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梅
摘 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整合形式,能够进一步提升校园教育质量和效率,还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合是大势所趋。本文将主要分析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路径。
关键词:小学 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整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8.052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家庭和校园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会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很容易让小学生产生一些思想道德品质偏差或者心理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将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同步提升,才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小学教师需要将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有机整合。
一、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达成德育目标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相关内容,因此小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整合,有利于达成更高层次的德育工作目标。但是很多小学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普遍会存在一些刻板印象,从而严重影响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协同。除此之外,小学教师还可以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渗透效果。在小学阶段,学校领导和教师都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层面以及心理层面是否存在一些偏差或者问题,并充分结合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形式进行创新优化设计。有些小学生并不能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层面就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因此两项教育工作的有效整合需要建立在以小学生为核心的基础之上。
2.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两项工作内容,能够引领小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还可以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进行创新优化设计,为小学各学科教师的创新教学设计过程提供全新的改革思路。但是在对德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的同时,学校领导和教师也需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独特的思维观念,并从中发现小学生可能存在的价值观偏差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在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合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们比较独特的意见和反馈信息,并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要教育目标。
3.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校园中,比较常见的德育活动有互帮互助、学习爱国歌曲等。要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各类活动之中,并从中发现不同学生具体认知和理解层次的差异等问题。小学教师在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过程中,也会为学生们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以及建议,并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深度挖掘学生心理健康层面上可能存在的偏差或者问题。很多小学教师在开展多样化德育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从感性和理性两个主要层面协助学生进行深层次剖析以及辩证性分析与总结。部分小学生在树立价值观体系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此时小学教师就需要充分运用德育手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等多种方法,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4.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部分学生家长可能会误解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整合的目标,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切入点之一。小学教师需要以激励手段作为杠杆,顺应当前小学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让小学生们正确看待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对自己的独特优势进行适度放大,配合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在整合小学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日常生活等比较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工作形式入手,让学生们在班级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并在体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将小学德育工作形式与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相互融合,并从教育心理学的独特视角完善和优化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环节。
二、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路径
1.深度梳理整合方向和目标
小学学校领导以及各学科教师都需要深度梳理两项教育工作的具体整合方向以及实施目标,并充分结合实际教学活动,将德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进行创新融合。对于小学生而言,参与到两项教育活动中并不困难,但是教育效果并不显著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部分小学生在参与两项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只能学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并不能将其合理应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深度整合两项教育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进度,还能够以小学生为核心,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交流环境。在渗透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健康等相关活动目标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存在一些认知偏差,此时各个教师需要重点研讨和设计德育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活动的相互渗透规则,并为学生们制定可行性较高的目标。
2.创新设计实践应用类活动
通过创新设计实践应用类的教育活动形式,能够更加精准确定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目标,还可以从多样化的实践应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独特偏好。但是在创新设计实践应用类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障每位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需要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现学生的独特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在整合德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创新设计正能量以及积极向上的实践应用类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全新的世界,还能够让学生们快速掌握处理不同事物的方法和技巧。尤其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而言,小学教师并不需要以固定刻板的方式讲述一些经典的事件,而是要让学生们自行探索一些比较经典的故事或者案例,采用拼图的方式完成此项实践应用类活动的开展工作。
3.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需要通过专业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全面跟踪和总结分析两项教育工作的整合效果和质量。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师,其对德育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知和理解层次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并且自身定位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从全新的视角理解两项教育工作的整合目标,才能够进一步完善各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在专业培训期间,小学教师需要从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体系的构建层面,对当前小学生容易出现的思想道德品质问题以及心理健康問题进行深层次挖掘和汇总分析,并在专家的指导之下完成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在完成专业教育培训之后,小学教师也需要付诸实践,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重,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4.家校合作提高教育成效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整合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需要创新设计家校合作的教育教学手段,并及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家校合作。不同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存在一些比较显著的差异,不作出针对性的处理会严重影响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合效果。此时小学教师需要从家庭教育的独特层面看待家校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干扰因素,并引导学生和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还需要采取合理的心理疏导方式,让学生和家长都充分信任学校教育工作,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两项教育整合的成效。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德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间的有效整合,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小学教育环境,还能够立足于学生以及家庭教育的视角,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校园教育工作机制。但是在整合两项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能力,并深度挖掘和分析学生的独特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
参考文献:
[1] 钮纯羚《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新课程》2020年第51期。
[2] 沈建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策略探究》,《当代家庭教育》2020年第36期。
[3] 陈修建《探究小学德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天津教育》2020年第36期。
[4] 金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试题与研究》2020年第33期。
[5] 沈方圆《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让学生幸福成长》,《启迪与智慧》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