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平
在历史教学中,需要紧密围绕历史课程标准界定的教学目标,科学处理好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关系,通过课程、活动、作业和评价来有效落实。如何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与量规评价系统有效结合是我们必须严格考虑的环节,而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以下简称新分类)下学习目标与表现量规模式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借鉴。
一、新分类法下的学习目标与表现量规
当前教学中,我们不可回避的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教学效果的具体呈现,二是基于如何达到这一教学效果的研究过程。21世纪初,美国学者罗伯特·马扎诺(Robert J. Marzano)尝试将人的行为模式融入教育目标分类,提出了用量规形式作为评估结果的表示方法。
新分类法下的学习目标基于特定学段的课程标准,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标准中所陈述的知识和技能”[1]。而表现量规,则是“与特定标准相关,能表达不同水平的知识和技能的连续体”[2]。
二、学习目标与表现量规的运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创新思维。在课程实施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3]。当前历史教学重视教学目标落实,普遍存在忽略知识目标的层次水平区分与具体落实的过程障碍。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整合教材,将问题设计成基于掌握学科知识的问题、基于理解学科知识的问题、基于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活联系的问题、利于探究的问题、引导体验感悟的问题。问题设计的目标性越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越好”[4]。
新分类法从人的学习行为模式出发,并以知识系统(信息、心智程序、心理动作程序)、认知系统、元认知系统和自我系统四大系统为主要内容[5]。新分类法下历史学习目标与表现量规的运用,可以针对性解决教学困境。马扎诺认为认知系统由提取、领会、分析和知识运用四个层次的心理加工水平构成, 完成认知运作任务[6]。这里的提取、领会、分析和知识运用四个层次的心理加工水平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联系紧密,其自我系统重点对应“情感”层面。这些将在后面的关于“编制复杂认知目标”与“学生生成型量规编制”举例的运用中予以较好体现。
三、如何编制历史学习目标与表现量规
(一)如何编制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需要具有与标准相一致的认知,首先要指导学生知道什么是陈述性知识,什么是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通常在课程标准中以“名词”形式表述,如术语、事实、时间序列、概念或原则。程序性知识包括技能、策略和过程,以“动词”形式表述,如了解、认识、理解、树立、运用等。编制历史学习目标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即锁定课程标准中涉及本课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细分上述知识,剖析上述知识,编制复杂认知目标,以《马克思主义诞生与传播》为例:
1.锁定课程标准中涉及本课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马克思主义诞生与传播》课程标准表述内容为“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其中划线部分为陈述性知识,加粗字体为程序性知识。
2.细分锁定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即将课程标准分解成几个单一的学习目标。如果程序性知识涉及的动词与陈述性知识涉及的名词叠加在一个标准句子里,我们将其拆开,但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拆分,不可生搬硬套。例如,《马克思主义诞生与传播》课程标准“了解”部分的内容分解为“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時代背景,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编制学习目标,看起来方法简单,内容复杂,却能很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重视课程的规划和评价,并为学生提供更直接清晰的学习目标要求。
3.剖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进一步分解前面细分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包括课程标准里没有明确的更为基础的知识与过程。编制基础目标是为了更好服务学生了解和达到学习目标所应掌握的词汇、概念与过程。我们做这一环节的细分,也是为后面编制表现量规打下基础。以《马克思主义诞生与传播》课程标准剖析为例,其“基础知识”部分,我们将“学生将理解”的知识概念归纳为“工业革命、三大工人运动、三大理论成果、《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普法战争、巴黎公社,时代背景、《共产党宣言》内容、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世界意义”。
4.编制复杂认知目标。这是认知水平进一步提升的进阶,基于此我们应提升对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要求,做到知识情景化、情景运用化,运用生活化;同时要“考虑这种标准可以在现实世界中的运用的各种方式,再考虑如何让学生使用从学习目标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深入探究学习内容并拓展他们的学习”[7]。我们将会更多地让学生利用个人决策,或通过实验,或进行调查研究,或角色扮演,或设计情节,会使用“归纳”、“对比”、“分析”、“树立”、“探究”、“运用”等动词。以《马克思主义诞生与传播》课程标准为例,我们将其复杂认知目标编制表述为“借助不同类型史料分析还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分享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最终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世界意义”。通过编制本课的复杂认知目标,突出体现了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要求。
(二)如何编制表现量规
“表现量规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它清楚地说明与具体标准相关的不同层次的知识和技能。当按照预期使用量规时,它能够推动课程、活动、作业和评价。”[8]如同GPS,表现量规可以让我们知道历史学习过程中所处的位置、距离、时长,而且根据不同路径供你选择适合学生的最佳选择,可以更好选择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与进程,清楚实现课程标准所需要的不同层级的知识与技能。以下是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它将告诉我们四个不同级别的学习目标对应关系。[9]
提取:执行、回忆、识别
理解:整合、抽象化
分析:匹配、分类、分析错误、归纳以及说明
知识运用:决策、解决问题、实验以及调查
分别以1.0、2.0、3.0、4.0四个级别的不同目标对应以上四个分类。一般而言3.0级别为中等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基本相符,是相对最高级别的目标;4.0级是高于课程标准中的认知水平,是复杂认知目标,需要进行较为深入的推理与运用。
接下来,我们围绕学习目标、分类等级与量规等级编制表现量规。我们从确定目标的分类等级、确定目标的量规水平、整合之前的基础目标、插入之前确定的复杂认知目标四个步骤进行。我们同样以《马克思主义诞生与传播》为例,参见“学生生成型量规(含个性化学习目标)表。
四、如何使用历史学习目标与表现量规
如何使用历史学科学习目标与表现量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量规和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帮助学生了解惯例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以及如何使用,这是在课堂中使用目标和量规的前提”[10]。使用学习目标与表现量规应形成惯例,在活动的初期我们可能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
霍姆(Hom)和墨菲(Murphy)认为,当学生们努力实现他们自己设定的目标时,他们会更有动力,能取得比实现教师设定的目标更高的成就。让学生在这个如同路线图或者指引灯中明确教学目标与课堂活动之间的关系,明确不同级别水平目标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掌握学生生成型量规的编制与使用方法后,可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用“我能够”、“我可以”、“我会”、“我将”等词汇,强化学生学习进程的目的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编制的个人目标应和我们教师编制的表现量规3.0级目标相一致。我们以《马克思主义诞生与传播》进行重点举例,见”学生生成型量规(含个性化学习目标)表。
五、编制与使用历史学习目标与表现量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前充分了解、研究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
(二)确定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历史学习目标与表现量规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理解,需要进行白板展示、黑板张贴,甚至打印下发给学生,然后进行讲解、讨论、探究。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历史学习目标与表现量规应根据不同级别水平进行,不能要求所有学生完成所有的学习目标。针对不同级别有困难的差异学生,需要通过范例展示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鼓励他们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
(四)处理好历史学习目标与学习进程的关系。当学生遇到处理这一关系的困难时,我们能提供指导办法。例如本节课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类型史料分析还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质疑,教师适当点评。
【注释】
[1][2][7][8][9][10][美]卡拉·摩尔、莉比·H.加斯特、羅伯特·J.马扎诺:《编制与使用学习目标和表现量规:教师如何作出最佳教学决策》,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年,第7、4、15、17、20、35页。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3页。
[4]曾军良:《曾军良与魅力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229页。
[5][美]罗伯特·J.马扎诺、约翰·S.肯德尔:《教育目标的新分类学》(第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第14页。
[6]盛群力:《旨在培养解决问题的高层次能力—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详解》,《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 第 2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