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的结合

2021-01-21 23:17谢易涵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谢易涵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一门基于实践的哲学。一切从实践出发,亦终止于实践。教育课堂应把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重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并以其为指导才能将劳动与教育相互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帮助大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实践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没有实践也就不存在认识了。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解决实践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脱离了实践的认识毫无意义,脱离了认识的实践就像一只无头苍蝇,晕头转向不知该去往什么方向。实践是需要理论指导的,而且是相对正确的理论指导。工程类实践如此,教育类实践亦是如此,因此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这样一座桥梁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实践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遭遇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人们明白了目前为止的认识所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人们未来需要开拓的新的认识方向。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理论正确与否、计划合理与否、举止得体与否等等都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意义在于更好地改造这个世界,也就是说一旦新的认识不能够用来改造世界,那么这个新的认识便将毫无意义。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实践才能顺利进行。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使之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实践不能顺利进行。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作为对客观世界的抽象概括,它可以也应当走在实践的前头,科学知识理论引导且推动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为两者是相互对立和相互同一的统一体。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表象、浅层的认识,它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而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推理产生的对事物本质及事物内部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所有的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在理性认识中结束。理性认识注重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对事物本质的规律性的反映。

因此,要想上好思想政治这门课,首先得熟悉和摸透相关的教育规律。教育规律主要有四个方面,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2、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3、教育与科学文化技术的关系。4、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作为各种社会关系本质的人来说,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是人一生的追求,任何片面的发展都是不符合人全面发展规律的。人是活在现实中的人,应当依据人的现实需要,以人为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只有把握和尊重历史,才能切实的理解思想政治的教育目的。那么,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马克思认为,教育只有与劳动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引导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反观我们的教育现状,唯分数论、唯理论、唯考试论的状况比比皆是。有很多学生高分低能,他们掌握了很多考试的技巧,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读理论知识,他们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考试成绩,却也流失了大量动手操作训练的机会,而这会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只会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考卷、应用于纸上,但是一旦让他们讲理论应用于现实,应用于实践,许多学生会失去方向,甚至就连学过的一些知识也无法应用。这就是为什么当今我国社会,学理工科类的学生数量如此之多,但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我国依旧大量缺乏人才的原因。恩格斯认为,社会上的大学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也不是纯粹的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也不是纯粹的劳动,而是脑力和体力兼而有之。因此,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教育改革首先应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入手,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再是传统的被动学习,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应扮演一个掌舵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方向,至于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学习障碍,教师不应轻易地移除这些障碍,而是应该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地不受限制的努力去克服,直到学生经过努力以后依旧无法克服,教师才应出手指导学生正确的解决途径。学习过程中一些必要的弯路是必须要走的,与不确定性做斗争是人类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动力所在。如果凡事都把所谓的正确答案告诉学生,学生只会失去“实践”的良机,慢慢地使理性与实践脱离,从而一点一点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自觉性也是学习效率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盲目听从教师安排的学生往往并不能在学习中取得大的突破。这是因为教师面对的是班上几十个学生,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如指掌,因此,教师所提出的学习计划也许并不适用于每个学生,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就应及时向教师反映和反馈,把自己的一些实际情况向教师汇报清晰,然后和教师相互讨论共同制定了一个适合其自身状况的学习计划,这类学习计划往往更能反映学生当下现状,更有利于即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留意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笔记、以及课后复习习惯的培养。1、重视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对于新课的学习更甚。只有通过新课前的预习,学生才能了解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才能清楚自己的薄弱点和巩固点,从而起到了解自身知识架构的作用。在第二天的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因为在前一天提前预习了知识,从而对课堂中讲解的知识能够更快地理清脉络,把握相互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中的,因此在听课过程中学生会自动分别各自的重难点,对于他们理解比较模糊的知识点,他们会集中精力去听解析,而对于一些他们在预习过程中能够轻松自如理清脉络的知识点来说,他们又不需要这么仔仔细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听,这会帮助他们节省大量时间,集中精力“干大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2、记课堂笔记需要仔仔细细:课堂笔记是一节新课的精髓。记笔记应当贯穿一节新课的始末,但凡是知识要点,只要是对复习有帮助,不论当时理不理的清楚,记不记得住,都尽量找一个笔记本记下来,因为这是一节课的知识框架,记了笔记便于日后复习和巩固。特别是在预习过程中模凌两可的知识点要特别留意把笔记记得详细,因为这些知识点才是薄弱點,需要花大力气去理解、去整理和记忆。3、及时课后巩固复习:作为对上一环节——整理笔记的延续,及时进行课后巩固复习显得尤为重要。记笔记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日后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巩固和复习,如果不进行复习巩固,那么记笔记便将毫无意义。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是因为没有人能做到刚上完一节新课就百分百地掌握所有知识点,许多剩余的知识点是在课余时间里通过自己不断思考摸索才能真正掌握的。这就更加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识论的观点,正确的认识是在不断地实践中产生的,不断地实践又带来了越来越多新的认识,促进了新的实践。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多次进行课后巩固复习,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框架的变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打破、重组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说,一次复习巩固所带来的认知重组是远远不够的,重组建构的质量和数量都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只有多次的复习、巩固所带来认知结构的变化才是相对正确且持久的,因此学生不应为了完成复习巩固这个任务而选择复习和巩固,教师应引导学生,让学生产生主动自觉地复习巩固的认知性,要让学生为了复习巩固而复习巩固,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教会学生复习和巩固新知识,形成自学的思维能力。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所谓学习方法是指前人在以往的学习经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最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这些学习方法是教师自身作为学生在几年的学习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很有借鉴意义。从实践中获得了认识,因着这些认识(学习方法),教师又再一次帮助学生去实践,因此正如同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一样,学习方法与学习实践也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关系。学习方法是在学习实践中产生,好的学习方法又推动了学习实践的发展,学习实践的良好探索与发展又反过来形成了更好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良性循环,由此循环往复。

教学是一个师生民主合作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才能让师生更了解彼此,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相关思想应用于教学模式中,就需要对当下的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当下思政课的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理论知识框架,学生在下面做好笔记,通过笔试考试作为唯一的衡量学生素质的手段。这一教学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割裂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思政课程的最终目的应是实践,只有实践上的现实意义才是讲授这门课程的最终价值。因此,如何將思政程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现实意义相结合成了思政课改革的工作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在问题解决中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赫尔巴特曾经说过:“问题解决应成为教学和课程改革的一条原则。”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主动、更广泛、更深刻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对自身的固有经验体系进行更深入地分析与把握,通过试着理解、推论当前的问题情境,生成新理解和新思想。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大致包括几个环节。1、把小组成员固定下来:小组各个成员之间应互相认识、互相熟悉,营造温馨的团队气氛,这是良好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2、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新问题:新问题应当与当下社会热点时政问题相关,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应向学生充分解释该问题,从不同角度阐明该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3、学生主动探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剔除出其中没有利用价值的部分,然后小组每位成员对余下的部分发表其自身的看法。4、对各位同学的看法理论进行汇总报告,整理分析,并得出最终结论。5、问题后的反思:作为对所探究问题的温故和巩固,问题后的反思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和深切地把握问题的核心与本质,帮助学生建构相关的知识架构。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这个例子表明强行灌输知识在当前的教育时代背景下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好多老师不以为然,认为唯分数论本就是一个现实问题,他们只是顺从时代发展的潮流,毫无办法的服从高考指挥棒的束缚,他们能够也只能解决学生的分数问题,因此解决分数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是无条件的强行理论知识灌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考上好大学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也许成绩优异,但不一定具备日后生活所必需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陶行知的做法充分证明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不会阻碍学生成绩的发展,反而会带动学生主动学习,间接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应首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对所学知识的困惑之处、对未来的迷茫之处,之后再对症下药,逐个解决学生的这些困惑。陶先生事例中的主角是鸡,因此他准备的是米,那如果换成别的“学生”,陶先生自然会换成别的东西。同理,当陶先生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时准备的教育食材也是不一样的,一切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因此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徐俊玲.浅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4.5.89.

[2]边藏丽.怎样做一名学生满意的好老师[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31-3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

[4]罗银胜.“三位一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N].社会科学报.2019.4

[5]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论:现状、问题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4(5).

猜你喜欢
实践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模式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研究学习小组在大学生成才转型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浅析师范生中国精神培育的路径
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