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友,于存玥,韩洁茹
胞轮振跳是指以眼睑不由自主地牵拽跳动为主要症状的眼病,与西医学中由于眼轮匝肌抽搐而引起的眼睑痉挛跳动一病相类似[1]。中医学对此病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晋朝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2]中便有记载:“目不明,泪出……目瞤动,与项口参相引,僻口不能言,刺承泣。”此处“目瞤动”即为“胞轮振跳”的最早记载。此后,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又出现了“睥轮振跳”“目瞤”“目睛瞤动症”等病名记载,所描述的皆为胞轮振跳疾病。本病所表现出的症状在临床较为常见,历代医家对此均有论述,本文主要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3 方面对其加以阐述。
“目瞤动”是“胞轮振跳”的最早记载,该词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2],但并不是某种特定疾病的固定称谓,而是作为系列症状中的一部分出现。到了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中承袭了该名称,正式将“目瞤”作为单一疾病而提出,并详细论述了此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3]载:“睥轮振跳,谓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第一次将此病的命名与五轮学说结合起来。同期傅仁宇在其所著的《审视瑶函》中不仅提及“睥轮振跳”,还单列“目睛瞤动”一病。仔细观之,“目睛瞤动”在小儿疾病篇,小儿患此病时症状也可表现为眼睑不由自主地牵拽跳动,且病因病机与“睥轮振跳”相类似,但小儿更多地考虑是多动症,与成人的眼睑痉挛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需加以鉴别。古人对于疾病的命名有时只是简单地以症状代述,症状不同则病名就有差异,故梳理文献时对于相关疾病也应多加留意。清末民国初期康维恂在其所著的《眼科菁华录》[4]中指出:“胞轮振跳,岂是纯风……皆呼为风,殊不知血虚而目不和润,非纯风也。”这是“胞轮振跳”作为病名第一次出现。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对于“胞轮振跳”这一疾病相关的命名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以“瞤”命名,形容此病的临床表现,如清代初期的“目瞤”“目睛瞤动症”等。《说文解字》[5]释“瞤”:“目動也。从目,閏聲。”单以目動来解释,探寻此病的源流时可能会与“目劄”相混淆,但在《说文解字今释》[6]中对于“瞤”则写道:“瞤,眼(皮)跳動。”“桂馥《義證》引《一切經音義》卷十八:‘今謂眼瞼掣動爲瞤’。”眼睑掣动与眼睑频繁开合从症状上来看有很大的区别,此即本病与“目劄”的主要鉴别要点。二是侧重于“瞤”这一临床表现的具体定位命名,如明代出现的“睥轮振跳”与清末民国时期出现的“胞轮振跳”等,在对相关的原文分析考证后可以认为二者皆是对“目瞤”“目睛瞤动症”进行了具体定位。相比较来看,与“瞤”相关的命名方式对于识别此疾病有重要意义且更为贴切,而与“胞轮”“睥轮”相关的命名方式由于结合了五轮学说的内容,可以更好地为医者提供辨证论治的思路。
不同时期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大同小异。《证治准绳》[3]首先提出:“睥轮振跳……乃气分之病,属肝脾二经络,牵振之患。人皆呼为风,殊不知血虚而气不顺,非纯风也。”认为此病在气分,与肝、脾二经密切相关。其所谓的“非纯风”从现代中医理论来认识即为“内风”“虚风”而不是外感风邪,病因病机总归来说是气血亏虚,血虚则生内风、虚风,上扰头面则会发生睥轮振跳。明代傅仁宇《审视瑶函》[7]中提到:“睥轮振跳,岂是纯风,气不和顺,血亦欠隆。”说明此病不仅是风邪所致,究其根本在于气虚血亏,气血不调。久病或者过劳等损伤心脾,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筋肉失养而发病。《目经大成》[8]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做了补充:“此症谓目睑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盖足太阴厥阴营卫不调,不调则郁,久郁生风,久风变热而至。”认为此病的发生责之肝脾不和,郁而生风,日久化热,致牵拽胞睑而振跳。综上,此病或因脏腑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血虚日久而生内风、虚风,或因肝脾不调,郁而生风,而引起胞睑牵拽跳动。
随着历代医家对胞轮振跳病因病机认识日臻完善,其治则治法也逐渐清晰明了。以内服方进行治疗时多运用补气、养血、息风的药物。此外,针灸相关著作也记载了治疗此病的有效穴位。现代医家在对此病进行诊疗时亦多有发挥,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3.1.1补益气血 血虚不能濡养筋肉而致目睛瞤动,单纯运用补益气血法是针对本病之轻症。清代刘耀先《眼科金镜》[9]记载:“加味四物汤,治血虚不荣,目睛瞤动。”此方在四物汤养血和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柴胡、栀子以疏理肝气、清肝经热,防止因单纯补益而壅滞气机,使热邪留于体内[10]。《目经大成》[8]云:“主以全真一气汤、十味益荣煎。”全真一气汤中熟地黄、麦门冬、五味子滋养阴液;人参、附子温助阳气;牛膝滋补肝肾,补益气血,且附子得牛膝引火下行,不为食气之壮火,而为生气之少火;白术补益脾气;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滋阴降火之功。二者虽皆为补益气血的方剂,但作用各有偏善。加味四物汤重在补血佐以行气,全真一气汤重在温助阳气,佐以滋养阴液。现代中医眼科则多以四物汤为底方进行加减治疗,汪月红等[11]使用四物汤作为基础方随证加味内服治疗此病,治疗组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2养血息风 养血息风法是针对疾病动风症状明显的情况,当血虚引动内风时,不宜单纯应用补益气血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应采取息风治其标,养血治其本的方法。《证治准绳》[3]中记载:“谓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驱风散热饮子:连翘、牛蒡子(炒研)、羌活、苏薄荷、大黄(酒浸)、赤芍药、防风、当归尾、甘草(少许)、山栀仁、川芎各等分。”羌活、防风、薄荷、牛蒡子、连翘疏散风邪,大黄、山栀仁泻热,赤芍、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以息风,甘草调和诸药。《审视瑶函》[7]中明确记载:“此症谓胞不待人之开合……属肝脾二经,血虚气逆生风之患,当归活血饮主之。”方中用当归身、熟地黄、白芍养血柔肝,生黄芪益气以养血,防风、薄荷、羌活疏散外风。《目经大成》中亦记载有艾人理血汤。艾人理血汤中当归、熟地黄、枣皮、阿胶滋养阴血,人参、甘草、黄芪、白术调理脾胃,艾叶、防风、芍药定风息风,令五脏相和,自而目视如常。《眼科金镜》[9]中另列方药:“当归荣血汤,治目珠战栗瞤动,由血虚风自内生者服之。”此方以四物汤补益营血,柴胡、栀子清肝火,诸药合用,使营血内荣,则虚风自息,目视如常。现代中医眼科则多以当归活血饮作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周明瑞[12]使用加味当归活血汤治疗肝脾失调,气血生化乏源,虚而生风的胞轮振跳,确有疗效。
各代医家在治疗眼病时,常从病变部位临近位置选穴,体现了针灸的近治原则,古籍中记载此类方法对于改善症状有一定的疗效。《针灸甲乙经》[2]云:“目不明,泪出……目瞤动,与项口参相引,僻口不能言,刺承泣。”对于该病书中只提到了一个穴位,随着针灸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疾病所选穴涉及的层面亦越来越广,不再拘泥于古时单一取穴的方法。到了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13]中记载:“眼睑瞤动,头维攒竹。”相比于《针灸甲乙经》在取穴方面开始讲究配对原则。到了近现代,亦更为重视针灸手法,提出对于此病的治疗采用补法,可选用攒竹、头维、四白、三阴交、血海、丝竹空、足三里等穴位,或用梅花针点刺患侧眼睑及眶部[14]。刘悦等[15]使用电针治疗肝肾不足型眼睑痉挛,选取百会、攒竹、阳白、四白、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有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对胞轮振跳早有记载,对于病名、病因病机方面,历代医家的认识较为统一。病名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侧重症状,二是侧重病位;病因病机皆重在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肉,甚则由虚而生风,牵拽胞睑而致。辨证思路清晰可循,虽说记载的方药并不多,但治疗方法从不拘泥于一方一药,掌握此病的临床辨证思路,对治疗此病颇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