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永康
近年来,深度学习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
费伦斯·马顿和罗杰·萨尔乔于1976年在《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所谓深度学习,一般认为是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地、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
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认为深度学习是学生胜任21世纪工作和公民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和理解学科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课堂和未来工作中的问题,主要包括掌握核心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決、团队协作、有效沟通、学会学习、学习毅力六个维度的基本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把握学科本质及思想,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兼具合作精神的优秀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
在践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遵循学科规律与学生身心特点,科学把握学习起点与学生需求,让学习发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引领学生保持专注,重视学生思维过程,明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注意即时反馈,帮助学生获得思维路径与学习方法。
总之,深度学习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