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策略探究

2020-12-28 03:05雍雯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游戏教学信息技术

雍雯

【摘   要】  在这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術已经成为每个年龄阶段人群都必备的一项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技术是一门崭新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游戏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领域的一条捷径,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从灵活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导入、难点讲解、巩固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课堂;信息技术;游戏教学

小学信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通过游戏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游戏教学较好地做到了寓教于乐和因材施教,使教师的教学目的得到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小学信息教师应当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将游戏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使学生在进行游戏的同时又能学到重点内容。通过游戏,学生可以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灵活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导入

游戏作为一种趣味性极强的活动形式,受到大部分学生的喜爱,因此游戏教学也成了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将游戏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导入新课程的内容,有助于深化后续课堂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依照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以及相关的兴趣爱好来对课程学习进行安排,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内容转化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

比如,在学习认识Scratch中的角色、舞台和学习使用“重复执行”控件及其他常用控件时,教师可以进行关于“绘制角色”的游戏。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角色”和“舞台”这两个重要的基础概念。在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体验角色、舞台的概念。本课“绘图编辑器”的使用是“导入新角色”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信息工具。老师需要通过已有知识“画图”软件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教师运用画图软件创设课堂游戏,传授学生使用画图软件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自己喜爱的动漫人物的绘制,在绘制完成后进行图画展示。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归纳“绘图编辑器”的使用方法。学习使用“重复执行”控件及其他常用控件是为今后的编写脚本做铺垫。通过画图游戏,学生熟悉了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也了解了“角色”和“舞台”这两个概念。通过这个简单的画图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注意力集中在了软件的操作过程中,有利于后续课堂内容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二、灵活运用游戏进行难点讲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不免会遇到困难,此时,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借助游戏为学生讲解学习内容中的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点。此外,趣味性的游戏不仅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还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然而,教师在选择游戏时需要有一定的条件,选择的游戏应当与课程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以事实为基础的。

例如,教师在上“赛车游戏”这一课时,首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侦测和判断控件,使赛车由起点自动行驶至终点,通过分析赛车的稳定性因素,试改装赛车以稳定提速。本课中“传感器”“搭建舞台”“颜色侦测”等名词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赛车竞速”的游戏。教师在课前从网络中下载一款只需键盘操作便能进行赛车竞速的游戏,在课堂中,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参与这个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更直接感受到赛车游戏的紧张与刺激,也能对于赛车和游戏的各个方面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此时,教师再为学生讲解该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专有名词,可以结合游戏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点。通过这种趣味性十足的电脑小游戏,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难点内容,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还能够得到能力以及情感上的丰富,做到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发展,从而推动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深化学生知识认识。

三、灵活运用游戏巩固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之所以不能单单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是因为该课程具有十分强大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因此,必须进行多种多样的实践以及联系其他事物,才能使学生学到的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得到巩固。而将游戏与信息知识相联系,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记忆。

例如,教师在上完“吃豆精灵”这一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吃豆人”这一款经典的游戏之中。这款游戏需要玩家控制主人公在特定场景和情况下吃掉出现的豆子,十分考验玩家的反应速度。通过这款游戏,学生可以在提升自己灵敏度的同时加深对于面向控件的理解和使用控件控制的方法。在该游戏的帮助下,学生巩固了关于侦测和随机空间创作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中死记硬背巩固知识的方法,游戏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增加学习的乐趣,从而使知识点得到更高效的巩固。如此,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内容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做到信息技术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的双重发展,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体,达到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追求教学目标的完成,将有趣的游戏与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充实了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游戏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小学信息教师应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游戏进行课程导入、重难点突破和教学内容的巩固,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阿斯亚·依米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模式探究[J].未来英才,2017(04):298.

[2]何占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游戏化教学行动研究[J].时代教育,2017(24):148.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游戏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