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强福
【摘 要】本文通过搜集并统计非遗戏曲译介研究的相关文献,梳理其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非遗戏曲“走出去”译介活动提供借鉴,以促进非遗戏曲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非遗戏曲;译介;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5-0015-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成为最能彰显民族属性和民族价值的元素,是国际交往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那些历经时间检验后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战略,加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变得愈发重要。
一、非遗戏曲译介研究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走出去”一方面指通过文化交流等形式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念、文化形态,一方面指国际贸易中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等的出口[1]。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国际文化贸易方面,不论是文化理念、文化符号,还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都存在比较严重的认知逆差,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是零碎的、肤浅的、片面的,甚至是带有偏见的。只有通过中国文化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沟通,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他们才能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进而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利用文化影响力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许钧认为,“一个国家内部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奠定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文化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无论输入还是输出,在我们看来首先是一个翻译问题”[2]。黄友义认为,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能走出多远、走出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翻译工作的质量[3]。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在其他文化世界中的传递。翻译能够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各种文化共同发展,提高不同文化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水平。
而最能综合体现中国文化的莫过于中国戏曲。中国戏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昆曲、粤剧、藏戏等已经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剧、豫剧、川剧、晋剧、评剧、秦腔、河北梆子、黄梅戏、华阴老腔等传统戏曲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传统戏曲的翻译与传播不仅能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而且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提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性,提高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话语权。非遗戏曲译介研究主要指非遗戏曲翻译与传播研究,本文旨在搜集并统计非遗戏曲译介研究的相关文献,梳理其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非遗戏曲“走出去”译介活动提供借鉴,以促进非遗戏曲的有效传播。
二、翻译与传播研究
翻译是传播文化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但是有关翻译与传播的研究总体数量不多,受关注程度不够高,以“翻译”和“传播”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到论文1125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221篇,发文总体趋势如下图:
由图1可见,在2003年以前,翻译与传播研究每年的发文量不足10篇,2002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所作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提到: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随后的2003年,翻译与传播研究发文量第一次达到两位数,10篇。2003年至2014年,发文量开始逐年递增,到2008年出现一个小高峰,年度发文量达44篇,而后小幅下降,之后又开始逐年递增,但这一段时间年度发文量都在100篇以下。2015年开始,年度发文量突破100篇。2015年至2019年呈波动增长,峰值出现在2018年,年度发文量为141篇。总体而言,翻译与传播研究年度发文量不多,受关注程度不够高。
由图2可見,关于翻译与传播的研究期刊,论文主题以“文化传播”居多,发文量达到130篇,紧跟其后的主题是“翻译策略”,发文量为104。其他主题词都可以归类到“文化传播”与“翻译策略”两类,如“跨文化传播”“对外传播”“文化对外传播”“国际传播”“传播效果”等等都可归类到“文化传播”,“外宣翻译”“英译本”“中译英”“翻译方法”“字幕翻译”“翻译过程”“典籍翻译”“异化翻译”等等都可归类到“翻译策略”。
三、中国传统戏曲译介研究
国内外研究者在中国传统戏剧译介研究方面,更多的是关注“译”而非“介”。国内传统戏曲译介研究方面当首推杨宪益和戴乃迭、汪榕培等翻译大家。杨宪益夫妇翻译过京剧《打渔杀家》《白蛇传》、川剧《柳荫记》《临江亭》、昆曲《十五贯》、评剧《秦香莲》、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汪榕培翻译过昆曲《牡丹亭》《邯郸记》《长生殿》等,结集出版汉英对照版《昆曲精华》。就戏曲翻译研究而言,周福娟、党争胜、余郑璟、曹广涛、王巧英、朱忠焰、张琳琳、马会娟、马东敏、朱芳、黄庆欢等学者主要关注京剧、昆曲、川剧等受众群体较多的戏曲英译。例如,党争胜以《西厢记》中《哭宴》一折戏为例,从音韵调整、形式构建、意境营造、词汇筛选、修辞对应等方面对许渊冲译本进行赏析,认为该译本为翻译精品中的精品,充分体现了许氏“三美”标准[4]。曹广涛评价了英美京剧译者基于演出视角的京剧英译和英语京剧实践,认为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戏剧翻译的重点应是文学翻译和演出字幕的英译[5]。马会娟认为,英译《王宝川》在20世纪30年代英语世界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主要归于译者将中国京剧改编为适合西方舞台演出的英文话剧、巧妙的广告宣传以及赞助人的大力扶持、恰当的文化翻译策略[6]。黄庆欢经过访谈发现,夏威夷大学魏莉莎教授主张京剧剧本翻译在准确传达文本含义及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应重视唱词及韵白的音乐美、结构上的形式美[7]。朱芳从京剧的艺术特征入手,分析当前京剧翻译存在的传统文化失衡问题,提出归化与异化并重、可读性与可演性并行、直译与意译法并举的翻译策略[8]。
国外汉学家对中国传统戏曲也表现出极大的研究兴趣,对中国传统戏曲经典剧目进行了译介,比如Scott翻译了《四郎探母》《拾玉镯》,Birch翻译了《牡丹亭》《桃花扇》,Mulligan翻译了《琵琶记》,Idema和West合译了《西厢记》,Wichmann翻译了《凤还巢》,Keene翻译了《汉宫秋》,Strassberg翻译了《智取威虎山》,Dolby翻译了《中山狼》《霸王别姬》《苏武牧羊》等。也有学者结合翻译实践,提出一些翻译理念。Birch、Crump、Wichmann等学者探讨了元明戏剧、元代杂剧、京剧等中国传统戏曲的翻译问题。
四、结语
纵观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戏劇译介研究现状,不难发现,研究者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京剧、昆曲等受众群体较多的戏曲,而对于地方传统戏剧,特别是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濒危地方传统戏剧的关注度极低,如陕西境内的华阴老腔、阿宫腔、眉户、关中道情等,甘肃境内的陇剧、敦煌曲子戏,宁夏境内的花儿剧等地方传统戏曲的英译几乎是零,国内外没有学者就濒危非遗戏曲进行系统的译介实践与研究。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学者对于濒危非遗戏曲的关注,通过对非遗戏曲的译介研究,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进行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萧盈盈.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现代传播,2012,(1):84-86.
[2]许钧.翻译研究之用及其可能的出路[J].中国翻译,2012,(1):5-12.
[3]黄友义.发展翻译事业,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繁荣[J].中国翻译,2008,(4):6-9.
[4]党争胜.“三美”之典范 译苑之奇葩——许渊冲《西厢记·哭宴》英译赏评[J].外语教学,2007,(1):91-94.
[5]曹广涛.戏曲英译百年回顾与展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7):142-145.
[6]马会娟.熊式一与中国京剧《王宝川》的文化翻译[J].外语学刊,2017,(3):85-91.
[7]黄庆欢.京剧剧本翻译实践与思考——夏威夷大学魏莉莎教授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9,(7):99-103.
[8]朱芳.试析京剧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四川戏剧,2019,(1):168-17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