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综合性素质的工科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1-01-02 09:28王晓玲张晓青周哲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师资应用型

王晓玲 赵 爽 张晓青 周哲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0192)

0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在二十多年来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精英化的培养逐步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这是与经济的深化改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科技的进步带来就业市场和人才需求的改变,即目前的就业环境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出大量的不同水平和层次的人才。人才培养领域即需要攻读博士学位的精英人士,同时需要大量的可以有广泛知识和水平的大众化的应用型人才。由于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各类制造业;因此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对我国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是教学应用型大学,因此面向培养本科生,训练其综合应用能力是当前根本的教育理念。

具有深厚的应用型背景的人才成为国内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资源;目前国内的人才市场,需要既具备综合素质的,同时具有过硬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首先要具备综合应用能力,通晓各方面的知识,具有完备的综合能力。培养这样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是我们工程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新一轮的培养模式改革中,加快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学习和研究体会,对本校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思考,希望能够对本校和我国的高校开展此类本科人才培养起到借鉴作用。

1 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建设和教学平台建设等诸多要素。培养目标是确定培养规格和选择基本培养方式的出发点和归宿。师资建设和教学平台建设则是达成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途径。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兼顾应用型人才和具备宽广的综合素质等两个方面,如何在我们的培养模式中即强调“应用”,同时体现“具有综合素质”需要在培养模式中实施正确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路线。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和体现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 综合性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2.1 建立培养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目前有三个专业包括: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智能感知工程等三个专业。这三个专业都属于国家电子信息大类招生中的工程应用型很强的专业。目前我们培养方案中详细地列举了培养目标,测控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经过多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能从事测量与控制、光机电一体化、信息、仪器仪表、计算机应用等多领域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具有扎实数理基础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光学传感技术、光学测量技术、光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光信息处理技术,具备较宽广的专业技能、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在光电信息检测和处理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智能感知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前沿技术具有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的基本思想和创新思维方式,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处理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方法,掌握智能系统与工程、智能系统与电子技术的专业技术和工程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以上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关键点集中在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面。在现有的专业基础上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需要融入“综合性”并且结合人才的“应用能力”这个培养模式目标,需要从师资、教学平台建设以及课程建设方面统筹安排和实施。

2.2 加强综合素质的师资建设

师资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需求,教师在教与学中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引进和现有教师的培训是我们学校和学院现阶段实现目标的重要方针和手段,通过海外引智和海外交流,近年来我们学院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多个方向的人才引进目标。具体建设过程中包括引进美国、英国的不同层次的人才,这些人才通过指导学生,开办学术讲座等方式,积极地带动了学科发展,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以内部培养为主,保证师资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和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的国外访问学者计划,增强现有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拓展教师的综合素质,近年学院有多位活跃在一线的教师通过这种培养方式,带回了国外新知识,增强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并且积极地投入到学院的教学工作中。在采用内部教师培养加强师资力量的同时,也发展了外部国际化师资力量的引入,形成以内为主,以外为辅的多元化师资力量构成体系。在强调形式多样的基础上,重视内容与层次的多样性,合理地梳理应用型知识模块汇中的相关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教学时间、教学形式以及与其他教学内容的互补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细化,营造综合性的教学氛围。在以内为主,兼收外部大量的海内外人才的基础上,学院奠定了人才和师资的优秀的教育水平,同时保证了学生能够从教师方面获取和掌握综合性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可能性。

2.3 构建多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平台

2.3.1 构建综合应用型的学生培养平台

教学工作应该保证一定的开放性才能使之充满活力,教学环境并不能单纯地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只能单纯通过教师这一环节知识获取就容易受到渠道、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应该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应用能力,给学生更为广阔的综合性应用培养平台。为此,学院每年都要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该项目的申报即可以是学生用自己的想法自行申报,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学生积极参与等形式),面向本科生的开放实验项目,大学生光电竞赛活动,全国大学生光电竞赛,北京市光电竞赛以及挑战杯和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各种学生的学科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综合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各科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也与教师一道了解到了行业发展的最新目标和机遇。拓展了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同时由于参与这样的活动,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在年龄相似,可以相互了解其他学生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等,达到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的目的。此外,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目前正在实施得项目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校企合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项目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和多个层次的合作和交流活动。以上培养平台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对学院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2.3.2 综合性的工科应用型人才的教与学培养平台

本学院致力于立足内部教与学的培养平台,其中包括建立一套系统的面向国内人才市场的具有综合型工科应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方案,该方案需要完成从授课,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以及课后作业中充分体现该模式。在以前的教学大纲中三个专业都有专业导论课,该课程解决了专业的基础以及专业的应用等学习问题。随着课程体系的深入改革和教学计划的改变和发展,在该课程的导引下,陆续开展各门专业课,几乎都涵盖了各种实践任务,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专业并且具备综合型的素质。如何延续学生专业学习,进一步拓展学生在专业应用方面的,同时满足综合型的目标培养,是贯穿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任务。笔者在本专业中担任了多门主干课程的主讲,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培养学生具有应用型的人才需要将综合性融会贯通到具体课程体系中,在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充分的培养其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现有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探讨在课堂教学以及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贯彻面向应用型的学生的培养方式。

3 结论与展望

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确立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强调综合型的、应用型两个方面的兼顾是培养学生的基石。多渠道的师资建设,保证了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同时,构建培养平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实现方法。通过以上渠道,切实地组织和实施工作各项工作,同时要注意到这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认真地从这几个方面细致地开展工作是我们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在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下,在全体教师和教辅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在今后的各届学生中会产生重要的、积极明显的影响和作用。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师资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