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文
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要顺应新课改提出的各项要求,及时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手段,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性。本文将就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要想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就要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提高教师上课的效率,保证老师讲的内容学生能够消化吸收,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课后作业反馈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助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分组讨论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高中阶段的学生都希望可以让自己的语文水平,在三年里得到一个大幅度提高。语文学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短时期内可能看不到语文成绩的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抱有十足的耐心和信心。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以学生为出发点,逐渐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其中,分组讨论就是一个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参与进课堂的方法。分组讨论可以锻炼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比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先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读完课文并理解好课文的意思以后,再在小组之间关于几个问题展开讨论,比如教师可以提出“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国退兵的?”“晋文公不愿意向秦国退兵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在学生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进行旁听,并不时的进行提问,学生都讨论清楚以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课文中遇到的不会翻译的字词或者句子,小组之间进行解决,把课文翻译明白,最后学生都把不会的问题都理解好了以后,教师再增加问题的难度,比如可以让学生找一下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学活用词汇,使动用法,名词作形容词等等,这些问题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讨论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列举几个类似的例子,让学生进行体会感悟,最后可以留下几分钟的时间,老师进行总结,大体讲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故事,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顺序写出来的,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等等。最主要的是老师在解答过程中,需要先问问学生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老师先进行解惑,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提高了教师的上课效率,教师只需要把老师的重点跟同学们强调,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建构文章语境,增强学生语用能力
在提高学生语言素养时,教师应当为学生建构恰当语境,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在理解文章内容时,由于学生的解读思维视野有限,无法深入解读文章的核心论点,进而影响学生的内化吸收。为此,教师要围绕文章建構语境,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挖掘文章核心思想,升华学生的解读高度。在建构文章教学语境时,教师应当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依据教学信息与实际学情开展教学活动,确保文章语境建构的可行性,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问题探究、语境思考,以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雨巷》和《再别康桥》两篇课文时,为引导学生深入解析文章,感知作者的写作灵感与思想,教师依循文章核心内容建构语境,通过多媒体画面和音效的辅助,引导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感知作者的创作思想,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剖析文章遣词造句,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发挥教师主导优势
教师应注重体现出自身主导优势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工作。第一,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会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思考,而教师则应精心地设置各种问题,要对所学习的语文教材深入探究,掌握重难点。只有全面了解文章,才能开展有效提问。在设计提问时还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确保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具有探索欲望。第二,要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优势。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下,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而教师也应注重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当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件,不应单纯模仿和借鉴其他人的课件。教师应当具备课件制作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大胆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价值。在授课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影、音乐等。
例如,当教师在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一内容时,在课前环节搜集和家乡相关的图片与原文朗读视频,在课堂中给学生展示,在让学生观看视频后,感受家乡的风景,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对该篇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实践教学工作
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工作,让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大部分学习内容都需要让学生经过实践后才能内化吸收,所以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并合理设计活动方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征文比赛活动,让学生自由命题并完成写作,通过该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开展个性化写作。而教师则应系统评价学生的文章,并挑选出各方面较为突出的文章,让全班同学评价,选出最优秀的文章,然后再让该名学生和其他同学分享自身的写作感受,通过这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取长补短。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辩论赛、朗诵比赛等,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各活动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依据其个性化需求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让学生在踊跃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中丰富生活阅历,提升人文素养,促进综合能力发展,从而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合理安排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红梅.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新阅读,2020(08):67-68.
[2]冉淑红.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学教育(下),2019(09):96-97.
[3]魏灿芬.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8,5(03):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