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
[摘 要]思维自疑问和好奇开始,在“课始、课中、课尾”三个关键时段,围绕“意义、算理、算法”三个核心要素,促生疑,巧推动,唤醒学习需求,实现从接受既定任务到自觉思维行动的转变;推动深度理解,实现从单纯关注结果到深度探寻算理的转变;建立知识联结,实现从只见树木到渐现森林的转变。
[关键词]问题;深度学习;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2-0004-03
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贯穿六年数学学习始终,计算教学是培育核心素养最基础层级“运算能力”的主阵地。我们尝试围绕“意义、算理、算法”这三个核心要素,在“课始、课中、课尾”三个关键时段,引学生质疑,借问题推动,以此作为深度学习计算的驱动码,唤醒学习需求,促进深度理解,建立知识联结。下面以人教版教材四年级“小数加减法”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一、课始之问,唤醒学习需求
【教学片段1】
师(出示图1):我家吊灯的灯泡坏了,得换下来,够不着,怎么办呢?
生1:可以把旁边的凳子拿过来,站在凳子上试试。
师(出示图2):能说说具体思路吗?
生1:把凳子的高度和您的身高加起来,再把结果和2.51米比一比就知道了。
师(将算式1.65+0.59写在黑板上):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生2:加数都是小数,而且是两位小数。
生3: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该怎么算呢?
(教师板书: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 怎么算?)
……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列式解答”是多数计算课开启新知的基本程序。本课多了一个环节:看新建的算式与以往有何不同,问将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数十秒的时间,一问、一思、一答、一发现,引发的变化却如蝴蝶效应般,学生从 “教师安排什么就做什么,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变成了大胆质疑“学什么?为什么学?”,自明方向,自主探寻。需求被唤醒,成为动力之源。
起步之初,如何引发疑问,唤醒学习需求?
1. 创现实场景。计算内容大多是按单元来呈现,上例就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例,此后所学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如不同位数的小数相加减、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等。类似这样的种子课,可以熟知的场景、现实的问题、真实的数据承载新知,借助觀察发现所学的内容“加数都是两位小数”,通过比较,拓展知识 “相关数据不再限于整数”。细思四则运算,从整数到小数,直至分数、百分数,大多因解决实际问题而生,承载的现实场景亦信手可得,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自然体会到并非为算而算,而是因需而学。
2.造认知冲突。巧设认知冲突是引发质疑的一种有效方式。比如乘法分配律一课,课始师生开展“两位数乘99”的计算比赛,一些学生担任主考官来出题,其余学生则使用计算器与心算的教师角逐。一场本不公平的比赛,学生似稳操胜券,但结果却出乎意料,任意报出一个两位数,数秒之内,学生尚未在计算器上输完,教师已说出答案,而且各个精准。当不甘、懊恼、沮丧等各色表情出现在屡战屡败的学生脸上时,一个疑问也呼之而出:“老师一定是用了什么技法!里面藏着什么规律?”探究聚焦此疑问展开。在混合运算及一些规律性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均可这般设陷阱、布迷阵、造冲突,引学生入愤悱之境,诱学生展心中所惑,促学生行主动探究。
3.引观察比较。教材关于计算的内容多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比如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例1的“24×12”不需要进位,例2的“24×53”出现进位,再至例3的“32×30”乘数末尾有零,从一般到特殊,逐个递进,分课呈现。在解读例2情境并列出算式之后,可指导学生观察:“看着这个算式,有什么想法?”细看、静比之后,学生会提出“怎么又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是刚学过吗?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呢?”百思不得其解的学生已无须教师多言,自觉用已经掌握的算法边试边寻,进而发现有进位,“进位怎么处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便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再至例3的算式“32×30”,无须教师发问,学生脱口而出:“要是乘数末尾有零该如何计算。”种子课之后的生长课多能这般。
计算须会其意,问起而意显。课始之问,实现了从接受既定任务到自觉思维行动的转变。
二、课中之问,推动深度理解
【教学片段2】
(学生算出1.65+0.59的结果后展示、汇报)
生1:先用5+9得14,百分位上写4,向十分位进1,再算6加5加1等于12,十分位上写2,向个位进1,最后算1加1得2,计算结果为2.24。
师:有人对这个计算过程有疑问吗?
(学生或面面相觑,或沉默不语,或欲言又止,数十秒的静寂之后开始举手)
生2:能不能从十分位开始算呢?
生3:进位的1究竟写在小数点左边还是右边?
生4:为什么5和9可以直接相加呢?
……
“自主尝试—汇报展示—评议正误”是多数计算课建构新知时的常态环节。本课的不同在于及时抛出“有人对这个计算过程有疑问吗?”原本欣喜于轻松迁移,满足于一致结果的学生,回顾过程,掀起波澜。问题最为真实,直指核心:“能不能从十分位开始算呢?”所涉及的正是“从最低位加起”,数位多了,从哪里开始;“进位1写在哪里?”似乎无关紧要,实则正是“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理解之机——哪来的1?为什么可以向前一位进1;“5和9相加”,借的是一位小数加减法的惯性,为什么?……这些问题,推动了深度理解。
建构之中,如何引发疑问,推动理解?
1.捕捉困惑,引问。有时学生的尝试并不顺利,甚至会遇难而止,无功而返。教师便可通过巡视,及时发现、敏锐捕捉、巧妙展现。如小数除以整数“12.9÷6”,相当一部分学生算到十分位有余数后就着笔难下了(如图3)。
师:这样可以吗?该怎么继续呢?
生1:在3的后面添上一个零,继续往下除。
师:为什么可以添上零?
生2:在小数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师:添上零以后商写在哪?
生3:在3的后面添上零就从3个十分之一变成了30个百分之一,除以6得到5个百分之一,所以5写在百分位上。
问题不断提出,对话充分展开,疑惑轻松化解,算理就此明晰。
2.“无事生非”,追问。学生的尝试大多借助知识迁移,或是直觉判断,在意于答案是否正确,对于算理鲜有关注。比如前例的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学生有一位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基础和探究经验,又因加数的位数相同,自然而然就对齐了数位,从百分位开始加,在得数处对齐加数的小数点后补上小数点,至于其中之理并未深思细查。当被问及“有什么疑问?”时,学生才开始积极寻找答案。如“为什么相加满十可以向前一位进一”,或是从元角分的角度去说明,或是根据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来解释,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表征,殊途同归,“因为小数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所以算小数部分时和整数一样逢十进一”。“无事生非”的追问,使学生不再停于表面,而是知其究竟,更添了一分追根溯源、寻其本质的意识。
3.将错就错,诱问。学生在尝试中可能出错,遇此情形,教师要捕捉资源,鼓励学生直面错误,大胆质疑。比如两位数乘两位数24×12,有学生给出如图4算法:
教师提问:“有问题吗?”于是便有了学生的各抒己见:24乘10就等于240了,24乘12怎么可能是72这个结果,应该比240大;第二次乘的不是1,它在十位上,表示的是1个十,所以乘得的积是240,因此2要写在百位上,4要写在十位上……争着辩着,理就明了。有人发问,更多的人在思考、分析,用各自擅长的方式尽述其理。
计算须明其理,问起而慧生。课中之问,实现了从单纯关注结果到深度探寻算理的转變。
三、课尾之问,建立知识联结
【教学片段3】
师:这是赵老师7到10岁时的身高,哪一年身高增长得最快?……
师:全国10岁女生的标准身高约为1.4米,赵老师和10岁女生的标准身高相差多少?
生1:用1.4-1.34就知道了。
生2:这个算式和之前学的不一样,怎么算呢?
师:这是个重要发现,还有什么新的疑问吗?
……
“应用、总结”是课尾必不可少的一步,本课的练习看似常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则玄机暗藏。课中涉及的均是两位小数加减法,此练习最初也是有针对性的,随着一个信息的出现“标准身高约为1.4米”,学生的疑问如开闸般奔涌而出:“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怎么算?”“解决问题中一定会出现位数不同的情况,算法又如何?”“如果是小数与整数相加减呢?” ……这些问题让知识不再只是散落的点,而成关联密切的线,纵横相接的网。
总结之时,如何引发疑问,建立知识联结?
1.疑生纵深发展处。聚焦知识的生长点,设一个情境,做一番鼓动,带来的将是学习内容的自然伸展,从“小数位数相同的加减法”到“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直至跨数集的相加减,引起的是学习方式的自主改变,不是无为地等待下节课的到来,也不是遵守教师先学后教的规定,而是自我需求推动下的自主探寻:自己举几个不同的例子;试着用已有的方法去算一算,当想到在一位小数末尾添零补齐数位时,一切豁然开朗,原来转化使新问变旧颜;算完后再观不同的算式,方法的相同之处一目了然。待到此时,将探究所得、个人理解外化成语言与伙伴交流、与大家共享,已成学生最强烈的期待。细思计算教学,大多能如此,比如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向纵深处多想半步“如果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如果是分数乘法呢?” 知识在疑问中生长。
2.问在横向关联处。找准知识间的关联点,增一个环节,行一些引导,带来的将是学习的深度发生。比如本课末将整数加法、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刚学的小数加法三例展于一处:
“三类计算有何不同,又有什么关联?”课似将止,而疑又起,就这样,神秘的面纱在探寻中一点点被撩起,“整数的末位对齐,小数的小数点对齐,分数的分母不变”这些显性的不同,其实都源于它们本质上的相同——将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对疑问的探索实现了知识间的整体联通,融入了原有的认知体系,长进了新的结构之中。
计算须现结构,问起而线明。课尾之问,实现了从只见树木到渐现森林的转变。
思维自疑问和好奇开始,“以问导学”教计算,不仅增课堂之趣,提教学之效,更重要的是经此驱动,需求成为动力,理解成为基础,结构成为目标,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