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燕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标准,写话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强调老师应该把写话教学放在语文低年级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该文则是对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思维导图又被称之为心智图,作为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将其运用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课堂当中,加强思维导图和写话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帮助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桎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瓶颈的重要举措,同时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提升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有效性,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
一、利用树形图,构建写话框架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较少,思维模式不够成熟,所储备的基础知识薄弱,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对写话都存在排斥、抗拒的情绪。另外,学生在写话的过程当中缺乏清晰的写作思路的引导,一味地对辞藻进行堆砌,不难发现,学生的写话内容存在重复叙述、逻辑紊乱、无序混乱等情况。整体而言,学生的写话内容缺少亮点,写话质量不高,写话水平较低。因此,老师在具体的写话教学当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兴趣,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加强思维导图在写话教学当中的运用,为写话教学课堂带来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
思维导图具有形式多样化的特征,树形图则是思维导图当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在写话教学当中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树形图,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构建写作的框架,理清写作的思路和逻辑,从而使得学生的写作过程能够更加高效、顺利。
比如老师在教学部编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这一主题内容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内容,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然后立足于情境的基础,提出问题:“图片当中展示了小明暑假生活的一部分,同学们能不能用树状图的形式帮助学小明同学构建写话的框架吗?”学生可以以小明同学暑假当中所发生的事件为切入点,然后将该事件所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绘制树状图,接着再进行内容填充,从而清晰地罗列出小明同学的暑假生活,为学生呈现一个更直观、形象的写话框架,为学生的写话奠定坚实、可靠、稳固的基础,让学生的写话过程更加顺利、流畅。
二、借助气泡图,丰富语言描述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所储备的知识量小,所以在写作的过程当中缺乏新颖的、丰富的词汇对内容本身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大部分的学生的用词通过生硬、突兀、干瘪,无法呈现出写作内容的故事感、情节感和氛围感。基于此,老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应该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学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调整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借助思维导图当中的气泡图形式,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学生的情感因子,增强学生的描述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写话内容更加飽满,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更具有可读性。思维导图当中的气泡图指的是立足于被描述的事物,以此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一核心基点,从多个角度发散思维,填充可以用来描述该事物的形容词或者短语等。
比如老师在教学部编四年级上册“记一次游戏”这一写作主题时,老师可以以“游戏”这一名词为着力点,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和讨论,以气泡图的方式对“游戏”进行描述。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个人的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当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为“游戏”穿上色彩斑斓的外衣。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对交流的结果进行分享:有趣的游戏、记忆深刻的游戏、难以忘怀的游戏......通过这一活动环节,激活学生的回忆,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写话的过程当中可以融入自己的感悟、感知、体验等,从而使得写话内容更加生活化。老师充分地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和价值,能够有效地提升写话教学的有效性。
三、多图并用,刺激思维发散
由于老师教学思维过于局限、僵化、固有,在写话教学当中,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陈旧,很容易使得学生形成定势思维,写话内容过于模板化,缺乏创新力,从而使得大部分学生的写话内容大同小异,千篇一律。基于此,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为改善这一现实情况,在实际的写话教学当中,老师应该将多种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有机结合,有效衔接,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刺激学生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为写话内容带来更多的新颖元素,从而实现锦上添花的效果。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当中,运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重要可以从利用树形图,构建写话框架;助气泡图,丰富语言描述;多图并用,刺激思维发散等方面着手,真正意义上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惠铃.利用思维导图引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63.
[2]陈东娜. 思维导图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运用[A]. 《教育教学研究》编委会.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2辑)[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