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阳阳
从历史大概念出发,依据赵秩峰教授所提出的“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这一关键概念,将《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归纳为“帝制农商社会的过渡时期”。以此为标准,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为例,进行问题设计的探究。通过“高位建构”、“明确关键内容”、“规划有意义的任务”三个步骤来设计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并渗透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精准教学系列”之《组织学习活动:小组互动方法》写到:“组织学习活动是一个强有力的教学策略,其重点是促进小组讨论,并让学生在小组中使用学术语言来展开讨论。”[1]就此而言,小组讨论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呢?“组织学生一起学习时,必须有明确的互动目的。目的可能是帮助学生理解新内容,练习某个程序,甚至完善他们的想法。”[2]可见,小组讨论中的“问题设计”是尤为重要的环节。那如何做到“问题设计”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操作性呢?笔者认为“高位建构”、“明确关键内容”、“規划有意义的任务”三方面对于小组讨论问题的设计尤其重要。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为例,进行问题设计的探究。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隶属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本单元共分为四课:第9、10课为此时期的政治史内容,第11、12课分别指向经济史和文化史。从历史大概念出发,本单元可以为“帝制农商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大概念所统摄,主要依据赵秩峰教授所提出的“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这一关键概念。“明清帝制农商社会”指的是明清时期“帝制体制与农商混合经济形成了具有稳定性的共生态”,即此时中央集权程度有所强化,但是从经济意义上卷入了全球性大变迁,“货币主导的财政体制已经确立,商业被普遍认可为社会生活的基础,商人成为与士绅密切关联的社会主要支配人群之一,庶民文化活跃,而且发生了人口的爆炸性增长”[3]。在“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这一概念的论述中,赵教授认为帝制社会时期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从秦统一到唐后期,可以称为“帝制农业社会”;明清时期,可以称为“帝制农商社会”;中间从唐后期经五代到辽宋金元时期,是从“帝制农业社会”到“帝制农商社会”的过渡期。本单元相关的历史时期正处于这一理论中的“从‘帝制农业社会’到‘帝制农商社会’的过渡期”。赵教授认为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此时存在着一种多政权体系并存状态,这一状态背后的历史主题是“中华文明融合、内聚运动的新一阶段推进”[4],其新特点是“北方各民族以更严整的国家组织形态和与中原更内在化的文化融通为基础的内向运动,中华文明呈现为区域差异化发展而总体趋于新整合的局面。政治势力孱弱的宋朝的统治空间缩小,内部差异也小于汉唐,事实上却出现了相对发达的核心经济区商品货币关系和空前高度繁荣的手工业生产,以及相关的一些经济制度变革,这为后来更大范围的商品化经济和庶民社会的发展铺垫了新的基础。”[5]因此,宋辽夏金元时期这一单元可以为“帝制农商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大概念所统摄。
一、高位建构
在“帝制农商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大概念的统摄下,如何通过问题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并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呢?笔者认为首先要结合教材编纂的意图、内容,确定问题设计的整体方向,即在高位层面明确问题设计的导向、意义。因此,笔者首先从本单元整体出发,作出问题设计的高位建构:
(一)教材单元目标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思考的基本问题
1.该时期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2.在这一格局下,各政权政治建设的差异化表现在哪些方面?为明清时期的政治建设带来怎样的影响?
3.如何解释该时期总体是趋于新整合的局面?
4.该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5.该时期农耕经济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向农商经济过渡的影响?
6.该时期社会文化的新变化为明清时期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预期的理解
1. 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政权差异化发展而总体趋于新整合。
2.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为明清更大范围商品化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新基础。
3.辽宋夏金元时期社会文化的新变化为明清儒学的批判思潮与庶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四)学习结果:获得重要知识、分析问题技能、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1. “维度1·知道”
(1)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政权政治建设、农耕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方面的相关史实。
(2)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贸易、文化交流等情况。
2. “维度2·理解”
(1)识别历史地图并说明不同历史地图的特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分析史料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基于以上问题设计的高位思考,下文分别从“明确关键内容”、“规划有意义的任务”两方面为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设计如下具体小组讨论问题,以达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二、明确关键内容
问题1:辽宋夏金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设问:通过阅读教材P60—63及补充材料1—5,请学生从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重心三个角度总结“农耕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材料1: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生产也有很大进步。矿冶业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开采冶炼规模的扩大以及产量的增加上。北宋时,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规模都很大。[6]
材料2:河南省鹤壁市曾发现北宋晚期的煤矿遗址,竖井矿口的直径约2米半,井深46米左右,四条较长的巷道总长500余米,就巷道遗址及采煤区遗址看,采煤人数当数百人之多。[7]
材料3:(榷场贸易)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组人民之间的了解。[8]
材料4:(海外贸易)北宋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南宋前期增至200万贯。[9]
材料5:象犀珠玉之富,俱出于二广,江东西则茶桑之陆海也,淮东西则铜鹾之薮泽也。浙西十四郡尔,苏湖熟天下足,元帅之所知也。而况生齿日繁,增垦者众,荑萧岁辟,圩围浸广,虽不熟亦足以支数年矣,浙东鱼盐之富,海藏山积,食之虽众,生之无穷,闽自为东南一大都会,其支郡有六,又且兼江淮之所入。[10]
通过以上问题的整体设计(1个宏观问题引领3个不同角度的具体问题)以及小组讨论协作,分别实现上文“高位建构”所制定的“思考的基本问题‘4’”“学习结果:‘维度1·知道’” 的目标。这部分的问题设计材料既有教材自有材料(文献材料、地图等),又有一系列文献补充材料,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材料并结合小组讨论,知道此时期农耕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经济重心南移等相关史实,从而全面掌握本课的有关基础概念。同时,学生通过对地图的运用、文献史料的阅读可以培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规划有意义的任务
问题2:该时期的农耕经济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向农商经济过渡的影响。
教师设问:请学生阅读材料1—4并从五个角度谈“农耕经济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向农商经济过渡的影响”。
角度一: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赋税(商业税)增加,從而带动城市发展。
材料1:
角度二:商品经济发展和赋税的增加促进货币形式多样化(教材P62)。
角度三: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市民阶层出现,也促进了经营方式发生转变,雇佣关系出现。
材料2:在东京每天早晨“桥、街、市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夫、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随着人力市场的深化发展,宋朝又产生了专为雇主与佣工提供牵线服务的中介,“凡雇觅人力、干当人、酒食、作匠之类,各有行老供雇”[12]。
角度四:租佃制的发展使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
材料3: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亲下诏书,规定:每年农田收获完毕,凡佃户不愿再租种地主土地者,可以自由离去,地主不准以任何理由强行留其佃耕。[13]
角度五:手工业、商业发展带来能源之变,进而促成了工业之变。
材料4:一直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在《中国的铁》一文中写道“从唐末到宋初,中国发生了可以称为燃料革命的一大事件,燃烧煤炭取得高热,并利用煤炭炼铁,使铁已有大量生产的可能。这就在世界史上出现了远东的优越地位。”[14]
通过以上问题的整体设计(1个宏观问题引领5个不同角度的具体问题)以及小组讨论协作,力图实现上文“高位建构”所制定的“思考的基本问题‘5’”“预期的理解‘2’”以及 “学习结果:‘维度2理解’” 的目标。这部分的问题设计主要基于培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两大历史核心素养的需要。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批判性分析、理解,并结合基础史实,学生可以对此时期的“过渡”特点有一个整体性的客观理解,从而引导学生体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并能够剖开各种表象,探究本质,抓住根本,养成本质性解释的习惯意识。
“高位建构”“明确关键内容”“规划有意义的任务”对于小组讨论问题的设计尤其需要引起重视:通过“高位建构”,使学生可以从“历史大概念”的角度出发,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整合知识;通过合理的“关键内容”设置,使学生凭借小组讨论,深入掌握相关基础知识;通过“规划有意义任务”,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之后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注释】
[1][2][美]蒂娜·森、罗伯特·J·马扎诺著,陶言译:“精准教学系列”之《组织学习活动:小组互动方法》,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年,第1、2页。
[3][4][5]赵轶峰:《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初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20页。
[6]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魏千志、魏得良、唐文基分册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7]《河南鹤壁市古煤矿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60年第3期,第39页。
[8]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36页。
[9][11]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年,第305、273—277页。
[10][南宋]叶绍翁著;符均注:《四朝闻见录》,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1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65页。
[13]陈长琦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14]杜君立:《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上海:三联书店, 2016年,第2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