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治理是一场持久战

2009-08-07 06:56
中国报道 2009年7期
关键词:小金库体制财政

何 晶 董 彦

“小金库”问题在我国屡禁不止有一些深层的原因。一是,财政预算体制上的问题。主要是预算外资金数量巨大,且难以得到有效监管,财务管理体制不够严密,为“小金库”设立大开方便之门;二是,各种类型的公款消费成为普遍现象,且规模巨大,成了设立“小金库”的最大诱因;三是,财务体制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该财政负担的经费预算不足,合理的财权不到位等,也成了设立“小金库”的一个诱因;第四,打击或查办效果不好,使设立“小金库”的风险比较小。相比来说,这次的专项治理在打击和查处方面就制定了比较有效的政策或措施。

“小金库”是腐败的温床之一。“小金库”要是能得到比较彻底的治理,直接的效果就是切断了腐败的一个财源,同时也能抑制腐败的动机。此外,如果能在惩处的同时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切实解决体制上的深层问题,对于完善财政和预算体制是十分有帮助的。

至于如何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改变预算内和预算外“两本账”的现状,从而切断“小金库”的来源。第二,从源头上治理各种公款消费,特别是会议招待,从而消除建立“小金库”的诱因。第三,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比如,严格财务管理规定,实现财务管理的电子化和透明化,并加强日常监管,使“小金库”成为无源之水。第四,建立合理的财务激励机制。特别是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定上,要重视必要的激励机制的制定。第五,以单位主要领导人、财务分管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为主要责任人,建立“小金库”问题问责制,使人们不敢设立“小金库”。“小金库”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标本兼治。要通过这次专项治理工作,全面研究分析现行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健全和完善,进一步深化财政、金融、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财务、会计和资金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各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注重日常监督管理,不断加大对“小金库”的日常治理力度。

——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

我倒不觉得“小金库”完全没有好处,其实说句老实话,对于“小金库”的治理也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之所以屡禁不止,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小金库”的存在也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表现。目前的一些财政体制上的不完善使得“小金库”有其存在的空间。比如说,单位公事上一些正常的公务交际、人情来往,请人喝酒吃饭等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有适量的“小金库”,这些支出就都很方便,也避免了财务上的一些麻烦。

——某事业单位领导

“小金库”问题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对“小金库”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尤其是单位主要领导把“小金库”当成“小事”看待,认为用“小金库”的钱改善职工福利,可为自己“高升”奠定群众基础。二是“小金库”支配方便。由于“小金库”没有列入指定的賬户,缺少必要的监管,领导花钱方便。有时单位和个人要请客送礼,发钱发物等从“小金库”里随便支出就行了。三是查处不到位。一些地方对“小金库”问题的查处是走马观花,走过场,发现了问题也是宽容有余,严惩不足,认为“下不为例”就算了没有处分相应的办事人员与领导。四是制度不健全,监管乏力。有的单位制度不健全;有的单位的制度即使健全,但也是流于形式。由于“小金库”怕见“阳光”,更谈不上对它的监管,因此最容易产生腐败。五是与一些地方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有关。地方财政在预算安排经费时,没有安排足,留有—定的空缺,需要单位自行筹集解决,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迫使单位设立“小金库”。

要建立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根本上还是要完善制度。要从“源头”上人手,加强对单位银行账户和收费票据的管理;进一步深化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等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推行综合预算;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进一步规范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改革金融管理体制,强化银行账户审批和现金管理;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收益预算制度等,从根本上铲除“小金库”滋生的土壤。

猜你喜欢
小金库体制财政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基于新时期经济学视角的“小金库”治理对策探析
论“小金库”的违法性及治理对策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