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爽,张丽霞,2,倘孟莹,陈文黎
龙砂医学流派发源于无锡地区,其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人与天地相参”,五运六气学说即为该思想的集中体现[1],强调人与天地之间动态节律的同步和谐,探讨通过天人合一达到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基本要求。“五运”又称“五行”,即五种运动、变化之意,是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简称,分别由1 年中万物变化呈现的“生、长、化、收、藏”五种时相产生。“六气”指从太极的开、阖、枢3 种动态产生三阴三阳六气周期,反映了阴阳的不同气化运动阶段。运气学说在中医临床中意义重大,《黄帝内经》 中其所占篇幅长达1/5,明代王肯堂[2]有云:“运气之说,为审证之捷法,疗病之密钥。”现代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3]亦强调:“五运六气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和渊源”,足见历代医家对五运六气理论之重视。临床实践表明,运气方的应用并不拘泥于内外妇儿等科,根据己亥年运气特点,应用运气方敷和汤治疗各种眼科疑难病症,每多良效。现撰文如下,以飨同道。
敷和汤为陈无择针对巳、亥年设立的运气方,2019 年乃己亥之岁,其运气特点为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中见少宫土运。《素问·至真要大论》[4]云:“帝曰:六气相胜奈何?岐伯曰: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胃鬲如寒,……上支两胁,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则呕吐,鬲咽不通。”《类经·卷二十七·六气相胜病治》[5]解释此段经文:“厥阴之胜,风邪盛也。耳鸣头眩,肝脉会于顶巅而风主动也。……皆肝经脉气所及,而木邪乘于肠胃也。愦音贵,心乱也。”己亥年风火同德,厥阴司天,风淫所胜,肝木亢盛,土运不及,木克土,气克运,气盛运衰,为天刑之年。病理表现为脾虚肝旺,土运不及,阳明燥金,子复母仇。因此,全年气候偏于温燥,应注意疏肝健脾、清热燥湿,同时根据不同时段运气特点调整治法用药,灵活化裁,方可奏效。治疗大法理应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4]的“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之训。
运气理论中六气司天、在泉各不相同,对疾病病机影响也各异。《陈无择医学全书》[6]论曰:“巳亥之岁,厥阴司天,少阳在泉。气化运行后天。民病中热,而反右胁下寒,耳鸣,掉眩,燥湿相胜,黄疸、浮肿、时作温厉,宜敷和汤。”正如书中所载,巳、亥之年司天方为敷和汤,由半夏、五味子、枳实、茯苓、诃子、炮姜、陈皮、炙甘草、酸枣仁、大枣10 味药组成。清代龙砂医家缪问[6]释义此方:“风木主岁,经谓热病行于下,风病行于上,风燥胜复形于中,湿化乃行,治宜辛以调其上,咸以调其下,盖辛从金化,能制厥阴,咸从水化,能平相火。揆厥病机,或为热,或为寒,耳鸣、浮肿、掉眩,温厉,病非一端,方如庞杂,然其用药之妙,非具卓识,何从措手哉?此方是配合气味法,论其气,则寒热兼施;论其味,则辛酸咸合用。有补虚,有泻实,其大要不过泻火平木而已。半夏辛能润下,合茯苓之淡渗,祛湿除黄。枣仁生用,能泻相火。甘草炙用,能缓厥阴。风在上以甘酸泄之,而火在下以五味子之咸温制之。《别录》载五味子有除热之专功,非虚语也。加炮姜以温上年未退之寒,即温右胁之冷;枳实以泄本年中脾藏之湿;陈皮、诃子,协助大枣醒胃悦脾,无邪不治矣。”敷和汤配伍精妙,用方同时,应注意结合当年运气特点,适当增减药物,则疗效更佳。
己亥年厥阴司天,土运不及,木胜金复,全年风木之气较盛,以上半年为甚,湿土之气不足,故脾虚肝亢之象多见。敷和汤乃针对巳、亥之年厥阴司天、少阳在泉之运气格局所设。“风燥火热之气见于气交,而民病焉”,宜用辛凉以平其上,咸寒以调其下,畏火之气,无妄犯之,故予敷和汤治之。陈无择[6]又根据六气主、客的不同时段进一步提出:“初之气,阳明加临厥阴,本方加牛蒡子;二之气,太阳加临少阴,本方加麦冬、山药;三之气,厥阴加临少阳,本方加紫菀;四之气,少阴加临太阴,本方加泽泻;五之气,太阴加临阳明,依本方;终之气,少阴加临太阳,依本方。”根据时间的变化加减应用敷和汤,更加体现了其临床应用的灵活性。
龙砂医学流派活用三因司天方诊治疾病,顾植山教授强调临床注重天人相参,以天、人、邪三虚致病为病因,以辨天、辨人、辨病证确定病机,以司天、司人、司病证为治则[7]。辨天、司天即注重观察发病当年的五运六气情况,综合岁运、司天、在泉、主气、客气等因素;辨人、司人即根据患者出生日期及发病时间明确其体质特点;辨病证、司病证则包含了解患者既往史、刻下症状及体征[8]。
王某,男,70 岁,2019 年11 月12 日初诊。主因“双眼眼睑阵发性痉挛6 个月,加重15 d”就诊。患者2019 年5 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跳动,右眼尤甚,于当地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7 d(具体不详,已排除重症肌无力),症状未见好转。同年8 月自觉症状加重,再次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眼睑痉挛”,予面部肉毒素注射及激素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15 d 前眼睑抽动较前加重,伴口周及颜面部肌肉痉挛,未用药物治疗。既往高血压病病史6 年,否认糖尿病病史。专科检查:双眼睑发作性紧闭,眼压、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现症见:咀嚼食物时右眼睑不自觉闭合,伴阵发性痉挛及麻木感,口周及颜面部肌张力障碍,劳累或生气后加重,局部无红肿热痛,不欲睁眼,双眼分泌物增多,晨起尤甚,平素急躁易怒,纳、眠尚可,大便溏泄,每日2~3 次;舌质暗红有裂纹,苔白腻,脉弦。西医诊断:Meige 综合征;中医诊断:双眼胞轮振跳(肝郁脾虚证)。治以敷和汤加减:法半夏9 g、炒枳实12 g、诃子肉6 g、广陈皮9 g、大红枣3 个、五味子3 g、云茯苓15 g、淡干姜2 g、生甘草6 g、生酸枣仁先煎15 g、秦艽15 g、葛根15 g、炒白芍15 g、蜈蚣2条、双钩藤后下15 g、生牡蛎先煎30 g、醋柴胡15 g、重楼9 g、黄芪15 g,7 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 次温服。
二诊(2019 年11 月19 日):眼睑阵发性痉挛明显减轻,仍不欲睁眼,自觉注射肉毒素部位仍有僵硬、麻木感。舌脉同前。处方:原方法半夏改为12 g,炒白芍改为30 g,黄芪改为30 g;加升麻15 g、鸡血藤15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分早晚2 次温服。
三诊(2019 年12 月3 日):眼睑及面部痉挛基本消失,眼周已无麻木感。遂守方14 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眼睑痉挛是Meige 综合征最常见的首发症状[9]。患者于2019 年5 月发病,就本年运气而言,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风火相煽之象尤甚。再加患者平素性情急躁,肝气失于调达,壅遏于目系,眼睑阵发性痉挛正是风象过胜所致,为肝郁脾虚之证。肝经上连目系,肝木郁滞不舒,横逆犯脾胃,脾虚生化乏源,气血不足,筋脉肌肉失于濡养,故见眼睑麻木、肌肉驰张失常;脾气失于升清,胃气失于和降,故见便溏。用己亥年运气方敷和汤制厥阴肝木,平内寄相火,加秦艽、葛根疏经通络,蜈蚣祛风止痉,生牡蛎平肝潜阳。二诊考虑患者常劳累或生气后症状加重,认为乃目络空虚失于滋养,津液不足而血行滞涩所致,应加补虚、养血、活血之品[10],故用白芍增滋阴养血柔肝之效;黄芪、升麻健脾益气升阳,达补虚之功;鸡血藤行血补血,达通经活络之力。证治对应则显效。
李某,女,出生于1987 年3 月19 日。2019 年6月4 日初诊,主诉:双眼视物疲劳,伴重影6 个月。患者6 个月前开始书写8 个字左右即视物疲劳,眼前发白,视物不清,夜间必须在灯光下使用视频终端,双手脱皮严重,纳食可,夜寐欠安,多梦易醒,大便不畅,2~3 日一行;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浮。专科检查:右眼视力1.5,左眼视力1.2;双眼角膜散在点状着色;视功能检查:立体视(+);负相对调节:+1.00 D;正相对调节:-1.25 D;调节幅度:8.00 D;调节灵敏度:右眼每分钟6 次,左眼每分钟5 次,双眼每分钟4次;集合近点>7 cm。西医诊断:双眼视疲劳;中医诊断:肝劳(肝郁脾虚证)。治以敷和汤加减:生酸枣仁先煎15 g、五味子3 g、法半夏6 g、炒枳实12 g、云茯苓20 g、诃子肉9 g、淡干姜3 g、广陈皮6 g、双钩藤后下15g、大红枣3 个、生白术30 g、生甘草3 g,7 剂,水煎服,每日1 剂,分早晚2 次温服。
二诊(2019 年6 月11 日):自诉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看书写字时未出现视物昏花,可关灯看手机1 h 左右,夜寐转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处方:原方加当归9 g,14 剂,用法同前。14 d 后,患者自觉诸症消失。
按语:本案可参考患者出生、患病年月运气特点分析病机。该患者出生时值丁卯年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阴湿土,主客不相得为病。2019 年6 月患者前来就诊,正值己亥年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厥阴风木,己亥年土运不及,而木胜金复以复平衡。《素问·太阴阳明论》[4]有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目居高位属体表,故易受外邪侵袭。己亥年风邪较盛,侵犯厥阴肝木之脏,病邪循肝经上扰犯目,从而出现视物模糊、疲劳等症状。患者出生时段客气为太阴湿土,再根据其舌苔白腻,可知有脾虚之象,脾主肌肉、四肢,脾虚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濡养四末,故患者双手脱皮明显。予敷和汤加减,以寒热兼施,平调厥阴风木,加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大枣、干姜共同扶助脾阳、调和营卫。二诊患者症状大减,效不更方,加用当归养血活血以巩固疗效,服药3 周而愈。
刘某,女,55 岁。2019 年12 月17 日初诊,主因“双侧眼球震颤,伴耳鸣耳聋1 周”就诊。专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1.2。双侧眼球水平震颤(已除外相关神经系统病变),眼位正,眼球各方向运动灵活及边。双眼眼压及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现症见:双侧眼球震颤,不能自主,耳鸣耳聋,头晕,后头部疼痛,口苦,畏风,大便黏腻不爽,小便调畅;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细。既往双眼闭角型青光眼病史10 年余,否认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病史。西医诊断:双眼眼球震颤;中医诊断:双眼轱辘自转(肝风内动证)。治以敷和汤加减:生酸枣仁先煎15 g、五味子6 g、法半夏12 g、炒枳实12 g、云茯苓20 g、诃子肉12 g、淡干姜3 g、广陈皮12 g、青蒿后下15 g、焦白术40 g、明天麻15 g、川牛膝15 g、木瓜干15 g、双钩藤后下15 g、大红枣3 个、生甘草3 g,7 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 次温服。
二诊(2019 年12 月24 日):双眼眼球震颤、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等症状基本消失,双眼胀痛明显;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细。处方:原方加鸡血藤15 g、醋元胡15 g,7 剂,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分服以巩固疗效。
按语:眼球震颤属于中医“辘轱自转”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言:“风胜则动”,《释名》[11]云:“阴阳怒而为风”,即人体阴阳不协调的抗拮则易形成“风”。2019 年为己亥年,运气格局是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风邪较盛,风性善行,内外合邪,而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故肝风内动上窜于目,表现为眼球震颤,不能自主。治宜平肝熄风,故予敷和汤加减。并用天麻、钩藤加强平息内风之效,大剂量焦白术以燥湿兼补益脾土。患者就诊时间正值己亥年终之气,气交之时,终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庚子年燥气流行,肝木受邪,火气来复,故加牛膝、木瓜制约燥邪,滋水涵木,未病先防;后予患者鸡血藤、醋元胡活血止痛之品以缓其眼胀眼痛,诸药合用,复肝柔、得风熄则眼球自不震颤矣。
根据运气规律,可准确把握目疾之发病特征及其病机[12]。目居高位属体表,乃至高之清窍,易受外邪侵袭。六淫邪气多从外袭,《素问·风论》[4]云:“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易袭阳位,乃六淫病邪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多被其他邪气依附侵入机体。“风气通于肝”,而肝开窍于目,若逢巳、亥之岁厥阴风木之气盛,则双目易受其害。此外,人体受邪易导致阳气郁滞,化热伤津,循经上犯于目而出现眼部不适。文中敷和汤主要的运气病机是风燥伤于外,少阳郁于内,导致风、燥、火象交结于体内引发疾病,所以诊病时看到类似的症状或舌脉均可应用此方,无需执着于巳、亥之岁。临证坚持天人合一,整体与局部相结合,通过运气变化推断其对于人体脏腑机能的影响,更好地判断疾病机理及预后。
顺天察运,因变求气。《素问·六节藏象论》[4]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故临证要总体把握好当年运气病机,再结合具体病情,辨证论治。注重气象、物象、病象,诸象合参[13],同时要懂得执简驭繁,抓主要运气病机,兼症便可随之而解,以收“四两拨千斤”之效。运气学说为防治疾病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正如张戴人所云:“病如不是当年气,看与何年运气同,便向某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庶乎得运气之意矣”[6]。重视病机的整体性,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而非局限于特定方药治疗特定疾病。总之,学习运气理论要深入体会其组方,根据五运六气之相关因素,随机达变,不拘成说,方能正确运用天人合一、三因治宜指导选方用药,圆机活法,更好地发挥其在眼病诊疗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