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亮
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概念,它包含农作物、耕作方式、土地制度、赋税等内容。中国古代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初期,大约在一万年以前。无论是从它的产生时间、概念内涵,还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它离我们都十分遥远。如何建立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另辟蹊径,既生动又直观地带学生走入古代农业早期发展的历史,并提高他们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这些问题值得思量。
一、设计缘起
石器时代到西周的文献资料极为缺乏,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借助考古材料来拨云见日。甲骨文蕴含着先民的构字理念、情感和意图,是他们沟通的重要方式。其构字方式,也使它具备直观、形象的特点,我们可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加以使用。目前史学界关于甲骨文中农业生产的研究成果和文化遗存相关发掘颇为丰富,这为我们的教学探索提供了诸多素材和可能性。因此,本文欲追本溯源,以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字意为切入口,去解读中国古代农业的早期发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史学素养。
二、教学环节呈现
探究一:人类的食物来源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原始农业产生以前,人类过着采集渔猎的迁徙生活。距今一万年左右,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到了商周时期,这种变化固定下来。
1.黍和稷的频繁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于省吾通过甲骨卜辞隶定了“黍”、“稷”二字(“黍”在卜辞中出现100多次,“稷”40次)。[1]
——张光直《商文明》
《说文》对禾的解释是:“禾,嘉谷也”。我们可用禾泛指各类谷物,如黍、稷、粟等。甲骨文中如此频繁地出现黍和稷,说明先人在采集植物的过程中已经逐步摸索出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有意识地驯化植物,以达到满足长期粮食需要的目的。
除了出土了谷物等直接证据外,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也可佐证粮食生产的情况。“从殷墟出土的铜器,十之七八是酒器。”[2]酒器之多说明商人好酒,而粮食是酿酒的原料,这也印证了当时粮食收获量增大,出现剩余,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2.家字的构字方法和大量牛被用于祭祀说明了什么问题?
家是会意字,上面是“宀”,表示与人的居所有关,下面是“豕”,即猪。直译就是在人生活的屋子里养猪。有学者对此做进一步解释:古代王公贵族死后,一般建起“庙”以便经常祭祀;平民百姓是没有“庙”的,往往在屋檐下摆“豕”(猪)祭拜,就是“家”。[3]动物被作为随葬品或祭祀用品,在考古发现中也得到了证实。在距今约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里,出现了人猪合葬的现象。墓主人的右侧,有被捆绑的不是纯野生的一雌一雄两头猪骨。
據胡厚宣统计,在一次祭祀中用1000牛、500牛、400牛的各一次,300牛的三次,100牛的九次等。[4]
——张光直《商文明》
如此大数量用来祭祀的牛是无法完全从野生状态下获得的,这说明动物成为了人类大规模驯养的对象。夏代还出现了专门从事畜牧业的部落,可见,驯化动物也是一种国家行为。
在文字中,同形同类的动植物往往以同一偏旁示之。如表植物的字多从禾、草,表动物的字多从犬、牛等。这不仅表明古人驯养了丰富的动植物品种,而且具备了初步的分类意识,积累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人类开始摆脱对自然的依赖,从食物采集者变成生产者,从流动迁徙转向定居生活。
探究二:商周时期如何进行耕作?
耕作方式指的是使用什么工具、什么技术来耕,采取什么组织方式去作,它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角度。
1.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人们采用哪些生产工具和技术?
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甽,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
——《周礼·冬官·匠人》
这段材料对周人使用的生产工具耜,劳作方式耦,生产技术畎亩制、沟洫制均有提及。我们从两个字的字形和出土实物来认识一下当时的生产工具。
从字形看,耒字初文上有曲柄,下有犁头,本义是犁杖,引申表示耕地农具。耜字是形声字,从耒表意,说明是农具,表示是锸、锹一类挖土的农具。[5]耒耜作为一个整体时,耒主要指曲柄,耜是耒耜下端的铲土部件,类似今天的铁锹、犁铧。根据出土实物,考古学家还原了耒耜的使用方法。大致步骤包括向下刺土的推和向上翻土的发两个动作,一推一发,实现松土。
在《诗经》中还记录了其他种类丰富的农具,如斧、镈、镰、锜、钱,它们功能多样,用途广泛,包括垦荒、锄草、收获、脱粒加工等。
2.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商人和周人分别采取了何种劳作方式?为什么?
甲骨文卜辞有过“(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的记载。《诗经》有云:“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何谓协田、耦耕?我们观察一下协、耦的初文。
协是会意字,从劦,从十。表示众人合力耕田,其本义是协同、共同。从字形看,它由三个耒构成,意即三耒共耕。《说文》:“二伐爲耦。”耦即两人两耜并肩耕地。[6]“千耦其耘”指的就是千对农人共同耕地。
商代主要使用木耜,单人单尖耒基本不能大块儿地掘起土块,所以需要多人并肩合作才能翻土,协田是商代集体耕作的反映。周时农具发生变化,一是金属农具使用增多,二是双尖耒使用普遍起来,所以功效大大提高,两人使用双尖耒就可完成翻土工作。[7]因此,耦耕淘汰协田盛行起来,生产力的提高使得荒地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垦。这个变化体现了生产工具耒耜的进步对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本质上反映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
3.为解决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人与地的关系,古人采取了哪些措施?
井字是象形字,用四木交搭像井口围栏。[8]田字亦是象形字,既像田猎战阵之形,又像井田之形。[9]井、田二字都表示用沟洫或垄将田分割成大致相等的规整的方块,纵横阡陌,形同井字。
形式上,将井田划分成工工整整的方块,一是为了根据山川地形,因势利导,既便于开渠灌溉、规范整治,以防暴雨冲毁,又防护田苗;二是面积大致相同,适于耦耕垦植,统一规划和分配管理。这表明在国家公共意志作用之下,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内容上,在井田制之下,公田位于井田的中央,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君主和贵族占有,由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分授劳动者耕种以自赡,但他们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土地制度的出现,是人类逐渐摆脱野蛮状态,开始从事更高级的社会活动,如社会管理的一个缩影。
探究三:早期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了哪些影响?
1.农业生产的增加催生了哪些新事物?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丰富了人类的食物供应,加速了人口增长。而生产工具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劳动效率,一方面使得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另一方面为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生产原料,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农产品的增多还使饲料增多,促进了家畜饲养业发展,家养动物又成为了商人一个重要的物质来源。家猪等动产变为私有,随之部分手工业产品如陶器等也成为私产。产品出现剩余,氏族内部财富日益集中,贫富两极分化开始出现。掠夺加剧后,战俘被迫变成劳动者和个人财产,不同阶级出现,为解决各种矛盾冲突的强制机关国家产生。农业成为了先民从迁徙族群到定居部落再到国家形成的物质基础。
商周时期国字的内涵有别于今天,当时一般用邦指代早期国家形态的政治实体。邦是会意兼形声字。从丰,从田,象植树于田上,表示建立土界,也即“封疆”之义。[10]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耕作方式的变化使得时人可以开垦出更多的荒地,国土面积得以扩大,逐渐形成疆域。邦字的甲骨文已经体现出了早期国家的一些特征,如疆域范围、武装保卫,这两点又暗含私有概念和管理制度。一定的疆域和人口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
2.早期国家对农业生产是何态度?
《国语》“周语”详细介绍了王室藉礼。从立春前九日到前五日再到立春当天,都有复杂繁琐、严格执行的礼仪规范,从周天子到公卿贵族再到庶民都要参与耕作,收获的藉还要专门存储在神仓,以备祭祀。[11]这些都说明周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而这种重视也侧面反映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除观念上重视外,国家还会采取具体措施,如制定制度、设置官职,统一管理农业生产。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各公社就十分注重治理水利,国家产生后统一管理灌溉工程,还把水利视为全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头等任务。[12]商周时期还在中央设置了司土一职,掌划分土地种类、定税赋等级。可见,国家运用集中的资本、控制的人力以及复杂化的国家机构来保障、发展农业。
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促進了国家的形成,这体现的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反过来,国家的产生又推动农业的发展,生产关系会反作用于生产力。
本文以甲骨文为切入口,从字形判断字意,用字意折射历史,通过文献和考古发现互证,解读中国早期农业的庞杂内容。学习先秦史,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缺一不可。“相比之下,反映上古历史的传世文献,大都出于后人追述和概括,史料价值不免要打折扣。但考古材料通常是零碎和散乱的,只有结合传世文献,才能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解读。”[13]
【注释】
[1][4]转引自张光直:《商文明》,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4、130页。
[2]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0页。
[3]“家”、“协”、“井”、“田”、“邦”字甲骨文图示依次出自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53、393、172、329、6页。
[5][6][8][9][10]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19、384、450、1199、582页。
[7]详见陈文华:《协田新解》,《农业考古》1988年第1期,第84—85页。
[11]许倬云:《西周史:增补二版》,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第291页。
[12]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9页。
[13]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