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志
【摘 要】本教学设计在充分学习理解教材内容和编排意图的基础上,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从集合知识的生发点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巧妙设计了“趣味分类导入新课、模拟情境探究新知、拓展延伸激发思维”等主要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学习集合的相关知识,形成自觉运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关键词】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集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P104—105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集合,能正确理解维恩图中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能运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趣味分类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类的情况,比如:将班上的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类;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关于分类的游戏。
互动游戏:将铅笔、衬衣等物品分成“文具”和“衣物”两大类。
师:有時,我们会把这些集合到一起的铅笔等物品,用一个圈圈起来,再给他们取上名字“文具”。这样是不是更加清楚?再比如这一类,集合到一起,圈起来,再取个名字“衣物”。是不是更加清楚、明了?
其实,像这种将特定的物体集合到一起,用圈圈起来,在数学里面叫——集合。大家听过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探讨“集合”这个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游戏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将铅笔、衬衣等物品分成“文具”和“衣物”两大类这个游戏,帮助学生提取“将一些物体集中到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这一原有认知,为集合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迁移准备。】
二、模拟情境探究新知
(一)情境模拟一:经历相交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师:刚才,我们用集合的方法表示物体的分类,是不是好简单?要不要增加难度?
出示情境题二:把下面动物分成“会游泳的”和“会飞的”两大类,分别填写在适合的圈里。(课本P105“做一做”第1题)
学生在试练中进行不下去。师生共同探讨如何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生:动物更多,有些既会游泳又会飞,如天鹅、大雁不知放在哪个集合圈中,两个集合圈分不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天鹅、大雁既会游泳又会飞,那么它们应该既在会游泳的集合圈中,又在会飞的集合圈中。如何做到这一点?
教师提示:我们可否想办法移动这两个集合圈的位置,使天鹅、大雁既在会游泳的集合圈中,又在会飞的集合圈中。
接着,教师拖动集合圈,学生豁然开朗。师生共同完成集合圈中动物的分类。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两个集合圈重叠一部分,很好地解决了既会游泳又会飞的动物分类。像这种两个集合圈重叠一部分的情况,在数学里面叫做两个集合“相交”。前面“文具与衣物”“三角形与四边形”都是两个集合完全分开,没有重叠的部分,在数学里面叫做两个集合“不相交”。
【设计意图:创造性地运用“做一做”第1题“动物分类”这一情境素材,让学生继续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动物的分类,并产生冲突,通过“分不下去、移动集合圈、解决问题”,从中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理解两个集合相交的原理和意义。这样设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重点内容有了良好开端,难点内容得到初步化解。】
(二)情境模拟二:用集合相交原理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出示情境题三:课本P104例1。(先不出示问题)
师: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有2项比赛项目,分别是跳绳比赛、踢毽比赛;
生2: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比赛的有8人;
生3:有些同学两项比赛都参加了,如杨明、刘红、李芳。
师:不错,同学们看得很认真、很仔细。今天我们学习了集合,大家可不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这些信息呢?
生:可以。
师:用相交的集合图,还是用不相交的集合图?为什么?
生:用相交的集合图。因为有些同学既参加了跳绳比赛,又参加了踢毽比赛。
学生试着练习,教师点评,重点讲解相交部分表示的是两项都参加的同学。
师:这个集合图是不是表示了上面表格中的所有信息?与表格相比,它还有哪些优点?
生:不但表示出了表格中的所有信息,而且很容易看出有哪些同学两项都参加了,这是它的主要特点。
师:根据这个集合图,你能解答“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表格下面出示问题)
生1:9+8-3=14(人)。因为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比赛的有8人,一共是17人,但是有“3人”是两项都参加的,重复计算了1次,所以还要减3。
生2:3+6+5=14(人)。因为“3人”是两项都参加的,还有“6人”是只参加了跳绳比赛的,“5人”是只参加了踢毽比赛的,全部相加一共是14人。
生3:9+5=14(人)。因为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比赛的8人中有3人包括在这9人中,所以只要再加5人就是全部的人数。
生4:8+6=14(人)。因为参加踢毽比赛的有8人,参加跳绳比赛的9人中有3人包括在这8人中,所以只要再加6人就是全部的人数。
教师点评:在这道例题中,我们用相交的两个集合图表示参加跳绳比赛、踢毽比赛的同学,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同学两项都参加了,通过观察,很容易计算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相交原理之后,设计“分析表格中的数学信息、用相交集合图表示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对照集合图用不同列式解答重叠问题”三个步骤,过渡自然,有利于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集合相交的原理和意义,训练了学生借助直观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重叠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拓展延伸激发思维
出示情境题:为丰富校园生活,学校定于“六一”儿童节上午举行书法比赛,下午举行绘画比赛。要求每班选5名同学参加书法比赛,3名同学参加绘画比赛。每个班一共要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
師:这是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谁能快速解答?
生1:5+3=8(人)每个班一共要选8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学生思考)实际上我们在选人参加比赛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什么?
生:每项比赛都应该派最好的同学去,这样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师:对。如果有一个学生书法在班上是第一名,绘画也是班上最好的,那是不是两项比赛都要选他去?这样还需要选8名同学吗?
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纷纷列出可能出现的情况。
师:非常好,大家很聪明,把4种可能的情况都估计到了。老师这里用集合图分别表示这些情况,大家看得懂吗?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逆向思维题,通过一个常见的事例,将两个集合不相交、相交、包含几种情形列举出来,学生乐于接受,容易理解,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趣味性和挑战性。通过本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为今后集合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作答。
五、结束语
本节课的设计,两大理念贯穿其中:一是注重发挥知识生发点的引领作用和认知冲突点的关键作用。“分类”的思想和方法是集合思想的基础,本课把它确定为集合知识的生发点,新课导入、概念内化、新知探究均由它引领展开,课中制造了“具有两种属性的物品在分类时分不下去”的认知冲突,为学生理解集合相交的原理和意义起到了决定性和关键性作用。二是注重模拟情境和互动项目的设计。课中设计了4个情境与互动,贯穿各个环节,涉及的都是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常见的事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集合知识的探究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集合思想,同时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卢江,杨刚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三年级·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