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洋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存在小金库的情况,就会严重阻碍事业单位工作的有序进行,干扰社会的和谐,使事业单位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阐述了小金库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根据事业单位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治理小金库的具体方式,但并没有阻止这一问题的出现,依旧存在严重的小金库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反腐号召,不断改善当前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防止小金库为事业单位带来严重的危害,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事业单位内部存在小金库的主要原因
事业单位如果缺乏健全的内控制度,便不能充分发挥监督与管理的职责作用,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小金库现象。除此之外,针对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的实行情况,必须要满足事业单位大多数人员的利益,才能够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够对事业单位的领导层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小金库的特点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体制尚不健全,法制还不完善,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生活中“小金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以往每年全国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查出的“小金库”,都是一笔较大的金额,造成了国家财税的大量流失。“小金库”也为犯罪行为大开了方便之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十分严重。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关键看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这里的账簿必须是本单位的法定会计账簿,对于纳入关联企业或者下属单位的会计账簿,或者不纳入本单位法定的会计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的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都属于“小金库”。
三、小金库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
“小金库”之所以屡禁不绝、屡查不止,除了其具有保管的隐蔽性,使用的随意性外,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无视财经法纪。如果将“小金库”化公为私、侵占私分,便难以提升事业单位人员的法治观念。其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我国事业单位现有内控制度相对健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有些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显得滞后,弊端凸显,这就给设立“小金库”提供了便利条件。最后,缺乏严格的处罚力度。由于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在对“小金库”问题的处理上,往往是一罚了之,如果只对私设的“小金库”一收了之,没有对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便会助长一些不良风气,使“小金库”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四、小金库对于事业单位的影响
(一)私设“小金库”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只顾自己,不顾国家,私设“小金库”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扰乱了国家对资金的全面掌握,影响了资金的合理安排和调度,而且还直接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大量税收和国有资产流失。私设“小金库”是为了用于财务制度不允许的开支,国家规定工资及薪金超出核定金额应按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小金库超标准发放奖金、福利,偷逃了个税;“小金库”的资金有的是国家财政性资金,有的是一般性资金,有的则是专门的资金。不管是什么性质的资金,都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这些资金被截留、隐匿或转移到“小金库”后,将财务“化公为私”,实际就是对国有资产的侵蚀,最终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私设“小金库”是腐败堕落的温床
由于“小金库”管理和支配往往掌握在少数干部手里,并且普遍存在公款私存、随意进出、收支混乱无账等现象,这样,不仅使一些人挥霍无度、无所顾忌,有的领导将“小金库”的钱用于自己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小金库成为“蛀虫”的温床,使少数干部走向违规违纪的道路。
(三)私设“小金库”极易引起公款私存的现象
一方面,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货币和信贷两个“闸门”的关系,单位为逃避银行的信贷以及现金管理监督,瞒过银行的资金审查、把关,便会随意提取使用,有意识地转移公款;另一方面,由于个人储畜利率比公款利率高得多,有些单位人员便违反财经纪律,将公款私存以获取更多的利息。公款私存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助长了腐败之风,已到了非刹不可的地步。
(四)私设“小金库”导致会计信息失实,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搞“小金库”违反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小金库”的资金游离在财务、审计监督之外,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企业经营秩序,甚至造成单位財务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单位对成本控制决策和经营管理,妨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五、“小金库”治理的主要阶段
(一)动员部署
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抓紧建立健全“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深入做好思想发动、政策宣传等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拓宽群众监督渠道,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受理工作。
(二)自查自纠
对存在的“小金库”进行全面自查,摸清底数,及时纠正,如实上报,做到不走过场、全面覆盖。
(三)重点检查
对举报线索比较具体、社会反映比较集中、日常监管发现“小金库”问题比较多的部门、单位和企业,由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对其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纠正处理。
(四)整改落实
对自查和重点检查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到位。要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巩固和深化治理成果。
六、防止小金库出现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于单位内部的控制力度
事业单位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小金库行为的出现,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控制机制,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对当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的改善,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制度,对审批制度进行相应的整改,更新当前的会计控制方式,从多个方面进行改善,以增强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也要及时做好风险的评估,加强单位内部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从源头上抑制小金库的产生。
(二)加大对于防治小金库的宣传力度
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者来讲,必须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使事业单位的全体人员意识到小金库的严重危害,并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思想教育,大力宣传防治小金库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也要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通过播放防治小金库的视频等措施,对当前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只有使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与工作人员都能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提升防止小金库的积极性,才能够有效地防止小金库的发生。除此之外,单位领导人员也要做好工作人员的榜样,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清晰认识到小金库的危害以及影响,不断地拓宽当前的宣传范围,提升相关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并且要做好监督举报工作,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对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票据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
在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当中,产生的相关票据是小金库出现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于各项票据的监督与管理,以确保当前票据以及往来账目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做好当前的票据管理工作,针对事业单位的账目,及时地进行清理,面对挂账问题及时进行追责,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票据以及往来账目的合理性,一旦出现违规行为,也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从根本上杜绝小金库的出现。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在事业单位的运行过程中,提升对于小金库的惩处力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小金库防范的重要意义,只有对小金库行为进行严厉的查处,才能够从根本上有效地防止小金库的产生。当出现群众举报的现象时,监督管理机构必须要对相关案件进行严厉的核查,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有效地对小金库案件进行查处。如果发现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存在违法犯罪行为,也要及时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并且移交给相关的司法机关进行处置。与此同时,也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以防止小金库行为再次发生。所以说,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举报机制,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当前的监管力度。在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方面,也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收支情况,针对每一笔资金的收支情况,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以保障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与合理性,要及时对当前的财务状况进行公开,以提升当前财务状况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的实时监督。事业单位只有提升自身的透明度,积极地通过群众进行相应的监督,才能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由于当前信息技术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之中,对于审计以及财务等各个部门来讲,应该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积极通过信息技术加强监督与管理力度,通过各类有效的渠道开展防治小金库的工作。对于监察部门来讲,要对群众举报的相关情况及时解决,与此同时,要保护好举报人员的信息,以便于提升群众举报的信心,使监督人员积极地投入到举报工作当中,提升当前的监管力度。
(五)健全管理制度,提升单位内部人员的思想认知
仅仅依靠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并不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小金库的发生,由于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影响财务管理问题,必须要提升相关人员的思想认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才能够防止违规行为的出现。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行为,针对各类违法行为,要提升相关的处罚力度,合理通过法律手段对小金库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与处理。除此之外,也要积极引导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从思想上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改善,才能够有效地避免小金库的出现,从整体上对事业单位当前的内部环境进行深入的治理,防止贪污腐败行为对国家的财政资金造成嚴重的影响。只有使事业单位意识到小金库的严重性,充分发挥领导人员的职能优势,积极鼓励全体员工学习相关法律,才能够起到防微杜渐的实际作用。
(六)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才能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严格执行预算考核追究制度。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只有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外部市场环境和经营发展战略,在保证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科学合理地编制各项费用预算。单位的预算控制应确保收入预算的实现,支出严格控制在预算内,预算考核追究制度是防治“小金库”的有效途径,单位内部建立和规范预算考核办法,把防治“小金库”工作落到实处。
(七)加强教育力度
严把教育培训关,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小金库”的产生。加强教育学习,使领导干部不想设“小金库”,强化现有制度执行措施,认真制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整体宣传方案,围绕不同治理阶段的宣传要求,深入开展宣传,扩大影响,一方面提高单位领导干部对治理“小金库”工作意义的认识,提高自我约束和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搞“小金库”不仅违纪,而且违法,也违反国家规章制度。首先,单位领导不仅自己不搞,而且要管好自己的下属也不搞。其次,用典型案例,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教育,克服侥幸心理,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第三,增强廉政教育的经常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干部通过学习、反思和对照廉政规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正,从而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自觉抵制“小金库”。
(八)深化改革
深化改革,创新账户管理模式,使“小金库”无处藏身。治理“小金库”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管理账户,单位只有完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账户开立、使用、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同时对账户管理的日常监督检查,解决公款私存、账外设账、多头开户等问题,才能够使“小金库”无处藏身。只有通过专项治理,才可以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
(九)开展经常性的日常检查
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便只能流于形式,只有坚持不懈地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开展经常性日常检查,才能使制度的保障作用得以发挥。这种检查从时间上可以是定期检查,也可以是不定期抽查,从内容上,可以全面检查,也可重点检查,从范围上,可以是针对所有财务人员,也可以是针对某一个财务人员,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纠正。
结语
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必须要意识到小金库的危害性,小金库不仅能够导致财政资金的流失,也会严重阻碍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财政造成一定的威胁。除此之外,也会导致国家与集体的利益受损,滋生各类违规行为,只有结合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于单位人员的管理力度,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理,杜绝小金库情况的发生,才能够肃清当前事业单位的内部环境,防止贪污行为的出现。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讲,也要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