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

2021-01-10 00:40代超紧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教学对策小学语文

代超紧

摘要:小学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性作用。小学阶段学生是否能够打好基础将会对其未来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项能力开始蓬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巧妙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认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保护。文章主要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主,重点探索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对策

前言:近年来,我国逐渐认识到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找好了该项工作推进的主要载体。教育领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领域,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教育工作者需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也需要巧妙的将其与学科教育相互整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与文化的共同发展。诵读是一项能够贴合于学生能力发展诉求及思维发展诉求的活动,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增加诵读时间,奠定诵读保障

充足的时间保障是提高经典诵读活动质量的重要前提。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也能够意识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所形成的教学效果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并没有为学生分配充足的诵读时间。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影响,自身并不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多教师只是会在课后随意的提一句要求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却并不会对学生进行检查,也不会明确限定学生的时间,导致很多学生会将该项任务视为形式化主义,并不会主动的开展诵读活动,体会诵读文本所体现出的价值与精神内涵[1]。所以,教师需要对此加以有效的调整,能够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计划合理的穿插诵读活动,以凝聚性的碎片化时间扩大学生的诵读时间,以充足的保障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主动的与班级班主任进行沟通以及交流,在获得对方允许的前提下,利用早读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同时对于其他需要朗读的学科,如英语,语文教师也需要及时的与对方沟通,做好时间的分配,防止产生冲突,影响到同事关系,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每天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展开15分钟的诵读活动,并要求家长配合拍摄相关视频传输到班级群中,作为检验。以此有意识的限定学生的阅读时间,奠定其能力及习惯的发展基础。

二、丰富诵读形式,提升诵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还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接触世界,所以自身具有较为浓郁的好奇心,对于很多未知的事物都会产生了解欲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创新经典诵读的形式,以丰富的形式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促使其能够提高自身的诵读兴趣,并潜移默化的丰富自身的文学积累与文学素养。

例如,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惯用的诵读方法便是齐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受到教师的过多干扰。例如,教师会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带领学生示范诵读,学生在过于被动的环境中,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无法提高。久而久之,甚至会对教师产生较为强烈的依赖心理。至于这一前提,在诵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创新诵读的方式以及指导方式。

比如,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经典作品的诵读音频或视频,鼓励学生按照视频中的内容进行模仿,以动态性的视频取代教师,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同时,在模仿性诵读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尽量增强自己模仿的相似性,不仅要模仿诵读的语音语调,更要模仿诵读的停顿方式。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性表演,在小组诵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勇气。学生表演完毕,教师还可以适当的进行评价以及指导,先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指出学生的不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带领学生开展对读活动、角色表演诵读活动以及竞赛诵读活动,以多样化的诵读形式优化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三、引申诵读内容,体现诵读价值

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正确理解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价值。该项活动开展的本质价值绝不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之能够通过诵读体会的背后经典作品所孕育的文化内涵,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所以在诵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诵读内容加以适当的延伸,更高程度的体现诵读的价值,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以《江南》这首古诗为例。在诵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对于诗歌中所描述的很多场景都会产生一定的理解障碍。例如采莲。而在学生完成诵读活动后,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真正的游览江南水乡,体会采莲的情景,感受莲叶何田田的美妙。在了解了这些信息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再一次进行诵读,并在诵读中融入自己对于江南水景的喜爱,体会作者对于江南水景的情感。在有效把控情感的状态下,提高经典诵读的质量,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形成。

四、培养诵读习惯,提升诵读能力

在经典诵读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够耳提面命的对学生加以指导,也不能一味的在课堂上开展相关活动,对其他教学任务造成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诵读能力。例如在每一周的周一早自习上,教师可为学生安排本周的经典诵读活动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在教师所提供的一些诵读篇目中选择2~3篇。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以及放学时间进行诵读活动。而在每周五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分享活动。活动中,学生需要为其他同学表演自己的诵读,也需要分享自己在诵读作品时所产生的一些感想与体验。除此之外,教师可不定期的带领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竞赛活动与小组团队活动。在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中,丰富学生的认识体验,培养学生的习惯,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既能够实现教学改革提出的各种诉求与畅想,同时也能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有效的保护以及传承。作为素质教育环境中的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主动的做出教学创新,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价值,能够有意识带领学生开展诵读活動。为保证诵读活动价值的进一步展现,教师需要适当的增加诵读的时间,丰富形式延伸内容,培养学生的习惯,以保证学生能力及素养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立薇.浅谈小学语文开展经典诵读的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2019(23):98+100.

[2]苏霞.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师,2019(S1):128.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教学对策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