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余博 苏洪波 戴京涛 王紫潇
(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山东·青岛 266041)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非思政课程主要讲授理论技能,而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政治理论课程完成。而随着新时代的进步,这种只依靠思政课程的思政教育模式很难满足新型军事人才的思政教育需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大学教育过程中,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的同时,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形成协同效应。这一论述提供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国内许多高校课程组针对课程思政进行不少有益的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成果。本文结合理论研究和课程的军事特点,就如何发挥课程隐形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进行了思考。
当今,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修课,成为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本质的重要举措。唐代哲学家韩愈所作《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阐明了教师的职业属性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工作就是教育的过程,所以教育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毛泽东同志讲:“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课程思政将专门的思政课程之外的课程(包括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很好的解决了非思政课程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思政课程教师只育人不教书的融合问题。让高校课程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做到在大学课堂占领文化思想阵地,切实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
作为军事院校更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军队院校教育要求必须把政治建军要求落实到办学治校各方面和全过程,学习研究宣传党的理论,推进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注重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军事院校所有的课程都具有传授军事知识、培养军事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承载培养军校学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要求充分挖掘思政课程之外课程中可以培养军校学员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和使命责任的题材和内容,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复合材料修理技术》课程结合部队新装备、新材料、新结构的现状而设置,是一门专业性、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必修的主干课程,直接关系岗位能力的专业课程,对航空修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课程为40学时,实践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复合材料基础、层压板制备与测试、复合材料胶接修理、蜂窝夹芯结构的制备与修理四大模块8个项目任务。课程教材《复合材料胶接修理》为自主编写,教材中引入二维码扫码功能,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19年教材被推荐参加全军军事训练教材建设成果展。课程教学依托非金属结构修复实验室和机械修理训练室进行,可以提供场地、设备、材料等优越的教学条件。通过《复合材料修理技术》课程学习,学员应较系统地理解复合材料修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复合材料修理的实际操作能力,会应用修理技术完成损伤结构修理,满足岗位任职、设备改装和技术革新的基本要求。
课程团队是实施课程建设,执掌课堂教学,建设“课程思政”的主体。课程团队成员的思政意识、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对于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好坏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
(1)建设一支专业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团队。及时吸纳懂专业、熟悉部队的优秀青年教员加入团队,注重成员的梯队结构,力争满足课程教学、专业科研和课程思政建设的长远发展需要。
(2)着力提高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和思政理论素养。上好专业课是专业教员的本职,正确引导学员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是教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在通过学历提升、教学法培训、参加教学比赛、去部队挂职代职的方法手段不断提升教员教学能力的同时,重点加强教员的思政理论素养培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建设,所谓“育人者先育己”,团队教员首先就要做到为人师表,以德育德。通过团队教员的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并主动与思政课程专业教员建立联系,加强沟通交流,不断提高思政理论素养水平。让团队教员真正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三尺讲台无杂音,三尺讲台迸强音。
(3)建立协作机制,积极鼓励团队中青年教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外请思政专业教员参与团队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协作机制,充分发挥部队思政教育特色助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团队教员专业特长对学生引导上的潜在影响魅力,通过建立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评价制度,鼓励保护认真从事“课程思政”教员的积极性,想尽一切办法激励团队教员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来。总之,要把思政课程团队建成一个身正德高、表里如一的团队;一个即懂专业又懂思政的智慧团队;一个能恰当融合专业与思政内容的有心团队。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将思政课程的内容和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合并,也不是简单的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以这样的思路去建设课程思政势必不会得到很好的效果。首先要正确把握课程思政内容与原有内容之间的关系,认清课程专业知识和技能仍是课程主体,思政内容设置不必过多,也不宜过多,切不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所以课程思政内容无须成篇成目,课课有体现,重点应该在课程设计上多下功夫。根据这样的思路以及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结合点,我们把《复合材料修理技术》课程的课程思政设置为平均每2学时融入一次课程思政内容。其次要正确把握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方式,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切不可生搬硬套,扯大旗,喊口号。要做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如盐入水,毫无痕迹。让学员们在做事中学会做事,在做人中学会做人。如,在复合材料定义讲解中,引出多种材料的结合能够起到1+1大于2的效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只要大家注重团结合作,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做到取长补短,就能够形成一个有力的团队,取得更大的成功。从而激发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将来维护好海军战鹰的基本素质。三要正确把握课程思政融入的时机和载体,要树立多层次、多维度融入的理念,不仅在课上融入思政内容,在课下,课前都可以进行思政内容融入。在思政内容融入载体上也要不拘一格,如时事热点、案例故事、信息前沿、研究过程等等都是融入的载体。
课程思政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体系,不是孤立的独岛,不能只有课堂思政融入,没有评价和总结。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注重思政教学的实施、评价和改进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员要悟出课程思政的本意,破除习惯性思维定式,保持正能量输出的底线。要通过广泛的学习、搜集、关注、加工、整理,理出适合自己讲授课程内容的思政素材。要构建起有效思政素材与课程本身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对应的思维导图或知识对应表格。要在实训过程中有效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严格执行课程思政内容,观察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及时落实到教案和课程教学设计的修改中去。在评价环节,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通过教员自评、团队集体评价、思政教员评价、督导意见等评价方式,最大限度的收集整理意见建议。在改进环节,在对收集的反馈意见经集体梳理讨论的基础上,凝练课程本身的思政重点和特点,形成有效资源库,并最终修改完善课程教学设计或教学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所以,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发挥互联网时代优势,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和信息传播手段,促进多维度课程环境建设,与课堂教学主渠道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一是借助如钉钉、微信等网络平台建立学习交流群,以网络思政助力课程思政的课下思政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参与监控交流内容,及时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制止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做引领大学生的人生方向的课程教师,做学生信得过、找得到、聊得来的领路人。二是充分利用线上微课的网络学习模式建设课程思政,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制阶段,根据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把网络课程思政的教学思想融入其中,明确微课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将集体梳理的课程思政要素和结合点,融入到制作的线上微课课程中,以二维码的形式编入教材,以供学员们课上课下随时随地的接受课程思政教育。三是培养教员学员勇闯网络关的能力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作为教员要利用网络进行课程思政,充分掌握网络技术、熟练运用网络工具和智慧教室等新型教育手段。学员要主动利用网络进行自我思政教育,主动规避不良信息,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功利思想的侵蚀,在思想和行动上与课程思政教员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形成合力,做到同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