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玲
摘 要: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在课程结构和内容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它不像小学语文那样只注重语言学习,其更重视思维的培养,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内在魅力,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以及提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设计有效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问题;激活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有效的问题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互动,还能增加思维的阶梯,降低思维的难度,增强学生思维的兴趣和成就感,有效提升学生高阶思维水平。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从艺术的角度设计集设疑、激趣、引思等于一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他们在问题的引领下把握文章的主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形成独特的个性。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化直为曲,设计有效问题
有些问题直接明了,问点显露,学生很容易回答,这就是“直问”。它虽然直接明了,但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问题没有弹性,很难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化直为曲,即不直接问,而是绕道迂回,旁敲侧击。这种问题由于含蓄生动,因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教学时教师要变换角度,恰当地设计问题,从而增强问题的有效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度。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针对这句话,若教师直接设问:“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学生必定会觉得索然无味,若教师能够化直为曲,设计有弹性的问题:“孔乙己是‘大约死了?还是‘的确死了?”这一带有矛盾性的语句增加思维含量,让问题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有同意“大约”死了的,也有同意“的确”死了的。教师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展开辩论。持肯定意见的学生,从文中找出论据:孔乙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尽管被打折了腿,但还会出席咸亨酒店。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的端午,再到中秋,又到年关,始终不见孔乙己来酒店。因此,孔乙己“的确”死了;持否定意见的从文本的立意推导:孔乙己无姓无名,只是众人眼中的一个笑料,是个不值得一提的小人物,因而人们对他的死活不关心,从而无法确认他的死活,所以说“大约”死了。就这样,通过辩解,更加表现了孔乙己命运的悲惨和社会的冷漠,深化了主题思想。由此可见,化直为曲地设计有效问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避免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流于表层,并且可以取得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是直接设问不能比拟的效果。
二、化实为虚,设计有效问题
语文是一门蕴含丰富思想的学科,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化实为虚,就是通过假设一定的环境、背景、条件,在变换关系的基础上设计问题,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好地发现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的本质思想,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师在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于勒成为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他时会怎样?”这一问题逆转原有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站在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中思考问题,激发兴趣的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纷纷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创编了多个“相遇”情境,有欢呼雀跃相认的,但听说于勒将财产捐赠后,愤然离去的;有假惺惺地痛哭流涕以示思念相认的,继承了一笔丰厚的财产后开始对于勒冷言冷语的。无论哪种回答,都离不开“金钱至上”这一中心。这样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可以促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探索故事的主旨。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有很多含有批判意义和讽刺意义的课文,教学时,若教师从正面剖析,给学生留下的只是肤浅的认知,若能化实为虚,设计有效的问题,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获得深刻的认知,发散思维。
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读写能力,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来到桃花源,你会经历些什么?”在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图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多问几个“假如”,拓展学生的思路,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中得到锤炼。
总之,问题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延伸思维的深度,促使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和思考问题,引发探索热情和好奇心理,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思维领域内灵活思考问题,为初中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乃元.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8(24).
[2]夏倩,赵蒙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基于课堂观察LICC模式的探索[J].教育参考,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