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剑
[摘 要]学生经常把做错题归结于自己“粗心”,而不关注为什么会“粗心”。以“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先找准粗心到底“粗”在哪,再从教材出发,从例题出发,抓住知识核心,设计有内在联系的一组题,加强题组训练,这是减少“粗心”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分数的意义;题组练习;粗心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2-0019-02
犯错后,学生说得最多的是“这题我会做,就是太粗心了”。粗心,成了学生堂而皇之的理由。是的,谁都会犯错,谁都有粗心的时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简单的,不该错——熟练度不够;本会做,却错了——不够细心;看错题目,不是不会——审题有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准确率,减少这些“粗心”呢? 加强练习,设计有效的题组,未尝不是一个有效的减少“粗心”的办法。
苏教版教材将认识“分数”的內容编排在不同的三册分层推进,在五年级下册中,单位“1”的引入,让学生真正觉得数学很精彩,却又是那么无奈。关于分数,教材在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中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教学:什么是单位“1”;分数的意义(什么叫分数);分数单位。
分数与单位“1”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单位“1”,就没有分数,分数是在单位“1”的基础上产生的,单位“1”是为分数的产生而设立的,两者相互依存。分数,实际上是把“量化”的总量“虚化”成自然数“1”,但在从习惯上的“量化”到“虚化”的转变过程中,学生有些不适。
错例呈现——必然还是偶然?
【错例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不少学生填了[58],理由是“我太粗心,把两个正方形当作一个整体,没有注意到一个正方形就是单位‘1”。
【错例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13]和[52]:
不少学生标对了[52],但标错了[13],理由是“我太粗心,标[52]的时候知道是在2到3之间,但标[13]的时候错把3看作单位‘1了”。
【错例3】把一桶3升的洗发水平均分装在4个瓶子里,每瓶占这桶洗发水的([34])(也有填[13]的),每是([13])升。
学生给出的错误理由:“我太粗心,没有注意是求具体量还是求分率。”
学生犯错都归结于自己太粗心。有的学生第一次错,第二次对;有的学生第一次对,第二次错;有的学生,错一次后就一直对了。这种反复不寻常的“粗心”让教师一头雾水。这些错误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怎样才能让这种必然变成偶然,再消失呢?粗心到底是“粗”在哪呢?
教材解读——到底拿什么平均分?
教材中的例1共展示了4幅图片(图略),第一幅图的“一个月饼”和第二幅图的“一个正方形”都比较好理解,都是平均分一个图形,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第三幅图的平均分一米,也不难理解。因为都是把一个物体或是一个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学生说分数很精准到位。第四幅图是平均分一些图片,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而这正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以下是课堂设疑实录:
师:明明涂色的是二个图片,为什么不是三分之二?
生1:这里是把六个图片平均分成三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所以是三分之一。
师:这里的几分之几和图片的个数有关系吗?
生2:没有关系。
师:和什么有关系?
生3:和平均分成几份后取了其中的几份有关系。
这里强调分成的总份数和取的份数是分数意义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反复地讲,能起到强调重点的作用。
“平均分的总份数”和“平均分的总个数”、“表示的份数”和“表示的个数”不统一时,“平均分的总个数”和“表示的个数”对分母和分子产生干扰作用,表示的“份数”和“个数”就容易让学生混淆,产生错误。
拿什么来平均分?
是拿总个数——具体量来平均分?
还是拿总份数——单位“1”来平均分?
没有弄清楚,必然会产生上述三个普遍性的错误。
实际上,再怎么干扰,抓住问题的本质就不会偏离“航道”。问题的本质就是看题目是“求什么”:
如果求的是表示的“个数”——具体量(即带单位),就用总个数去平均分。
如果求的是表示的“份数”——分率(即不带单位),就用单位“1”去平均分。
很显然,学生犯错是因为没有弄清楚到底用谁来“平均分”。
题组练习——用“谁”来平均分?
纠正学生错误的方向,关键的节点是让学生弄清楚,用“谁”来平均分。因此,设计针对性的题组练习,可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让“粗心”没有借口出现。
习题组:
1.(1)把10千克糖果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这批糖果的( )千克。
(2)把10千克糖果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这批糖果的( )。
【分析与解】(1)求的是具体量(带单位),用总数来平均分,10÷5=2(千克)。(2)求的是分率(不带单位),用单位“1”来平均分,1÷5=[15]。
2.(1)把2千克糖果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这批糖果的( )千克。
(2)把2千克糖果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这批糖果的( )。
【分析与解】(1)求的是具体量(带单位),用总数来平均分,2÷5=[25](千克)。(2)求的是分率(不带单位),用单位“1”来平均分,1÷5=[15]。
以上2组练习只有细微的区别,就是把10千克换成了2千克。第1组题,学生一般不会错,错的大多是第2组,原因很简单,即10是5的倍数,学生习惯整除,很容易就得到10÷5=2(千克)。
因此,对于错例1,可在题目旁补充另外的图形: [ ][ ][( )][ ][( )]
很明显,左边的图是把“一个小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分母应该是4,取了这样的5份,分子是5,这个分数应该是[54];右边的图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取了这样的5份,这个分数应该是[58]。
學生在比较当中就能弄清楚是把“谁”平均分。
在【错例2】旁边补上一题,形成一个题组。
显然,左边的图是把数轴上0~1这一段进行平均分,[13]应该标在0~1之间。右边的图是把这3米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平均分单位“1”。
对于错例3“把一桶3升的洗发水平均分装在4个瓶子里,每瓶占这桶洗发水的( ),每瓶是( )升。”
前面是把单位“1”平均分,1÷4=[14],后面是把具体量3升来平均分,3÷4=[34](升)。
下面一组练习为“拿什么来平均分”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可以帮助学生巩固:
(苏教版教材配套《补充习题》P32第2题)学校买来5筒羽毛球,每筒12只。把这些羽毛球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 )只,每个年级分得总数的( ),是( )筒。
固化认识分数的本质,不是怎样分,而是把“谁”进行平均分,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题组模块练习,这个题组练习才是学生这个知识点学习的“脚手架”。通过一系列的题组练习,反复追问“粗心粗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粗心”“注意点在什么地方”,使学生明确自己发生错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懂得怎样防止这样的错误。顾亚龙教授认为,题组模块是将有着内在联系的一组题的“相同要素”内化形成的心理操作图式。以题组中的“相同要素”为表征,题组模块不仅能将隐性的数学规律显性化、格式化, 而且从题组中抽象出数学思维的对象,有利于学生从具体到具体的知识迁移,以及由具体到抽象的提炼概括,能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
由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从例题出发,在例题的基础上,抓住知识核心,设计有着内在联系的一组题,加强题组练习,这是减少学生“粗心”的一种有效操作方式。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兴华.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 顾亚龙.让题组模块会“说话”[J].教育视界,2015(2).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