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卿
摘要:在家园共育备受重视的今天,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配合越发重要。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家长在孩子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不再认为学前教育只是幼儿园的事情,家长也开始注意自己的教育作用和地位。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在与学前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向家园共育渗透,进一步推进家园共育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运行的主要实践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家园共育,是学前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提升保教质量的时代要求,对此,本文就对“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开展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家园共育强调幼儿园与家庭共同育人、互动来往,在多方支持的力量下,以多元教育实践为主,共同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信息化时代中,互联网与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让人类了解到多种选择。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家园共育的融合,依托于资源丰富的互联网,给教师带来多种方式上的选择。“互联网+”家园共育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互联网平台为媒介,通过信息技术成果与家园共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家园教育一致性和双方育儿能力,形成家园合作的育人目标的活动,能够更好的提升幼儿的整体水平,为社会提供一个高素质人才。
一、家长参与,深度进入幼儿园教育
家长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角色,并且通过对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明确自己在家园共育中的重要性和身份,使自己深度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和價值。
家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教育角色,通过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幼儿教育并不只是幼儿园的事情,而是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合力对幼儿进行影响的教育,家长要明确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角色地位。如家长应尊重、理解、配合幼儿教师的工作,并进行自我学习,与教师共同商讨幼儿教育;同样,家长有对幼儿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与决策权,要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多陪伴幼儿,与幼儿一起开展活动。当然,对于幼儿园来说,幼儿园要想与家长进行合作,需要了解家长,充分开发家长资源,以便在幼儿园活动中,发挥家长的优势,实现教育合力,开展幼儿教育,如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资源库,通过收集家长的各种资源,方便在某种特定的活动教育中,灵活利用家长的工作来指导幼儿,帮助幼儿实现综合发展,还能促进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
二、强化教师网络学习,提升网络共育水平
在家园共育主题中,教师一直是信息的传递者和任务的下发者。教师信息化手段的熟练应用将直接影响家园共育的质量和结果。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网络学习,充分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同时在业余时间更要积极参加省内外组织的各项培训,加强思政道德理论学习,提高职业素养和认知水平,完善自身网络平台使用技能。
首先,应培养园长等管理者及教师的网络学习意识,充分了解明确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对幼儿园教学的基础性作用。积极主动学习信息化的重点培训内容及文件精神,及时反馈分享并加以应用,在汲取中学习提高,加强自信,站稳讲台。其次,教师应该强化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理论素养,培养自己利用信息化手段去完成家园共育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创设有效的家园共育活动。最后,教师应该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学习,在具备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创新使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和方式,开发利用新媒体资源,提升个人利用互联网进行家园共育的能力。
三、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巧用网络平台
在互联网平台持续创新的背景下,对幼儿教师整体素养和教学能力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当然,园区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手段也随之提高。同样,对于父母来说,了解信息化技术育儿的要求也迫在眉睫。幼儿园并不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全部,并且,幼儿综合发展也不是教师、幼儿园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家长参与进来,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对于家长来说,家长作为幼儿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
例如,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要加强网络技术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让教师学会使用网络教育技术,只有当教师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时他们才能更好地将其核心方法、内容传递给家长。此外,家长应树立正确的信息化平台应用意识,加强平台操作能力,为提高自身“互联网+”家园共能力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总而言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家园共育创造了契机,为家园双方的沟通架起了桥梁,突破沟通的时间、空间限制。“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的形成,是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高效利用互联网+手段的独特优势,提高幼儿园家园共育的质量,弥补传统家园共育模式带来的弊端,实现家园双向的互通有无,平等对话,共同致力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彩萍.”互联网+”背景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实践刍议[J].2020.
[2]马兰.互联网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发挥的作用[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