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2021-01-10 11:25李丽娜
科教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李丽娜

摘要大学英语和思政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层面存在一定相通性,两者融合可以实现互相影响与互相推动,生成协同育人效应。本文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意义,明确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对促进学生正确三观树立、推动育人目标实现方面存在的促进作用。而后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当前教师思政意识薄弱、思政教学资源短缺、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大學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营造良好思政教育环境、增强思政教育资源建设、提高教师思政施教能力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 课程思政 现状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7.035

OntheTeachingPracticeofCollegeEnglish"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LI L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CollegeEnglishand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havesomesimilaritiesineducationalobjectivesand content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can achieve mutual influence and mutual promotion, and generat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effect. Based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role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promot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three outlooks, and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Then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current teachers’ wea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the shorta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lack of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l paths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reating a go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bility, for reference.

Key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ent situation; practice path

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全新方向,其严格遵守双语教学固有认知规律,符合现代学生学习和情感需求,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和精神。故而,要实现寓思政教育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之中,则应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思政修养,强化其思想引领责任意识,使英语教师成为新时代优秀的思政理论课施教者。本文根植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讨,明确立德树人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基准展开教学。

1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意义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的一门通识必修课程,对高校人才培育质量和成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相关《教学指南》中,多次强调英语教育具有的外延性,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英语知识学习在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背景下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基于此,学术界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变革实践中渗透了思政元素,以期提高新时期大学英语教育的育人职责,实现高等教育“双重价值”。近些年,尽管大学英语教育形式与方法展开相应变革和创新,然而教育内容始终将培育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主导。在2017年,国家教育部门推行相应政策,提出以课程思政为目标展开教育变革,并将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相融合,深入挖掘大学英语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要想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作用,必须真正掌握“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意义。长时间以来,大学思政工作始终是学校育人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各大院校思政课程与马克思主义课程均是学生德育工作开展的关键阵地,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与道德情操的培育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伴随社会不断发展与形势持续变化,现代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和形式也应当注重推陈出新。习近平同志曾经提出,思政理论课应当在改进中强化,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方向性,全面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一系列需求,而其他课程则应当“守渠尽责”,使各个课程和思政理论课程均能做到同向同行,构成协同效应。由此可见,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不只需要依靠原有思政课程,而且还应当融入学校其他课程中。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学习理论文化知识与培育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亦是其树立正确三观的主要渠道,所以把思政教育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以及教材编写等各个环节相融合,对培育具备综合能力的社会主义优质建设者与接班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课程体制中,英语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必修课程,不但课时较多,而且学习时间整体跨越度极大,发掘此门学科思政教育功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进而保障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目标得以真正实现,而这亦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开展的目标和意义。

2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

2.1教师思政意识薄弱

第一,大学英语任课教师由于传统课程性质的影响,在英语课程教学中侧重点存有偏差,重视语言,忽视教育的情况十分明显。在实际教学中,过于注重培育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在主观意识上忽视了对大学英语潜在育人功能的发掘,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學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方向。第二,多数教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义务和责任意识认识存有偏差,认为思政教育就是思政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和英语教师联系较少。此种错误认知妨碍了英语课程和思政课程协调统一发展。最后,诸多英语任课教师思政理论水平相对薄弱。尽管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在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层面储备相对完善,然而在长时间遭受西方文化影响,如若不积极自主接纳思政教育,就难以提升自身政治敏锐度以及鉴别力,更有甚者在英语课程教育进程中会出现过于美化西方思政体制与社会文化习惯,做出损害党与国家各项利益的事情,更不用说提升大学生思政道德素养,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也无法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2.2思政教学资源短缺

所谓教学资源,即指实施教学活动可应用的教学材料。从传统意义来讲,教学资源就是教材,然而伴随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发展和进步,人们获取所需信息的手段发生巨大变化,而教育资源载体亦更加多元化,比如电子课件、视频材料以及教辅教材等。目前,大学英语教育资源类别诸多、形式各样,然而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育资源依旧存有很多问题,主要呈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材内容。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一般都应用英国相关文章,尽管在语言方面更加精准、纯正,然而阐述的均是英国相关人、事与物,所反映的也都是英国相关文化、历史与政治,教材中涉及中华文化内容很少,注重西方文化,轻视中华文化的英语教材,会向学生传播更多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想法,致使大学生母语文化意识日益薄弱。第二,在现代网络海量资源中,未能有效应用有助于思政教育的各类资源。大学英语课程知识学习主题十分宽泛,与主题有关的网络资源诸多,然而适合思政教育的资源却未能得到深度挖掘,进而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开展成效提升形成不利影响。

2.3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

教学方法就是在教育进程中,师生为了实现共同教育目标和学习效果使用的一种行为方式。教学方法受教育内容限制,服务于教育目标。在大学英语课程教育教学进程中,由于教育目的过于片面化、单一化,“课程思政”这一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未能受到相关人士重视,主要体现为教育方法和手段缺少灵活性及创新性。因一些英语任课教师未能真正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和内涵,课程思政教育经验欠缺,加之语言教育形式固化的不利影响,对课程思政教育手段理解存在误差,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就是根据说教式教育手段教授大学生知识和道理,致使思政内容融入机械化严重,教育方法陈旧,课堂乏味无聊,大学生被迫学习,缺少自主性和积极性,无法展开理性思考,难以形成共鸣,导致思政教育效果极差,无法达到高校思政教育要求。伴随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大学英语课程一般均选择线上与线下结合教学,教育模式与环境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然而,大学英语课程也没有合理运用线上自主学习这一模式积极探究思政教学方法,如此会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作用与能力的充分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3.1营造良好思政教育环境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开展进程中,要注重增强校风建设。在大学教育体系中,校风和学风是对思政教育环境形成影响的关键因素,亦是校园文化氛围的全面体现。而且,校风具备一定导向性,其可呈现出学校所有师生共享行为风尚以及精神状态。由此可见,校风对学校教育环境有着直接影响,良好的校风可以推动学校教育更好开展。增强校风与学风建设,有助于统一学校教师和学生思维想法,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风学风中渗透课程思政相关元素,必须明确课程改革中心环节,使课程思政相关元素融入学校教育生活整个过程中。首先,可在宿舍、教室与图书馆等学生主要活动场所安排与思政有关的宣传标语。其次,学校领导、专业教师与学生干部等要做到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学校风气。最后,学校可定期组织一些与思政相关的文艺演出、体育竞赛以及人际交往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领悟思政元素的个性化魅力。只有将思政元素融入学校生活各个方面,才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从而创建优秀校风学风。大学英语课程教育重点,即是让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实践,根据自我体会、自我领悟,内化自身所学知识。由此,教师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进程中,应积极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思政感染和熏陶,明确思政教育目标,从而避免英语教师乏味无聊的讲解相关知识。

3.2增强思政教育资源建设

首先,精心挑选教材。大学英语属于一门语言性课程,其具有一定特殊性,在选择教材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向西方国家原版篇目发生倾斜,从而确保语言纯正性。然而语言和国家文化联系密切,如果长时间浸泡在西方文化中,会出现文化盲从。所以,应当站在时代性、合理性、规范性与创新性等全方位角度来审视教材,丢弃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学习材料,选取内容健康积极,可以提升现代学生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的优秀材料作为英语课程教育资源。其次,深度发掘教材蕴藏的思政教育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材承载着教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提升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作用,还可为大学生磨炼心智、养成习惯与品性提供所需素材。如若可以合理应用潜藏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实施思政教育,即可在不知不觉中推动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再次,注重补充我国文化教育资源,重视母语文化的融入和输出。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英语属于第二语言学习,不但承担语言传输功能,而且也能实现文化传递,为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沟通媒介。为了协助大学生更好、更有效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中西文化差异,提升其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在选择英语课程所需教材时,需要结合大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合理补充与我国文化有关的素材,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精神的认知,提高大学生对我国文化的了解与自信。

3.3提高教师思政施教能力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之根本。如若想有效推动思政教育在大学中的开展,必须注重提高教师思政施教能力和水平。从特定角度而言,“课程思政”教育质量与效果与教师育人能力及思政意识息息相关,教师不可只注重自身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应加强对思政教育的认知,提高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唯有如此,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才可向学生传播正确的、积极的思想,引导大学生走正确之路。习近平同志认为,好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理想信念以及道德情操,还要拥有扎实牢靠的学识,要具备一颗仁爱善良之心。故而,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应当将思想、道德品质与职业能力进行有机结合,持续提高自身思政施教能力,只有这样才可成为“好教师”,真正实现“思政育人”目标。首先,英语教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立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只有这样才可拥有极高的思政素养和道德品质。伴随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互联网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而西方理念也逐渐进入我国,致使学生出现崇洋媚外的心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本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在教授英语这门特殊学科时,应充分考虑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必须积极向党靠近,和党维持一致高度,明确主导自身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教师在面对中西文化差异时做出科學、正确、合理的价值判断,明确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信念,才可引导大学生形成极为强烈的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培育大学生正确三观,使得思政教育在英语课程开展中得到基础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而学习英语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母语文化进一步发展,在世界领域内提高我国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时,要全面发掘思政元素潜藏教育资源,明确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综合发展的主要举措,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成效和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可有效培育大学生文化底蕴和职业素养,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功效,为大学生日后更好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娜.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21(01):105-110.

[2]柴金莲.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分析[J].英语广场,2021(07):64-67.

[3]魏绪涛,武金锁.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测评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4):82-83.

[4]梁小军,胡多.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1):38-43.

[5]史光达.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59-61.

[6]蒋宏.同向同行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01):105-108.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