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

2021-01-07 11:24:16浙江省温州市蒲鞋市小学谷尚品
天津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奇数偶数章节

■浙江省温州市蒲鞋市小学 谷尚品

数学结构化的教学能力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能够对章节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此文笔者主要结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改善学生的答题方法,让他们懂得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一、当前的教学现状

本文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分析我们当前的教学问题,从中国大部分学校来看。第一,教学的方法过于传统,教学的形式主要是以应试为导向。因此,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响应新型的教学理念,以生为本,以人为本,发展生本教育,突破传统的教育问题,研究小学数学结构化的教学策略。

此外,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数都是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比较孤立、零碎,存在较大的分散性,缺少完整的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前需要了解学科,找到学科的基本结构,将知识难点进行拆分,将相关的知识统一进行组织,实现知识信息的简化,增强知识的可操作性。

二、结构化教学的有效方法探析

(一)同一类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在编排单元知识的时候,教材编写者已经考虑到相关的知识体系,但为了便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应将教材知识点进行细化,开设专门的课题,增设习题以及例子,让学生充分地学会每一章节的知识。因此,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将知识点进行总结,开展结构化教学,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构架,形成知识体系。比如,在教学加减乘除法运算的时候,加法和乘法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例如8个6相加的计算,其中的方法可以是“6+6+6+6+6+6+6+6=12+6+6+6+6+6+6=18+6+6+6+6+6”等,那不难看出,其实加法就是6的倍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加法与乘法相结合,进行结构化教学,让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加法的运算,也会学会乘法的运算,能够运用自如。

(二)相同的知识点归类

教师在备课的阶段,已经在心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自我数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会站在整体理论的视角,实现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同时,从同一类的知识点出发,教师既需要关注下达的教学目标,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知识结构和小学生思想认知的契合,找到衔接点进行结构化教学。无论是一章节课,还是单元整体教学,教师都应该围绕核心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将碎片化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连接成一个知识网,便于学生及时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感悟,帮助学生建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思维。也就是说,教师要能够对教材上每一单元的知识点主动进行拆散,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就拿教材中占比比较多的“分数”这一知识点来说,笔者将分数的知识分布点单独拿出来说,低年级的小学教学未接触到分数教学,随着学生认知以及学习水平的累积,在进入高年级(3~6年级)之后,学生的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改善。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将3~6年段课本上所有的分数知识点串联起来讲,帮助他们在巩固旧知识,连接当前知识点的基础上,提升对分数的认知,以这种结构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学习效率也会呈螺旋式的上升。可以帮助学生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以教材单元划分为主

教师对数学结构化的划分可以采用每章节知识划分法,将章节内所有的知识点围绕一个教学主题,按照教学的目标进行结构化的聚焦,不管是整节课,还是整单元教学,都应该围绕教学的核心,将知识点以延伸性和统领性进行总结。由此,教师可将整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结构化教学,便于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本身具有模块性,涉及的核心元素比较突出。比如常见的小学教学章节中“分数意义与理解”这个知识点,教师需要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真假分数、真分数、带分数以及整数之间的换算,约分以及通分等数学问题一一陈列,这些版块、知识点其实是互相关联的。就拿最常见的除法和分数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将6个橙子分为6分,那么每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呢?如果将3个橙子分给6小朋友,那么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呢?如果将1个橙子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块呢?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学生能迅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区别。

(四)以列举的形式进行知识结构化教学

单元知识体系的建立,结构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其中的衔接点与知识重、难点。比如在学习奇数与偶数的知识点时: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教师可以从这个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以十以内的数字开始计算,由此进行论证。比如,1是奇数,2是偶数,1+1=2;就可以得出奇数+奇数=偶数;1+2=3,得出奇数+偶数=奇数;2+2=4,偶数+偶数=偶数;7-5=2.得出奇数-奇数=偶数。从这个列举就可以得出,奇数与偶数的排列是连续性排列的,一单一双的数字排列顺序被称为奇偶数。教师列举通俗简单的实例,可以让学生把结构化的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

(五)基于任务型教育的结构化教学需要以人为本

当前的小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对知识和学习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想法。因此,基于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之上,教师更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识需求。假设学生觉得在分数与有理数章节的学习过程中,结构化学习比较符合自身的兴趣特点和认知特点,更能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那结构化教学的开展就需要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另外,教师对数学知识的串联教学要避免一本正经地进行讲授,可以采用顺口溜、口诀等形式进行结构化教学串联,增强良好教学的氛围和教学的互动性。结构化教学不是理论化的板书呈现,而是基于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的提高,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进行结构化设立,旨在帮助学生简化教学的难度,提高其数学学习兴趣,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改善。

结构化教学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如何从教学工作的实际中找到学生与教学方法的契合点是我们仍需探讨的问题。教学的根本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我们不能颠覆了教学关系,应本着对学生教学成果的关注以及教育初心,开展结构化教学,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主,与学生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奇数偶数章节
奇数凑20
奇数与偶数
偶数阶张量core逆的性质和应用
关于奇数阶二元子集的分离序列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多少个“好数”?
奇偶性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