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1-01-13 12:18李华
考试周刊 2021年97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物理教学高中

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开展的现代化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于物理学科的教学而言十分必要。文章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培养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解题能力

一、 引言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物理学科的重要性越发的重要,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科目之一。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物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这其中就包括解题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物理学习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才能对物理问题进行更好的探究,为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 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解题意识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基础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就需要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纵观相关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效率与被动接受学习的效率相比要高出2倍至3倍。学生通常都会对感兴趣的事物予以高度关注,进而以最好的状态探究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进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推动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物理知识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动量和冲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使用粉笔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将两支相同的粉笔由同一高度分别掉落至桌面和厚毛巾上,两支粉笔掉落后的状态分别为一支断裂,另一支完好无损,由此将动量和冲量的有关知识点引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兴趣被有效地激发出来,调动他们探究问题所蕴含的科学原理的积极性,进而确保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中提升教学效果。

三、 剖析公式定律,夯实知识基础

高中物理中有许多公式和定律知识,这是历代伟大物理学家们在进行大量探究后得出的成果。而面对物理问题时则需要依靠公式及定律才能解出答案,因此,教师应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持续完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一步剖析公式定律,夯实知识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应培养学生灵活使用物理公式及定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讲解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相互作用——力”的相关知识时,“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中包含很多知识点,如,“重力”“弹力”“力的合成”等。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相互作用”中的概念知识。学生在学习力学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与“相互作用”相关的物理问题,而只有全面掌握相应的概念知识才能将问题有效解决。如此才能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更加游刃有余,锻炼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物理素养,为学习后续的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整合教学内容,培养解题思维

高中物理知识涉及很多领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应用到物理知识。由于大多数学生不具有发散思维,在解答物理问题时不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没有掌握解题技巧。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在解题时可以更加游刃有余,进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物理题目中不只包含一个知识点,与此同时,存在多个知识点。在高考题目中也非注重综合型知识点的考察,这就需要学生活跃思维,并加以联想与整合。

例如,在教学“电磁学”的相关知识时,学生既要掌握关于“电力学”的知识点,还要掌握关于“磁场”的知识点,那么教师在教学时便需要将这两部分内容中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让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关联,并在解题过程中学会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高中物理的综合性与系统性较强,学习物理也是一个长久繁复、持续积累的过程,需要通过学生的大量实践与教师的持续整合才能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进而提升他们的物理成绩。

五、 转变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仍然会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解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极易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在面对新问题时只会根据教师讲解例题的思路去进行思考。此外,教师在教学时也没有对物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予以重视,致使学生形成思维惯性,不会自主引发对问题的思考,这极大程度抑制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和常规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物理问题产生疑问,根据相应的教学情境,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初步接触这一概念会感觉到陌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速度与力等知识点进行复习,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产生疑问,并与之前所学的内容相关联,找到其中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启发学生的物理性思维,使他们可以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有效应用相关知识点来解决物理问题,达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开放性与问题推理能力。

六、 掌握物理规律,运用规律解题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通常都较为抽象化,所以学生只有在真正、完全地学会这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后才能将知识有效运用到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进而加快解答题目的速度,提高解题能力,同时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实现运用规律解题需要学生先明确掌握物理规律。教师应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强化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学习,防止出现混淆相近知识与规律的情况。

例如,在教学“物体的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匀速圆周运动具备的特点,竖直上抛运动、加速直线运动与匀速圆周运动之间的差异,怎样分辨和划清相近知识点等问题。如此一来,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再例如,在教学“电容”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电容的有关概念進行分析,电容的定义式为C=Q/U,其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以此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点记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七、 培养逻辑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也是高中物理教师的主要工作。逻辑思维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有效方式,并且还可以让教师及时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实际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不仅要让学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中的基础内容,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运用物理知识,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此可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另外,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在讲解一个问题时可以运用多种解题方法,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总结最适用的学习方法,推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进步。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二定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一颗子弹以速度v持续飞行,飞行期间穿透了两块材料无异的平行金属板。假设这颗子弹在穿透两块平行金属板的速度分别为0.7v及0.5v,那么次两块平行金属板的厚度比为多少?在解答这道物理题目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及其他有关知识,让学生对这些解题方法进行对比来发现其中的优势与劣势,并寻找最快速、最便捷的解题方法,最后还需要对此类型的解题规律进行整理和分析,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而使他们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八、 加强解题指导,养成解题习惯

解答高中物理题目有较多的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等,前者需要先找出题目的正确规律后,以问题为着手点,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按照步骤计算出未知量。此方法是解答物理题目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且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是大多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方法。而后者是以题目的核心为着手点,综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后计算答案。学生在解答高中物理题目时,不管使用哪种方法,两者通常都是互相起到辅助作用,最终得出最好的解题思路。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解题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解题习惯,运用正确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步骤解答物理题目。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深入挖掘题目中所有的已知信息,只有将题目读懂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答对题目。若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题目拆分逐一进行分析,再将所有有用的信息相结合加以运用,并套用相应的规律解答题目。学生在独自解答完题目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此题的最佳解题方式展开分析和讨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让学生自主创新出更佳的解题技巧。

例如,在教学“空气阻力”的相关内容时,题目为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h为小球上升的最高高度,而F则为空气阻力的大小值,问小球从抛起到落回圆点,空气阻力对小球的做功是多少?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出解题步骤,并让学生根据步骤渐渐解答题目。第一步是阅读题目,并根据题目将图示画出来,并标记出重点的信息;第二步是引导学生将受力分析画出来,并对问题的目的进行分析;第三步是基于问题选择要运用的物理公式,并计算出问题答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确保学生解题时的逻辑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分析题目,继而推动学生养成正确的解题习惯,有效使自身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九、 加强错题分析,提升物理素养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教师需要从简单的知识开始讲解,学生掌握后再慢慢提高难度,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各种考试和测验。伴随测验难度的持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会取得一定的进步,并且可以在后续的复习中一直进行巩固。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考试中或测验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总结,并在课余时间多多翻看和练习,逐步理解自己原先无法完全掌握的知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掌握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平时在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导他们展开进一步分析,避免之后出现相同的错误。

例如,在教学“运动电荷”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完重点知识后,考查学生对“运动电荷”中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保证学生可以全面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如此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十、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个需要长久坚持的过程。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解题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需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发散思维,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石菊.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20(9):349.

[2]刘世锦.刍议高中物理教学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4).

[3]卢丽华.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1):168.

[4]郭俊峰.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探究[J].軟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20(1):135.

作者简介:李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物理教学高中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