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学策略

2020-12-28 02:15游艳
考试周刊 2020年98期
关键词:学困生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丰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体验,调动起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与此同时,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两极分化的情况也更加的严重,特别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有一部分学困生产生了诸多的学习障碍,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也极大地降低。为了能够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抵触情绪,调节两极分化的情况,文章对学困生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学困生;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和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设置的情境更加的生活化,学生在课堂中的趣味性也越来越高,但是随之学习内容和深度

的加大,有一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出现学习上的诸多障碍,成为了学困生。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一视同仁,分析学困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并且加强对于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二、 导致学困生出现学习障碍的因素

(一)心理特点

在小学阶段,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夯实的知识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的内容上比较简单,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轻松掌握,在毕业时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比较优秀,因此心理上会比较骄傲,对于学习也比较自信。但是,初中阶段和小学生相比,学习的质和量有明显的差别,有部分原本在小学中显得比较优秀的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就不再像当初一样游刃有余,有些数学成绩会直线下降,造成学生学习自信的丧失,产生自卑感,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导致产生学习障碍,学习成绩的下滑又进一步加重了对于数学的抵抗情绪,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再加上小学生本身对于学习的目标性不明确,因此,当学习成绩出现下降时,就会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导致学得越好的课程就越愿意学,而学的差的课程就越不愿意学,容易形成偏科。

(二)师生沟通不够

和小学阶段相比,初中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会更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相关知识的教授上,缺乏对于学生情绪的关心,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不到位。由于小学生处于刚进入学习的阶段,所以老师在其学习的过程中会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支持,引导和帮助小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小学生即便在学习出现困难时,也能够因为老师的引导顺利地渡过学习的难关。但是到了初中,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明显减少,更多的是对于学科上的要求,这就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不够,再加上初中生心智的不成熟,会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而连带不喜欢某个学科,从而出现学习障碍。

(三)知识结构不完善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完善的知识结构对于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到了初中之后会感觉课程节奏明显加快,学习起来感觉更加吃力,因为小学和初中在数学的知识结构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初中引入了负数的概念,让小学简单的加减乘除,一下飞跃到了有理数的范围,数学从具体的概念发展到初中数学的抽象概念,而这些变化要求学生要在仅仅几个礼拜之内就要消化,这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而言,会比较吃力。再加上初中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比较多,学生如果无法正确地理解这些概念,很容易会混淆,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这就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扎实,一旦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就会出现错误,而这种效应就像滚雪球一样,随着课程的推进越滚越大,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后甚至会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

(四)学习方法的错误

和小学相比,初中七年级的科目更多,数学学习的难度也增加了,这就要求学生需要有更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生需要及时地转变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方法。学校在初中阶段设置了自习课,也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大部分的学困生都是因为无法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没有学习计划,仍旧沿用小学单纯的记忆方法来学习数学,对于数学的学习还停留在死记硬背上,对于概念经常是一知半解,无法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由此形成了學习障碍。

三、 具体教学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数学老师在教学前,除了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备课之外,还需要了解班级内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态,确定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要有大致地了解,在授课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薄弱点来进行重点讲解,同时要重视学生在心理情感上的变化,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出积极友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增加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感,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任务的推进。

比如老师在每堂课开始前,可以预留5分钟时间作为交流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虚心接纳学生的建议,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老师应该放下架子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对话,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概念和公式的教学

很多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只注重教授学生解题的技巧,而忽视了对概念和公式的教学,在概念的理解上,也仅仅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的意思上,只要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记忆,这种做法割裂了知识与题目之间的关系,学生经常会出现只知道概念,却不知道如何解题的现象。数学概念在数学学习中尤为重要,如果概念掌握得不扎实,那么在后续的解题过程中,就经常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现象。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于概念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概念,学会用概念去解题。

比如在进行《相反数》的学习时,概念的关键是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如果老师对于概念一带而过的话,有些学生就会认为-1和2是一对相反数,也就是说学生仅仅只认识到一个正数,一个负数就是一对相反数,而老师应该强调,正反数是数字相同而符号相反的数,防止学生出现概念混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的教学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依赖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老师在解决问题中要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行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在进行“逆水行船”和“顺水行船”的知识点教学时,很多学生对于这一概念没有具体的认知,再加上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坐过船,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中的知识点很容易会混淆,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章节的知识,老师可以将坐船的问题转变为骑自行车的问题。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骑自行车,让学生感受到顺风汽车车和逆风骑车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顺风汽车车比较轻松,而逆风骑车走得比较吃力,通过实际的体验让学生够触类旁通的理解到“逆水行船”和“顺水行船”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想象力,领悟和掌握逆水和顺水问题的思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有一些学困生出现困难之后,不懂得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常常一人困于学习的困境当中,导致出现问题之后,无法从他人身上寻找新的解决思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创设一些合作交流的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通过共同合作探索来解决问题。

比如在讲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先准备相关概念的卡片,让班内的学生每4人分成一组,其中三人分别拿着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卡片,站在另一个人画好的直线和平行相交线上,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并且通过团队协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出现学习问题之后,懂得寻求他人的帮助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小学阶段由于学习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学习成绩也比较良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一样的,有一些学生其学习能力比较低,学习方法不正确,在面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时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现象,导致其学习成绩下降。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分层教学。

比如老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另一类是基础一般的学生,第三类是学困生。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拔高教学的目标,丰富其学习的内容,满足学习需求。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在完成了教学任务之后,老师可以适当地拓宽学习的內容,帮助其提高学习的水平。对于学困生来说,老师应该加强这部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在作业的布置上也要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经常对学困生提出难度比较低的问题,帮助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让其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老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如如何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怎样阅读数学题干,知识的框架怎样搭建等等,并且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学习指导,将学习的任务分割成若干个小任务,以降低学生完成的难度,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四、 结语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阶段,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同时作为小学刚升入初中的过渡阶段,在这一个时期中,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方法还没有完全适应,因此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的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障碍,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简介:游艳,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教学策略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