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英
【摘 要】深度教学是触及知识内核和走进思维深处的教学。针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1页“认识面积”中的探究性问题“3×4,2×5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孰大孰小”,学生用重叠法比较一次,发现无法解决问题。笔者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深度讨论,引发一场用升级版重叠法比较面积大小的“头脑风暴”。结果表明,我们不仅找到了“剪裁+两次重叠”与“画线+两次重叠”两种解决办法,还借助乘法分配律和图形操作关系式揭示了“多次重叠”背后的数学原理,进而从数形结合的角度深化了对面积本质的理解,促使学生思维走向深处。
【关键词】面积 重叠法 数学原理 质疑 深度教学
一、深度教学之课前慎思
好问题是开启深度教学之门的钥匙,也是激发学生深刻思维的催化剂。在“认识面积”教学中,教材让学生探究3×4和2×5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一名学生用眼睛观察后,说:“看不出哪个面积大。”另一名学生用重叠法比较一次,然后说:“用重叠的方法也比较不出来,怎么办呢?”教材发问的目的是引出数方格法,但是重叠法真的无效吗?学生用重叠法比较一次,发现无法解决问题。那么,用重叠法比较多次,能解决吗?这引起了笔者的深思,进而提出系列化环环相扣、引人深思的好问题。
(1)什么是重叠法?用重叠法比较面积大小体现了面积的哪个特征?什么样的图形用重叠法比较一次,就能比较出面积大小?
(2)用重叠法比较一次,不能解决的,比较多次,能解决吗?若能,需要比较几次?是有限次吗?
(3)如何设计深度有效的活动,多次重叠就能解决问题?该活动破坏图形的完整性吗?若破坏,又该如何改进?(如长方形钢板,不能破坏其完整性)
(4)“多次重叠”背后的数学原理是什么?又蕴含着什么数学思想?这些原理和思想能被小学生理解和领悟吗?
(5)对于更一般的两个长方形,有限次重叠,能否比较出它们的面积大小?在理论上能否给出相应的证明?能否设计出一个高效的算法,编程后让计算机解决该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和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又动脑,带来了一场别样的、富有深度的精彩盛宴。
二、深度学习之精彩回放
学生真正的“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挑战性的问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师生借助“头脑风暴”让问题得以解决、原理得以清晰、知识得以内化,把思维引向深处。
【片段1】
通过观察法比较,让学生体会“面积大小”,形成面积表示“一块区域大小”的表象。通过一次重叠,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可加性”。
师:刚才我们通过看面、摸面、画面活动,对面积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吗?(出示3×3和5×5两张正方形纸片)
生:一看就知道右边的纸片大。
师:右边的纸片大,意味它所占的区域——大。纸片大,也就是它的面积——大。所以,面积表示——
生:一块区域的大小。
师:差别较大的图形,用观察法就能看出面积大小。那这两张纸片呢?(出示3×4和3×5两个长方形纸片)动手试一试吧。
(发给学生纸片,小组合作探究总结)
生:移动纸片,把它们的边对齐,发现右边的纸片大一点。(同步演示)
师:重叠部分纸片,剩余的部分决定它们的大小,对吗?
生:对。
师:这说明,较大的纸片分成了两部分,哪两部分啊?
生:重叠的部分和剩余的部分。
师:这两部分的面积之和与原来纸片的面积相等吗?
生:相等。
师:这是从求和的角度表述的。如果换成做差的角度,又该怎么表述呢?
生:原来纸片的面积减去重叠部分的面积就是剩余部分的面積。
师:你发现这两张纸片的边有什么特点?
生:有一对边能完全重合,说明这对边长相等。
【片段2】
针对用一次重叠无效的情形,创造性提出“剪裁+多次重叠”与“画线+多次重叠”的两种解决办法,引发一场比较面积大小的“头脑风暴”活动。
师:有相等边长的长方形,重叠法很有效。那么,这两张纸片,用重叠法还能比出大小吗?(出示3×4和2×5两张长方形纸片)
生(满怀信心,边演示边说):移动纸片,直角边对齐,部分重叠起来,剩余的部分哪个大呢?
(学生陷入困局,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点拨)
师:理论上,要减去重叠部分的面积,那么,在操作中,你怎样做呢?给你一把剪刀,手脑并用,尝试一下。
(学生尝试后,恍然大悟)
生:我有办法了,剪掉重合的部分,再看剩余的部分,谁的面积大。
师:剩余的部分,再怎么比较啊?
生:还用重叠法啊。
师:要是还比较不了,怎么办啊?
生:再剪掉重合的部分,再用重叠法比。
师:反复剪掉重合的部分,直到能用重叠法比较为止。(见图4)用这种方法再试试吧!
师:你们用了几次重叠法?
生:两次。
师:这与普通的重叠法(重叠一次)不同。所以,我们找到了一种新方法,老师给它起名为“剪裁+多次重叠法”,你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种方法虽然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但是完整的纸片被剪碎了,破坏了纸片的完整性。很多材料,如钢板,不能破坏它的完整性,又该怎么办?
(学生再次陷入困局, 教师再次点拨)
师:你们怎么剪,沿着谁的边缘?
生:重合部分的边缘。
师:可是这个边缘不能破坏啊。
(学生似乎有所明白,教师继续点拨)
师:这个边缘起到什么作用?是将图形分成两部分吗?
生:是的。
师:那不就是“分界线”吗?
生:不破坏“分界线”?那我在钢板画一条线代替“分界线”,不就可以了吗?
师:对啊,反复沿着重叠的边缘画线,直到能用重叠法比较为止。(见图5)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画线+多次重叠法”。又是一个好方法。
(学生鼓掌)
【片段3】
借助乘法分配律和链式关系图揭示“多次重叠”背后的数学原理,让学生体会“形使数直观,数使形入微”。
师: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多次重叠”。那么,“多次重叠”背后涉及什么数学知识,你知道它的数学原理吗?
原理探究,步骤如下:
① 给出长方形的符号记法。如2×5长方形纸片,记为或 。
② 标出纸片的边长。
③ 两纸片第一次重叠,得图4(上)。
④ 利用片段1中“原面积、重叠面积、剩余面积的关系”,第一次重叠对应的图形操作关系式为
其中,“+”表示图形合并,“=”表示图形拆分或组合。
⑤ 因为与有等长边,再重叠一次,即可得前者面积大,从而说明面积大。同第一次重叠类似,第二次重叠对应的图形操作关系式为
其中,表示该长方形的一条边长为0,也就是面积为0。
⑥由后续学习的知识,可得长方形面积计算关系式为
其中,“+”“=”“×”表示代数符号。
由乘法分配律,关系式(2-1)可变为
其中,中 “+”除表示两数字相加外,还可表示原来的边被截成两段,见图5(上)。
⑦ 操作关系式(1-1)和(1-2)是分步的。合并后,用链式表示为
其中,“”指向剩余的长方形。 链式关系式更能直观、清晰地描述图形的分割操作,便于判断原图形面积的大小。
师:一般来说,每次重叠都会有两种情形,它们对应的重叠图形也不同。针对另一种情形,你能一边操作图形,一边写出它的链式关系式吗?
三、师生成长之课后深思
新课程赋予教师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更不是用现成设计的教案去完成知识传授目标的传递者。进入新世纪,教师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者、研究者。课后深思,则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面积”是平面几何的一个基础概念,而“认识面积”更是整个面积教学的“种子课”。为促进种子的生根、发芽,我们在教学中要深耕细作,不怕花时间。教材上“用重叠的方法也比较不出來”这句话,像是一只亚马孙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就引发了一场用升级版重叠法比较面积大小的“头脑风暴”,形成了现实版的蝴蝶效应:
(1)在课堂上,师生通过手脑并用、思维冲击和思想碰撞,创造性提出比较面积大小的两种方法,即剪裁+多次重叠(破坏图形完整性)和画线+多次重叠(保持图形完整性)。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问题解决后的欣喜, 以及收获发现新方法的创造感。
(2)师生继续深入探索,揭示了“多次重叠”背后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两种图形操作关系式(分步式和链式),进而从数形结合的角度深化了对面积可加性的认识。简单的一句话“重叠法真的无效吗”,竟然引发了一节看得见的生长课,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此外,该课沿着观察图形(观察法)—操作图形(重叠法)—提炼原理(操作关系式)的步骤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有了重叠法教学的深刻,就有了后续生长的简约(数方格法和测量法教学)。
(3)这节课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方法,还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传统课堂上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接受式教育,缺乏质疑和创造精神。这节课突破了学生机械接受的思维模式,形成一种积极主动、敢于挑战的创造性思维模式。此外,学生在生疑、质疑、解疑等认识活动中,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还能成为教材建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