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
摘 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承担立德树人的重要学科,它集科学性、实践性于一体。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对培养学生健康生活、公共参与等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爱在家人间》以公益广告《FAMILY》为主线,通过亲子交往情景剧的等活动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具体环节:“亲情第一站”(爱的体味)——“亲情第二站”(爱的碰撞)——“亲情第三站”(爱的传递)——“亲情第四站”(爱的表达)。通过具身认知让学生学会感受表达爱,实现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道德与法治真正为生活服务。
关键词:具身认知;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学会与父母沟通,调适“逆反”教学理念:以生为本,以知导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家人之间爱,认同“孝”的价值观念。
能力目标:锻炼沟通能力,增进亲子情感,具备感受爱、传递爱、表达爱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认识和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核心素养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爱的情怀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明显变化,但认知能力还不成熟,易对父母的爱忽略、误解、甚至发生碰撞和冲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学会感受、传递和回报父母,做到孝敬父母、长辈。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及处理亲子冲突的方法
难点:爱的碰撞产生的原因
教法:多媒体教学、活动情境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归纳法;学法:小组交流法
教学环节与活动
教师活动:视频播放公益广告《FAMILY》
第一环节:“亲情第一站”——爱的体味
导语:爱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爱是多种多样的,相信每个同学心中都有那最温馨的换面和场景,请您将您印象中最温馨的画面通过简笔画的形式描述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画简笔画、分享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发挥主体效应从而解决爱的表现形式不同
教师活动:展示三组图片分别是父母离异、二胎、《寻梦环游记》等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觉刺激,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突破虽然家庭结发生构变化但是亲情仍在。
第二环节:“亲情第二站”——爱的碰撞
碰撞一:观看视频公益广告《FAMILY》片段二思考问题一:爱的碰撞表现是什么?
问题二:爱的碰撞会有哪些影响?问题三:爱的碰撞产生的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分享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该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明白爱的碰撞有哪些表现、影响和原因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情景剧表演真实、生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教师提问:这些原因是否是是发生亲子碰撞的全部因素呢?
碰撞二:生活情景剧表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与父母发生爱的“碰撞”,请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扮演生活中的碰撞片段,并分析:亲子之间发生碰撞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模拟案例,观看案例,学生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以情景剧形式再现,调动参与广度和思考深度。
教师点拨: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时、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冲突难以避免。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教师列图表对比父母和孩子的差异,帮助学生明晰亲子之间产生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从而突破难点。
第三环节:“亲情第三站”——爱的传递
教师活动:如何来处理他们之间碰撞?讨论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学生活动:运用头脑风暴法,小组交流分享,反思改善或增进亲子关系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和探究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教师点拨:调节冲突要父母和自己共同努力。爱需要呵护,沟通需要方法。
课外拓展:保持冷静、坦诚交流、互不伤害、换位思考、求同存异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总结,既清晰明了,又具有启发性意义。
微家书——“爱让沟通无极限”
教师活动:播放来自班级***同学家长的音频和PPT,学生看抽屉中家长亲笔书信
学生活动:听音频、看PPT,看微家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让學生明白要学会接纳和理解父母的爱。
教师点拨: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体会父母行为中蕴含着的深沉的爱。
第四环节:“亲情第四站”——爱的表达
观看视频:公益广告《FAMILY》片段三
★爱要说出来★爱要做出来★爱要传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铺垫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让学生明白爱是责任,要表达和行动
课后作业 将爱的体味的简笔画做成“连环画”文字+配图的形式作为回信给父母。
总结提升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给我们衣食和爱抚,给以强有力的各种保障!父母是我们生命中的阳光,他们的真情挚爱比太阳更温暖,比钻石更恒久,我们应该给予这人间的至爱以最真诚的回报——理解、尊重、孝敬、陪伴。
教学资源:视频、音频、家长亲笔微家书、导学案
教学评价:在具身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强烈联系对课堂的设计突出主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情景将课堂内容活动化,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系佛山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应用融合创新课题“基于智慧课堂环境的学科项目化学习研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KT331)】
参考文献:
[1]张良.具身认知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3(4).
[2]蒙家宏.基于具身认知的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探讨[J].学园,2018(31):92-94.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外国语学校,广东 佛山 5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