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声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12-28 23:47王春秋
戏剧之家 2020年35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实践研究

王春秋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话题。本文就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声乐课堂教学运用,进行探索性的实践研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来。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生生互评、成立学习小组等多种方法发挥学生长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其学习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声乐的热情。本文的探索性的实践研究,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声乐教学中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模式;声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5-0104-02

声乐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技巧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相互交流、示范和音乐综合能力的实践,以及对声音的判断、艺术实践及教学等等方面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声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声乐是技巧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完全依靠教师的听觉对学生的声音好坏进行判断。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教师依靠听觉的判断给学生进行声音的指导,根据学生的问题,给出训练的意见,要求学生通过怎样的训练可以在技巧方面要达到怎样的标准。但是对于教师的要求,学生因为理解问题、自身能力及技巧掌握熟练程度的问题,或者是学生因为身体原因,例如嗓子不太给力,这些技能技巧训练完成得不好。如果老师不能和学生平等对话,没有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就会觉得学生没有完成的原因是没有努力、认真地完成训练。而学生会觉得老师只是关注他的声音结果,并没有了解其更深层的问题。在传统声乐课堂中,老师在发布指令,学生被动地接受指令并完成指令。学生不敢主动向老师提出个人的感受和困惑,只能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

这种传统的上课模式,不利于师生的交流和沟通,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不佳,对教师和学生都不利。对于教师来讲,兢兢业业地教学生,但是学生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教师开始怀疑学生是否努力训练,甚至怀疑自身教学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尽管很努力,但是总是不能进步,觉得老师不了解自己的问题,甚至否定自己的学习声乐能力,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声乐的自信心。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中心是学生,所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角色有所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意愿,是参与设计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活动的一员,是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而不是“填鸭式”课堂模式中的“听众”。

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自我感觉,学生对训练的能力和训练强度有自我的了解和认知。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目标和学习进度的制定,在训练中有利于学生发挥能动性和自律性。和谐、轻松、热烈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学生能够放松心态,大胆地和教师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在训练过程中的感受和困惑,帮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学生还可以和老师一起探讨训练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可以从理论上解答学生的困惑,同时采取更有效的实践方法,师生配合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培养声乐学生敏锐的听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声乐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时时纠正学生发音及演唱出现的问题,学生需要时时与教师互动。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声音出现问题的原因,还要从声乐理论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声乐课堂教学中,需要声乐教师有非常敏锐的听觉,能够对学生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判断。

当前的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声乐小组课课型占的比重较大。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小组课的几位同学之间没有互动。其中一个同学演唱的时候,或者是老师单独给某个同学做指导的时候,只有声乐教师做出指导,其他同学都是在倾听,不能参与提出意见。

而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相互倾听,相互评论和示范。然后声乐教师对他们的评论和示范做出点评。教师的点评,一方面对参与评论的学生就被指导同学的声音问题的判断是否正确、所采取的改正措施是否合适,给出教师的意见或者建议;另一方面,引导被指导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声音的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声乐的教学实践性强,学生不但要学会自己演唱,同时还要学习如何解决各种声音问题,学生对问题声音的判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判断能力,是在大量接触问题声音条件下,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磨合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的。就像医生的成长过程,医学生先是在医学院学习医疗知识,然后到医院进行实习,在导师的帮助下接触各个科室,接触各种病人,把知识、理论转化到为病人治疗的实践。声乐的教学也是如此。声乐课堂参与式教学模式中这种相互间的评论和示范,使学生能够接触到问题声音,同时依据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训练中的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声音进行判断,给出解决问题声音的方法。这种参与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三、合作学习,把“着眼学生的问题”改为“发现学生的长处”

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中,声乐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几乎都是在积极发现学生的问题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声乐小组课,成员一般是3-5名同学。在参与式教學模式下,可以把每一组的同学成立为相互学习和共同促进的学习小组,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发挥每一位同学在音乐方面的长处,激发其学习主动性。这样既能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又能提高学生自身音乐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声乐艺术包括“词作的文学语言,曲作的音乐语言,口头的演唱语言”[1]。在一个学习小组中,就这三个方面内容,把学生筛选出来,给他们布置一个负责本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的任务。例如,普通话语音好的同学,可以负责本组其他同学歌曲中文学语言语音的辨析和矫正;试唱能力好的同学,可以负责本组其他同学音准、节奏等音乐语言的纠正;演唱较好的同学,可以负责本组其他同学的演唱示范及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钢琴较好的同学,可以负责本小组同学歌曲的伴奏……

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演唱水平。把着眼学生的“问题”改为发现学生的“长处”,用长处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信心,促进其某些“短板”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发现学生的长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给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激发其后续学习的热情

声乐艺术是一项综合的艺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例如乐理、试唱、钢琴、音乐史、曲式和声等等内容,在声乐课堂教学中都有所涉及和接触。例如,在学习曲谱的时候,需要学生的乐理和视唱知识;在练唱的过程中需要钢琴技能和即兴伴奏的知识;分析声乐作品的创作时代及风格,需要音乐史的知识来做出判断;声乐作品的结构分析,需要曲式与和声的知识……

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学习的问题,是对已经学习过知识及课程的回顾,也是对这些知识和内容的掌握情况的一种反馈。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声乐课堂是学生所学的音乐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输出平台。

(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要了解课堂中学生在音乐领域的成绩,充分肯定学生在某方面的特长,在某一个领域表现较好。同时,把学生的长处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有所设计、有所展示。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良性的刺激,激发其更好地去学习这门课程或技能的热情。有了学习的热情,就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能够自律,自觉地遵照老师的训练任务去完成训练,从而掌握声乐的技能技巧,学生就能够主动学习,不断地探究,发现自己在训练中的问题,积极寻求答案,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同时,个人的学习习惯也影响着学习小组中的其他人,可以带动整个小组的其他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共同进步。

(三)增强学生的自信,塑造學生的健康心理

众多研究表明,自尊和自信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参与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和心理健康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学阶段,高三学习压力的骤然减轻,改变了原有的生活环境,面对新的伙伴,步入了新的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会有不适应。同时,大学期间所面临的诸如学习的方向把握问题、就业问题、社交交友问题,都是以前没有面对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讲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而大学生又处在心理发育不成熟、不稳定的阶段,这些困扰处理不当常常会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小组中来,并在其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和责任。这种参与,是其能力和价值的体现,也是集体对其能力的肯定。这种外界的肯定,使学生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了充分认识。同时,在与小组成员的不断合作过程中,得到他人的认可,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充满自信。

同时,学生在本小组的协作学习中,与同学的沟通和交往增多,锻炼了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结语

声乐的课程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打破了常规的、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模式,使声乐课堂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学生既是知识的输入者,也是知识的输出者。参与式教学模式,采用合作、协作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符合当代高校本科音乐学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综合育人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修订版)[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实践研究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