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导读 巧激趣

2021-01-10 09:12何春燕罗燕明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名著导读激趣

何春燕 罗燕明

【摘要】本教学设计基于名著导读中“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紧扣学生的阅读兴趣点,设计“五步激趣导读”环节:谈话导入,了解情况,引发学生对“怎么读”的思考;回顾读书方法,明确阅读的基本方法;读文识人,了解作者和作品,为激发阅读兴趣蓄势;走进小说,激发兴趣,让学生明白“读什么”“怎么读”;激发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投入课外阅读中。

【关键词】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激趣 读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3-0088-03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名著导读篇目《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该单元名著导读承载着快速阅读技巧训练的任务,对培养七年级学生默读习惯有较大的帮助。七年级学生有了名著阅读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部分学生阅读效率低,阅读名著的意愿和能力不够强。《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具有巧妙的构思、惊险的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栩栩如生,能吸引七年级学生的眼球。在本次导读课中,教师基于名著导读中“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带领学生运用快速阅读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等方法,学会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感受小说中重点人物的形象,并能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情况

师:同学们,去年有一部很火的影片,叫《流浪  》。

生(齐):地球。

师:这是一部科幻电影。同学们最近也拿到了一本科幻小说,叫《    》。

生(齐):《海底两万里》。

师:老师现场调查一下阅读情况。请已经开始读的同学举手;读了一半的同学举手;读完了的同学举手。

(学生按要求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开始读了,但几乎都没有读完,读了一半的有十多人。那么拿到一本书,怎么看才能更有速度和质量呢?今后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读书指导课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老师这节课是读书前期的指导课。现在请同学们默读学习目标。

(屏显学习目标,学生默读)

(二)回顾读书方法

师:阅读整本书,应该如何入手呢?一般来说,我们要关注以下内容(屏显):“书名—前言—目录—后记”,借此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精彩内容。

(老师讲解,学生看屏幕)

师:请同学们翻开第一页。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部分):没有前言。

师:对,我们会发现这本书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所以我们的关注点就应该放在书名和目录上。

师:同学们,“海底两万里”与“海洋历险记”这两个题目,你更喜欢哪个作为本书的题目?为什么?

生1:我喜欢“海洋历险记”,因为这本书是写在海洋历险的故事。

師:谁有不同看法?

生2:我喜欢“海底两万里”。因为其实他们是坐潜水艇在海底历险的,所以我觉得“海底两万里”更好。

师:那这个“两万里”是什么意思?

学生(部分):就是他们在海底旅行了两万里。

师:对,老师也更喜欢“海里两万里”这个题目。相较于“海洋”而言,“海底”这个地点更精确。另外,“两万里”也点明了旅行总里程。

师:请同学们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写在题目旁的空白处。

(学生做笔记,教师巡堂)

师:这种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理解、感受和疑问写在书上空白处的做法,叫做“写批注”。

师:通过刚才的问答,我想大家对本书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这本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3:讲的是,林肯号去追捕一头独角鲸,后来发现是一艘潜水艇的故事。

师:主角都有些什么人啊,他们做了什么事情?

生4: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及捕鲸手尼德兰被尼摩船长抓住了,他们与尼摩船长一起进行了两万里的海底旅行,见到了许多没有见到的生物。

师:小说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年,海上出现了一只疑似独角鲸的大怪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后来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他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被囚禁在这艘潜水艇中,并与艇长尼摩进行了海底两万里环球旅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浏览目录,并根据预定的阅读时间(约定为一个月)合理制订阅读计划。

(学生填写阅读计划卡)

师:再次浏览目录,圈出目录中的海域名,初步知晓《海底两万里》的行程。在读文的过程中,注意对照这些地点,如果有目录中没有出现的,请补上。读完之后就可以整理出这本书的行程地图。

(三)读文识人,了解作者

师:一本好书犹如一座宝藏,学习这本小说的价值在哪儿呢?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作者。请同学们默读材料(1)(2)(3)。

师:这个人的职业是——

生(齐):作家。

师:那材料里又为什么说他是一个“预言家”?

生(大部分):因为他的预言在100年后都实现了。

生(个别):还有没有完全实现的。

师:这个伟大的人就是——

生(齐):儒勒·凡尔纳。

师:请读——

(学生读凡尔纳简介:他是法国著名的科幻探险小说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师:《海底两万里》是一本典型的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有什么特点呢?

生(大部分):科学性、幻想性,是一本小说。

(板书:科幻小说:科学 幻想 小说)

(四)走进小说,激发兴趣

1.初探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

师: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书中的文字去触摸作者想象中的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请结合看过的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两个你最喜欢或者最感兴趣的生物。如果没有阅读基础,也可以从下面的内容中任选一两处阅读,阅读时间为3分钟。

(屏显:上卷第十章第50页“您以为是肉的东西”往下连续的3段;上卷第十六章第80页的“其时正是上午10点”往下连续的两段;上卷第十七章第84页的第3段至第6段。)

生5:我对海底的珍珠最感兴趣。因为书中说那颗珍珠有椰子那么大,价值连城,我很想亲眼看一看。

师:哦,女孩子一般都对珠宝感兴趣,我也感兴趣。

生6:我对海底的食物很感兴趣,因为我是个吃货,我想知道那些海底动物到底好不好吃。

師:嗯,你想当一个美食家。

生7:书上说,他们睡的床是用海洋里最柔软的大叶藻做的,笔是用鲸鱼的触须做成的,墨水是用墨鱼或枪乌贼的分泌物做的,我对这些很感兴趣。

师:哦,你是一个爱探索的孩子。

生8:我看到书上说海底有植物,还有森林。海底的花、石头、植物、介壳、珊瑚等被分解的光线照到,在边缘上显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的颜色,就像万花筒一样。对这样的奇观,我很好奇。

师:是啊,大海有着无穷无尽的宝藏,里面有许许多多神奇的东西。你们知道吗?在海底还能打猎呢!你们想知道能打到什么猎物吗?

生(齐):想!

师:那课后我们到书中寻找。

2.浅读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

师:在那么神秘的海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阅读以下内容。(屏显:下卷第十八章“鹦鹉螺号突然不动了”到本章结束。)

师:快速阅读是中学生要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课标要求七年级学生每分钟阅读量要达到400字以上。一会老师会出示阅读时间,请读完的同学记录一下自己的阅读时间。

(教师在学生阅读的第3分钟、第3.5分钟、第4分钟、第4.5分钟分别举牌示意。)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请看屏幕,自己评价自己的阅读水平。阅读速度不够快的同学要加强练习。(屏显评分标准:达标:4分钟;优秀:3.5分钟;卓越:3分钟。)

师:那么,怎么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呢?请看一段微视频。

师:希望同学们能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质量。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刚才读书的质量。谁来简单归纳一下故事情节?

生9:他们在航行的时候,在客厅里看到了一头很大的章鱼。他们在讨论是不是以前攻击过船只的那头。后来船被缠住了,船员都跑到夹板上,阿龙纳斯他们也上去了。

师:同学们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模式来归纳。

生10:一天,他们遭到章鱼的攻击,船不能动了。船长和船员都到甲板上去了,阿龙纳斯他们也到甲板上与章鱼搏斗,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打败了章鱼,但是尼摩船长这边也牺牲了一名船员。

师:概括能力有进步,以后多练习,一定会更好。

3.初识神秘复杂的人物形象

师: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究竟是谁在海底进行了如此惊险的旅行呢?

生:尼摩、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

(学生说得吞吞吐吐,这说明他们对小说并不太熟悉。)

师:看来同学们对主要人物还不太熟悉,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通过内容来猜猜人物。

师:(出示内容1)猜猜黑体字的他是谁?说说理由。

生11:阿龙纳斯,因为他有很丰富的知识。

生12:我觉得是康塞尔,因为他精通分类学。

师:你们赞同哪名同学的观点?

(学生各抒己见)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显更多提示语)

生(绝大部分):是康塞尔!

师:答对啦!仆人就那么厉害了,看来他的主人知识更渊博了。你们对他的主人感兴趣吗?

生(齐):感兴趣。

师:同学们课后可以好好看书,进一步了解阿龙纳斯。(出示内容2)现在猜猜他是谁,说说你是否喜欢他,为什么?

生(大部分):这个人是尼摩船长,他太残忍了,我不喜欢。

师:这次的判断很准确。看图片,你们能猜出图中人物是谁吗?

生(齐):穿制服的是船长,很儒雅的是阿龙纳斯,拿着钢叉的是尼德兰,剩下的那个是康塞尔。

师:嗯,有理有据,全对啊!请看(出示内容3),你是否喜欢文中的他,为什么?

生:喜欢!他又勇敢又机智,还富有同情心。

师:可刚刚你们还说不喜欢他,他就是内容2中的船长。同一个人,为什么他具有这样截然相反的品质呢?

(稍有冷场,因为很多学生不了解,大多数学生在翻书。)

生13:因为船长被迫害了,因为他祖国的原因。

师:尼摩船长既是“复仇的使者”又是“正义的化身”,作者想通过他表现什么样的主题?作者写这部作品除了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想象力,还表达了怎样的价值追求?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阅读。

(板书: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神秘复杂的人物形象。)

(五)趁热打铁,投入课外阅读

师:深入阅读是了解书中人物的关键。你还对书中的哪些人、事、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生14:我想了解那个善于捕鲸的尼德兰。

生15:我对鹦鹉螺号很感兴趣。

生16:我对他们去南极探险的内容感兴趣,因为我想去南极。

师:同学们对书中的很多内容都产生了兴趣,相信书中还有更多有趣、精彩的情节等待你发现。其实历史上有很多人都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比如,发明潜水艇的西蒙莱克曾在回忆录中用大量篇幅谈到,大科幻作家凡尔纳是他一生的总导演,说自己得到《海底两万里》中关于潜水艇那一部分描写的启发,使幻想成为事实。你们读完这本书应该也会得到启发,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认真阅读这本书了?

生:是的,现在就想看了。

师:那就抱着这样的阅读期待进行课后阅读吧!请用读书卡的形式记录你的阅读体会,并与小组同学交流分享。(出示读书卡)

(教师宣布下课)

二、课堂点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了阅读名著的价值,推荐了阅读的名著篇目,并规定:“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阅读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熟练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加大了名著阅读的量,教材中名著阅读的教学任务是每学期安排学生阅读12部名著。一线教师和专家依托课标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聚焦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普遍认为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三个困境”,即“读什么”“怎么读”和“读得怎么样”。导读的设计如果不考虑“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教学目标定位是不准确的,教学设计是不科学的,导读是低效的。

为了解决导读有效性问题,授课教师在激趣导读中考虑到了“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海底两万里》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名著导读的课内重点篇目。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习科幻探险作品,学会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活动既是从短篇科幻小说阅读到长篇科幻小说阅读的进阶,又是从课内阅读过渡到课外自读的桥梁,因此,激趣导读和教给基本的阅读方法是必要的。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紧扣学生的阅读起点和学生的兴趣点,在解读课标、解读教材、教读学情的基础上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使用快速读书法,了解故事梗概,复述精彩的故事。(2)感受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并能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学生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与想象力。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其教学环节“五步激趣导读”水到渠成:

第一步,谈话导入,了解情况。教师谈话导入,了解到学生已开始了名著阅读,但是没有完成第一轮阅读,对全书情节只有一些了解。教师顺势提出“怎么阅读才能更有速度和质量呢?”引发“怎么读”的思考。

第二步,回顾读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基本方法,即关注“书名—前言—目录—后记”,借此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精彩内容。学生观察发现这本书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所以把关注点放在书名和目录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题和浏览目录,完成阅读计划卡填写。此环节紧扣“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展开。

第三步,读文识人,了解作者,了解作品,为激发阅读兴趣蓄势。

第四步,走进小说,激发兴趣。这是本课重点环节。授课教师发现学生在初次阅读时易被精彩情节所吸引,为此特截取书中精彩片段让学生分析,既让学生明白“读什么”“怎么读”,又能有效激趣导读,顺利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五步,激发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投入阅读中。

科幻探险作品类的导读,激趣问题不大,但在“怎么读”方面還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教师关注与探究。《海底两万里》整本书激趣导读,授课教师采用了“五步激趣导读”法,使课堂教学环节清晰,激趣导读层层深入,重点突出,难点得以有效突破,做到了整本书内容的有机整合和合理的“取舍”,对学生感兴趣的情节、阅读体会和品读感悟进行了“留白”处理,呈现了有智慧的课堂。

【作者简介】何春燕(1979— ),女,瑶族,贺州市八步区第一初级中学教师,贺州市八步区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罗燕明(1976— ),女,汉族,广西贺州人,高级教师,广西教研院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广西中学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现任贺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初中语文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课例研究及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名著导读激趣
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式探寻
浅析高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低年级语文课堂“激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浅谈名著导读与写作指导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