城市规模经济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的学者的研究都存在三个不足,一是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者往往只选用某一种分析工具,如回归分析;二是缺少综合。现有文献对城市规模经济的研究中,往往是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侧面展开,或仅从某一方面展开,而缺少对将经济、社会和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对城市整体效益或者说综合效益的分析。三是视角单一。现有文献往往是对城市规模经济本身进行论证,而较少和城市化、区域经济、最优城市规模等相关问题联系起来。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分行业、 从整体上研究规模经济的存在、 测度等问题;二是研究非常具体的行业(如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存在性的问题,但得出的结论也是各不相同

国内外学者研究逐渐从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生转变,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工具如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岭回归分析、面板模型等来研究城市规模经济,更能深入的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限制不利因素发展有利因素来有利实践者将理论应用于现实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去。

现如今各国许多城市都还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在城市化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规模经济理论来对现阶段的经济进行一定的调整。我们可以借鉴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并借鉴已有乘数规模经济的经验,对我国乃至全球的城市化发展的规模经济进行更多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比如李鹏,饶会林,在研究规模经济时都把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作为起点。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1页

[3]转引自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1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2

[4]「日」藤田昌久、「比」蒂斯集聚经济学,刘峰等译.第1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6-17

[5]李鹏.规模经济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3

[6]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应用分析【M】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

[7]Hoch.Ⅰ.1972.“Income and City Size”,Urban Studies.Vol.9.Oct

[8](日〕藤田昌久,「美」保罗·克鲁格曼,「英」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一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Fujita,mori ,2005.Frontiers of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DISCUSSION PAPER NO.27

[10]周一星。中国城市工业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的关系【J】经济研究,1988.(5):74-79

作者简介:

陈怡(1995—),女,浙江省台州人,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生。

猜你喜欢
规模经济文献综述城市化
浅议成都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必要性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航空公司战略联盟动因分析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