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晋华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福建 福州 350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高校专业课教师应该自觉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要坚持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明确课程育人目标,重构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体现价值性、前沿性和时代性的教学内容,采用混合式、研究性、探讨式等先进教学方法,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2]以上的描述属于课程思政的理想状态,教育实践中,课程思政还存在一些显性或隐性的问题。
关于课程与思政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倾向。一种认识倾向为:上好专业课程本身就是一种“课程思政”。这种认识实质上夸大了社会科学类的专业课的思政元素的静态价值,忽略了教师的动态挖掘和呈现。这种动态挖掘和呈现的缺席,会导致学生对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的感受停留于浮光掠影阶段。大学生可能因专业课教师忽略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而对专业课学习产生功利性认识。另一种认识倾向为:为了“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专业授课教师将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梳理、转化为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将这部分内容与专业知识交叉、搭配讲授。比如,讲两三次专业内容,搭配讲一次思政知识。这样一来,貌似课程思政做得十分到位,但由于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政教学智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大学生群体应该是青年群体中思维最活跃的,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引领方式如果不能适应大学生思维特点,课程思政最终就可能走向低效。甚至可能因为对传统说教方式的反感,大学生可能将价值追求转向反面。
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往往坚持教师主导,却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内化,“立德树人”教学效果仅仅停留于学生的认知层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对自主感的追求强烈,若处于“听众”位置,就消减了其课程思政主动作为的积极性。
要解决上述问题,课程思政要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尝试建立系统的、立体的立德育人体系架构。“一体两翼三联动”立德树人体系架构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将课程思政实践落到实处。即以“立德树人”为课程思政的“一体”核心,教师团队和学生团体教学相长构建课程思政“两翼”,以课程内容整合联动、课程实践整合联动、课程辐射整合联动形成“三联动”机制,全面落实课程思政。
图1 课程思政:“一体两翼三联动”体系架构图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专业课教师团队应以“立德树人”为课程思政的“一体”,进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设计,开展相关教研、反思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在于思想品德的培育。高校教师一定要明确,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而德育要放在教书育人工作的首位。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思想交汇,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并未止息。我国今天的高校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今天的高校教师要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增强课程思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承担“全员育人”的任务,尝试课程思政化。
课程思政要发挥教师团队和学生团体两方面的作用,教学相长,让教师团队和学生团体成为课程思政的两翼。
一方面,教师在课程思政中起主导作用,课程思政要求专业教师实现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和方法、相关心理学、传播学知识的多元融合,实现教学话语体系的多重融合。专业课教师要有主动参与“课程思政”的意识,要有“课程思政”的能力,这需要专业课教师自身提高和外部强化相结合,提高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3]教师团队需要不断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规律方法和教学艺术;加强组内研讨,共同探索课程思政;提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说服教育、情感陶冶等能力。
另一方面,大学生是课程思政的主体。首先,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起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整合专业课程“立德树人”元素,要以学生为主体,相信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而实现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相长。其次,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道德水平上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进而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要有“两翼”意识,要有强烈的“学生主体”的意识,相信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将课程思政的主体让渡学生。首先,教师要增强教学互动,确保“教”的质量,保证“学”有收获,让课程思政“如盐在水”。其次,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梳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关联,并向集体汇报。最后,在课程作业中加强“立德树人”实践作业,让“德”内化,转化为行动。这样,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自我教育,逐渐形成道德上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
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一体”核心,教师团队和学生团体教学相长,组成课程思政“两翼”,最终以教学执行力为落脚点,实现课程内容整合联动、课程实践整合联动和课程辐射整合联动。
课程内容整合联动,应结合时代精神,继承知识传授的优势,突出价值引领的内涵架构,寓思政于隐性传播中。[4]要对专业知识能力进行价值指导,加强对专业课程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具体知识点的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寻找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继而对这些关联进行梳理、选择进而整合。相关专业课程更要有统整意识,内容类似的思政映射在不同专业课中保留一处即可,避免产生“极限效应”,引发学生逆反心理。
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理工学科,都可以尝试从以下途径寻找课程思政映射点:第一,学科发展历史。学科发展历史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任何课程知识的由来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探索的过程。感受课程发展历史的曲折,能够激发大学生知识探索的热情和创新精神等。第二,学科发展的文化背景。任何专业知识框架体系的建立,都无法脱离历史和文化背景。“知人论世”,更要“论世知专业”,文化背景的挖掘能够帮助大学生体悟个体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专业知识发展与社会使命之间的关联。第三,学科中的名人事迹。通过学习学科中的名人事迹,将专业学习与德育有机结合,无缝链接。第四,学科知识应用。学科应用要有国际视野,要有格局气魄,还需要学科人的奉献,甚至牺牲。
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德育论,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实践学习能力,为当代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5]教师要通过课程实践联动推动课程内容联动的发展,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设计,也可参考课程内容思政整合的方式角度。如,让学生自己梳理教材以外的学科发展历史、学科发展的文化背景、学科中的名人事迹、学科的应用前景等。依靠学生主体性和创新性,还可以设计更多促进学生道德水平提升的实践性作业。如,让学生走进学校附近的社区,开展与学科有关的公益服务;让学生根据学科知识构思剧本,和同学合作拍摄、剪辑,制作成科普视频发布到公众视频平台。总之,要让学生以个体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动”起来,让“德”由理论落到实地。
课程思政,不仅是专业课内部的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更需要有合作精神和宏观视野,形成学校、社区、社会联动。
首先,专业课程的教师要与学校其他部门合作,使课程思政成果服务学校建设发展。专业课教师要主动将课程思政方面的有创意的想法、做法与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党建部门沟通为学校学生工作、党建工作的活动策划提供新思路,使有效经验及时辐射到学校。或课程中设计的实践环节配合学生工作、党建工作,形成合力,服务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如,课程思政实践同学校的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融合。
其次,走进社区,服务社区,使课程思政成果向社区辐射。走进学校附近的社区,利用课程所学为社区居民服务,如开展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普宣讲、咨询,为社区儿童提供学科辅导等。这样,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又获得了为社区服务的体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最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课程实践的成果可发布到终身教育网、中国慕课网、爱课程网站等,向社会传播。学生搜集整理的与专业课相关的课程思政材料通过校内校外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传播。学生制作的与专业课相关的视频、漫画等经由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发布,使课程思政的成果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一体两翼三联动”体系架构,只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课程思政体系架构还需要每一位高校专业课教师担负起育人之责,思考让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的方式,不断总结,凝练升华经验,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