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2021-01-10 10:39蔡玉娴
南北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农村小学核心素养

蔡玉娴

【摘要】美术教育是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着师资力量匮乏、学校与家长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紧缺的问题。这已经严重地制约了美术课程的正常开展。对此,应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师资投入,创新“互联网+美育”的教学模式,转变学校与家长的观念等方式来予以改善。

【关键词】核心素养 农村小学 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62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与能力。美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艺术类课程,无疑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原因,目前我国不少农村小学的美术课程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这一状况,提升农村小学课堂的美育质量,是我们加强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匮乏,教师专业意识不强

师资力量匮乏和教师专业意识不强是当前不少农村小学共同存在的问题。虽然现在教育部门对农村美术教育非常重视,但农村美术教师队伍还是力量不足。有的学校仅有一名美术教师,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或有的学校随意指定教师完成美术教学任务。即使是在有美术教师的情况下,美术教师被安排负责其他科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种师资严重短缺的现状不仅影响到了美术课程的合理安排,而且对课程教学的质量也产生不好的影响。

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信息获取渠道较窄,缺少美术学科前沿的教学理论,对新的课程标准不理解,不能主动对美术课程进行研究开发。

(二)学校与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和课程改革的方向,但是不少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家长对此仍未能形成正确的认识。由于美术类课程没有被纳入升学考试的考查范围当中,不少地区的学校和家长对这门课程都不够重视。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学校安排美术教师兼任其他课程之外,在期末复习等阶段美术课程被其他学科占用更是常见的情况。此外,家长方面对此也重视不够,如很多家长并没有为学生购置美术课所必需的一些绘画工具,导致课程教学难以正常进行。又如有些学生虽然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家长并不把孩子的想法放在心里,而是要求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

(三)教学资源紧缺

由于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面临着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较为紧缺的局面,如教学设施、图书资料资源、当地人文资源等。学校也没有学习美术的氛围,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各种艺术、参观博物馆、画展等等,导致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二、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资金的缺乏是导致农村小学美术课程无法很好地展开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地方政府应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给予充分的重视,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来引导学校将教育的重点转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加大对基础教育中艺术类课程的财政支持力度,如艺术类课程的开展需要一些相关的硬件,这些教学设备和工具往往是农村学校自身难以承担的,这时就需要由地方政府出面进行集中采购,并根据各学校的情况对这些设备进行分配。如果地方财政情况允许的话,还可以通过专项资助,组织学生不定期外出参观美术展览,增长艺术见识。

(二)加大师资投入

就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而言,师资的缺乏是限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实现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实现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就要解决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保证艺术类课程课时及艺术类教师专职工作的情况下,应想办法尽可能多地吸引相关专业的人才来从事艺术教学工作。由于一些地區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还较为有限,要想吸引并留住人才并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应从本地区、本学校的条件出发,创新师资人才的引进形式。如可以采用聘请兼职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授课等教学形式。此外,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学校还应为教师的外出学习、交流、进修提供必要的条件。这对于开阔教师的视野,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改进他们的教学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创新“互联网+美育”的教学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小学美术课也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互联网+美育”的教学模式,基于互联网背景,以崭新的直播形式展现于人前,破解美育教育难题。实现一根网线和一块屏幕,让优质教育资源翻山越岭,使农村小学生也能受到良好的美育教育。还可以城乡互助帮扶,城乡学校教师进行交流教学,以“强”带“弱”,实现教育均衡化。

(四)学校与家长应转变观念

应通过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模式的宣传等方式,使学校及学生家长转变观念,对学校的艺术类课程给予必要的重视。让学校及学生家长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应对短期内的升学考试,而是为了增强学生以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核心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在社会中生存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不仅学校的管理者应认识到艺术类课程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在教学安排中给予相应的保障,而且学生家长也应认识到美术课程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语

以上是我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和相应的一些看法。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于城市,这在艺术类课程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无论社会怎么发展,美育的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要改善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这一状况,需要地方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地方教育部门给予相应的扶持,学校为美术课程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家长给予必要的支持与理解,以及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情况下,美育才能在农村学校开花结果。在此基础上,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全面发展的实现才能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杨军臣.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02).

[2]刘海娟.对优化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艺术大观,2020(16).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农村小学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