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研究

2020-12-28 03:05孙美宁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合作意识小学体育学生

孙美宁

【摘    要】  篮球教学是小学体育课堂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篮球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体育;合作意识;学生

在目前的小学校园里,基本上都配有篮球运动的相关设施,对于教师开展篮球运动的教学而言是十分有利的。然而,传统体育课堂中篮球运动的教学形式,显然不能满足目前课程改革标准中对课堂科学性的要求,所以,为了落实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挑战,充分应用科学的分组,有效的实战训练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强对合作的重视,发展自身的合作能力。

一、科学分组,挖掘合作可能性

对于篮球运动教学来说,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是常见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在组长的指导和组员的辅助下,更好地完成对篮球动作技巧的练习,从而提高自身的篮球运动技能。但是,分组的科学性与否,会影响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质量,降低学生练习篮球运动的效果。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对分组的细节进行严格把控,挖掘学生进行相互合作的可能性,让学生在有效的训练中,激发合作的意识。

以教师的日常教学来说,为了让学生在日后的实战中能够投准球,教师为学生讲解投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等。随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自主练习,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观察,辨别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练习效果,如有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进行投球的技巧,而有的学生在反复练习后仍然不能进行精准投篮。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安排,保持每个小组当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每个小组中既有投篮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投篮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展开合作学习前,每个小组的学生选择本组的组长,并让组长组织大家开展投篮动作的练习,指导投篮能力较强的学生对组内其他学生进行帮教,辅助投篮能力较弱的学生逐步掌握投篮的技巧。在个体水平不同的小组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优势被发挥,从而在提升学生合作意识中,发展学生练习投篮动作的能力。

不难看出,根据学生练习篮球运动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能够让学生在充当“小老师”“小教练”中,体会合作的价值,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逐步树立自身的合作意识。

二、实战训练,提升合作实战性

任何体育运动的训练项目都离不开实战,在篮球运动的教学中亦是如此。为了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当抓住实战训练的机会,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感受到与队友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在增强学生练习篮球运动娱乐性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合作价值,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同时,在实战训练时,教师也会结合学生的篮球技能为学生安排合适的练习项目,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比如,在让学生开展实战训练前,教师先向学生讲解实战的意义,以及在实战中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等,让学生认识到队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各显神通”对于获得比赛胜利的重要价值。紧接着,教师检验学生之前练习篮球运动的成果,认识到哪些学生对于投球的动作技能掌握得较好,哪些学生对于运球的动作技能掌握得较好等。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让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之后,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擅长的篮球动作技巧,让学生之间进行自由组合,从而使每个小组当中既有擅长投球的学生,也有擅长运球的学生。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模拟演练,使学生在发挥各自擅长的项目中,与同组的学生进行相互配合,共同提高本小组队员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挖掘自身潜力中提升实战合作能力。

不难看出,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为学生安排恰当的专项训练,并组织学生展开合作的实战训练方式,能够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放在关键位置,让学生在实战演练中实现合作能力的发展。

三、战术安排,落实合作整体性

在学生练习篮球运动逐渐趋于成熟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组织篮球竞赛,让学生通过正规赛事提升练习篮球的技能,更好地应用自己所掌握的动作技巧。而为了能够在竞赛中取得胜利,参赛队员之间就需要相对缜密的战术,以及学生之间的有效配合,所以,教师在让学生参与竞赛时,也应当辅助学生进行战术的安排,既发挥出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也能够体现学生之间的整体合作能力,彰显出学生共同参与竞赛的优势。

例如,在开展篮球竞赛时,往往会预先公布比赛双方的身份,并组织各参赛组员进行相应的准备。这时候,双方的比赛人员会根据自己日常的了解,对对方的战术进行预测,同时安排本组的战术,如对队内人员的能力进行分析,为不同的队员安排不同的任务:优势队员负责抢占篮板,投球等任务;能力有限的队员则负责防守等,为之后的胜利奠定基础。之后,在具体开展竞赛时,学生也应当进行专项克制,安排每个参赛学生的任务,如选择“一对一”“二对一”等戰术,压制对方优势选手的发挥,让对方缺少主力的进攻,以便本队队员能够趁机得分。

显然,在实际篮球竞赛中进行战术的安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感,使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为竞赛队伍出力,获得较好的竞赛成绩。

总而言之,在开展篮球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注重在教育实践中创建分组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实战训练,并进行战术的合理安排,以便学生能够在小学这一时期提升自身的团队意识,增强自身的合作能力,让篮球课程的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晓刚.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8(08):127.

[2]陈荣生.试论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J].家长,2019(14):22+24.

猜你喜欢
合作意识小学体育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