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生物学科素养的策略分析

2021-01-03 00:16林娟娟
考试周刊 2021年92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初中生物自主学习

摘要: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获得相关的认知,还要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自主学习,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所有的外因都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自主学习就是最大的内因。因此在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的方式上、课堂的展示内容上、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上入手,不断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提升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科素养;自主学习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下,初中生物课堂提倡学生的本能教育,即,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释放他们的潜能,要让他们自主建构学习的过程,一句话,要让他们自主学习。当前的初中生物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成份还不多,多数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还是被动接受认知为主。其实学习的主体要变成学生,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要围绕着学生转,以让他们去发现更多成长的空间。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创设情境,以让他们产生一股热情。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具备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需要将生活引入课堂,让他们在感知生活的同时发现自主就是一种需要。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要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以让他们将自主学习变成自主生长。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需要多创设试验,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观认知。

一、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要让他们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去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已经习惯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学生围绕着教师转。但学生要学会自己走路,要学会自己探寻生物之间的奥秘,进而产生深度学习的乐趣。显然地,要让学生自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的引领,而不是考教师的强力推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一个基于探究的情境,学生就自然专注起来,自主起来。

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叶片的结构与光合作用》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先是让学生到校园里摘取植物的叶子,再让他们将这些叶子汇集起来,展示出来。教师先是让学生观察,让他们将观察的东西说出来,进而让他们对着这些叶子提出不同的问题来。这就是教师基于学生的生活创设的一个他们都熟悉的情境。对着这些熟悉的事物,学生很容易就产生进一步刨根问题的兴趣。学生先是从看到的现象问起,比如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比如莲的宽大叶片上有水珠流动却不会渗到叶片内部,这又是为什么?他们也会从看到的现象开始问一些相对深入的问题。比如表皮是由哪两种细胞构成;气孔在阳生叶的上、下表皮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学生之所以会进行这些探究,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具体的事物产生了探寻的兴趣。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要先让他们的思维火花迸发出来。教师创设的情境就是为了引发思维火花的主动迸发,引发他们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只需要帮助学生去深化问题就可以了,沿着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也就渐渐展开了。

二、 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需要由问题来推动,首先学生要能自主地设置各种问题,让问题驱动他们的自主探究;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情况,创设各种问题,引导他们的自主探究。显然地,师生需要共同关注的就是问题,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路径。

当学生在学习时,教师要指导他们学着去发现问题。每个学生的基础是不一样的,他们发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只要不停地发现问题,他们才会自主地去找寻相应的答案,这个过程就是自主学习。显然地,教师不知道学生会想出什么样的问题,这完全由他们自己的学情决定,要让学生自主,教师就要多给他们空间。当教师问问题的时候,题目要有一定的梯度,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回答的机会。他们自主的情愫就会多起来,甚至将自主变成自我生长的需要。

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呼吸作用》为例。教师先展示叶子发黄的植物,然后问学生,将其放在房间里还能不能更新空气。教师发现学生一时回答不出这样的问题,就进行了相关的转化,即,植物的呼吸作用在哪里进行;植物如何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和人的呼吸过程相同吗;是否也吸收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呢。教师可以设置多元的问题让学生进入探究的场景。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有困难,就要依据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进行相应的变换。将问题对接到他们的兴趣点与认知点,以让他们能自主地学习起来。同样教师也要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习惯,课堂不仅仅是教师问学生,学生当然可以问教师。还以这课为例,教师先是问学生: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是什么。学生追问教师,能不能通过实验检测这一气体是什么。显然地,这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疑问。学生先是看了教科书,再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最后他设想了这样的实验: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一个气管,一个试管。他们向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内缓缓吹气,渐渐地,他们发现试管内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学生成功地通过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可见,基于提问,学生有了更多自主的空间,成长的机会也就增多了。

三、 结合生活实际,强化自主探究效果

对初中生物教学来说,教师要将具体的认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有利于他们的探究,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他们的自主。每个人的生活是不一样的,他们由认知想到的生活场景也就不一样,这就给自主带来便利。在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设置对接生活的场景,以让自主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健康及其条件》这一章节為例,这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因此教师可以从具体的生活现象入手开展教学。教师创设这样的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分析药品标签中的信息。学生从家里带来他们曾经吃过的一些药的药瓶。教师先是让学生彼此介绍这些药的用途,让他们对一些常规的药有一些了解,这也是保证他们健康的一个路径。接着,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他关心的一个同学,平常身体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要让他们注意哪些事项。显然地,这需要学生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需要他们自主地思考。再接着,教师问学生当身边的朋友吃药的时候,要让他们关注什么?学生回答,要关注说明书。教师追问,说明书上最要关注的是什么?学生说,要关注每天的药量,更要关注那些提醒的词语,比如:“慎用”“忌用”“禁用”。教师再次追问,这些词语的区别在哪儿,在服药的时候,自己注意过没有?然后,教师给学生设计这样的一个情境,班上的一个学生感冒了。医生给他开了感冒药,作为朋友你会怎样提醒他。一学生说,首先要提醒他每天吃多少,其次要提醒他在什么时间吃,再次是提醒他吃了这种药后会有什么样的症状,还要提醒他这种药不能和什么食物一起吃,最后要告诉他这种药对哪一类人是不适用的。对接生活,教师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将生活与健康对接起来。

四、 开展社会实践,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社会实践是学习生物非常有用的方式,能让学生在调查中、观察中、体验中感知课本的知识,进而形成自己的能力。同时社会实践又是一项自主化的学习活动,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要积极参与各项研究。社会实验能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体验,也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创设了条件。社会实践中学生面对的研究对象可能不一样、他们实践的地点可能也不一样,这些都需要学生自主地探究。一方面给了自主的空间,另外一方面自主也成了必然的条件。社会实践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涉及多方面的能力,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关照到学生,这就需要他们有一定的自主能力,让实践真正得以实现。

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为例。教师让学生持续地观察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并将详细的观察报告写出来,进而将得出的结论也写出来。教师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自己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也让学生将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促进了自己能力的提升,自主能力的发展也推进了社会实践。一小组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究青蛙的运动方式。他们从养殖场找来一只青蛙,养在水池里,不断地观察它的运动方式。青蛙是依靠后肢的运动还有蹼的张缩在水里运动的。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后,他们就扩大了实践的范围。他们先是找寻青蛙的运动场所有哪些。结果他们发现野外的青蛙越来越少了,只有在少数的稻田边与池塘边才有分布。接着他们又分出新的实践任务,就是看看青蛙在水里与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是不是一样。学生接连的观察与思考,让他们发现在水里青蛙的前腿起着划水的作用,在陆地上青蛙主要靠后肢在运动。接着,他们又再想青蛙遇到危险时,它的运动有没有变化。他们发现主要的变化就在于运动速度的加快。如果靠近水边,青蛙更愿意到水里躲避危险。借助社会实践,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大了,自主变成他们完成任务的一种主要方式。

五、 重视实验教学,体验自主探究能力

对初中生物教学来说,实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生物,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大多數学生不喜欢做题,不喜欢背书,但唯独喜欢做实验。学生喜欢做实验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能接触到更多鲜活的生物知识,能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他们可以自主地展示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他们可以不受时间或者空间的限制。这次实验做不好,下次还可以重来,在学校做不好,还可以在家里完成,实验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自主性。

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动植物细胞》中的一个实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

教师先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做实验,他们怎样做都可以,如果觉得做得不好,还可以重来。显然地,实验就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教师让学生将实验步骤画出来,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只要有道理,就可以。教师让学生说出这些步骤中要注意什么,具体的目的是什么。一学生画成下面的四幅图(图1),同时给每幅图都设置了名字,比如:滴加液体;放置表皮;盖盖玻片;染色等。学生在进行第一个操作的时候,他是先将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教师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书上是这样要求的。接着他们没有按照书上的做,发现有一定的气泡产生了。这一个探究过程就是学生自主的过程,这个探究不是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机械的练习之后记住的答案,是他们在自主的实验中的体验。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不同的实验,以让他们的自主能力得到发挥。因为实验就是一场自主的体验,学生需要自主准备器材、自主完成实验过程、需要自主思考、自主调整等。教师要设置的是实验的目的与大致的流程,具体的操作要由学生完成。可见教师要让学生做实验,而不是让学生看实验。

六、 结语

生物教学要让学生感知生命的科学,要让学生提升思维的品格,要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要适应这样的形势,就要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要让教师成为引导者,要让学生成为主导者。教师要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要发现学生的多元能力,要促进他们自主的成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加深对相关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提升生物素养。

参考文献:

[1]袁敏.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5).

[2]姚美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0(3).

作者简介:

林娟娟,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侨声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初中生物自主学习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