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具备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本目标,而试题创新是达成高中物理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应该注重物理试题与生活实例的结合,创新试题的意境、考察要素、对比分析和实验探究来进行试题创新。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试题创新;策略分析
一、 引言
高中物理是高中学习的基本课程之一,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可以明确物理的基本概念,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加强自己对科学的认识,培养自己的科学责任感,随着教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试题创新也逐渐成为影响物理学习的要素之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物理学习的规律进行试题创新,才能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更好的利用物理思维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提高创新水平和知识运用能力。
二、 物理试题创新策略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物理教程改革的需要
国家提出教程改革的目的就是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所学知识更好的为现实生活服务,以前的物理教学内容在练习试题方面存在试题模型过于单一,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有时考察的物理要素也存在不太明确的情况,因此应该进行试题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
(二)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通过多种策略进行试题创新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物理要素的认识,深化物理知识的学习,形成对事物本质探索的科学欲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发现物理这门课程的魅力之处,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二、 物试题创新基本策略
(一)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物理起源于人们对于生活事物本质的探究,抽象化的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而服务于生活,因此应该注重物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平常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物理的角度分析现象中蕴含的物理要素与基本点,从而养成自己的物理思维,然后融入到物理试题创新中去,本质上就是做生活得有心人,例如在紧急刹车时,应该考虑到惯性,速度,摩擦力等基本要素,这样就为物理试题提供了孵化基地,在烧热水时就应该考虑受热因素导致的水的形态发生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应该将一些物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按照物理知识点进行串联,发挥循序渐进的科学原理,让学生发现探索生活的乐趣,如,在拉动物体时物体会收到不同力的作用产生相应的运动结果,这些生活实例都是培养我们的物理思维模式,只有具备物理思维模式,才能从物理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生活,才能进行一系列发明和创造。
(二)进行物理情境的创新
对于物理知识的考察离不开一定的物理情境,而物理情境的设置会直接影響到学生的探索兴趣,因此在构建物理试题模型时应该注重物理情境的选择,物理情境可以选择生活中一些热门的科技类,或者符合高中物理学生心态的一些情境,又或者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这样学生在进行试题解答过程中能够更快的形成自己对于问题的基本看法,然后结合试题中的物理条件进行试题解答,物理情境的设置是物理试题创新的第一步,良好的物理情境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进行试题创新时以火箭发射为着入点进行情境设置,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心理,也进行了物理反作用力的学习,还可以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保温杯保温原理或者人们经常见到的一些游乐设施为切入点等,物理情境的创新应该直观的描述事物的特征,高中物理本身是研究力、运动和能量、电场等比较抽象化事物的本质,学习内容相对枯燥,若是物理试题中的情境设计的没有特点或者内容太过单一,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应该创新物理试题情境。
(三)物理考察要素的创新
物理试题的主要目的是对物理要素进行考察,物理试题应该明确目标,然后通过各种条件的设定对物理要素进行考察,考察物理要素要结合具体的条件,不同条件下物理考察要素的具体结果为不一样,应该学会辩证分析物理试题,不要形成固定的模式,物理要素既可以单独进行考察,也可以结合其他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进行考察,在设计物理题目时应该以要考察的物理要素为基本的点,然后进行拓展,增加相应的情境模式和物理分析方法,物理要素是物理学习中的核心内容,是学习物理的基础性东西,因此对于试题中应该增强物理要素的传递性,明确性,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于物理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才能更好地了解题目的用意,从而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更好的进行强化和弥补。如下面这道题目: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板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为μ1,木板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板收到摩擦力的大小是μ2mg
B. 木板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是μ2(m+M)
C. 当F>μ(m+M)g时,木板发生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这道题重点是考察摩擦力,因为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其大小等于m,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即μ1mg,所以选项A和选项B都是错误的,木板对木板的摩擦力f1不大于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当F改变时,f1不变则木板不可能运动,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选择D。所以在进行物理试题的解析时应该抓住物理要考察的核心要素,这样才能进行物理内容的强化和分析,才能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
(四)创新试题的对比性分析
试题的对比性分析一般就是把两类题目放到一起进行对比,通过物理要素的条件分析、变化分析或者结果分析发现两类题目的不同之处,然后深入灵活的了解物理试题的要素变化对于物理结果的影响。进行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创新有助于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养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加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比性分析对于学生物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还要求学生要有探索精神来比较分析物理条件的不同和结果不同之间的一些必然联系,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精神。下面就以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的卫星发射技术都普遍提高,一般人造卫星的轨道是椭圆形的,人造卫星运动轨迹的的原理是在地球引力的影响下,若是人造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那么卫星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一引力的速度,一般就是卫星的向心力和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处于一个相等状态,若是卫星受到的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那么卫星的运行轨道就会变成椭圆形,通过这种对比分析来了解不同条件下的物理结果,卫星向心力和地球重力之间的平衡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卫星呈现不一样的运行轨道,在实际卫星运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卫星的向心力与所受到的万有引力一般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卫星运行轨道基本上都是椭圆形的。
(五)物理试题的实验创新
物理结论的得出需要不断的进行物理实验的操作,物理实验是对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检验,因此在进行试题创新时应该结合物理实验的目的以及条件变化来进行具体分析,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如在进物行机械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在只有重力系统做功的物体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单其机械能保持不变,这个机械守恒定律是有一定条件的,就是只有重力系统,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才能守恒,如下面的物理实验,在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若考虑摩擦,则机械能减小,滚摆运动过程中,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滚摆运动到最高处,动能为零
B. 滚摆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变为动机械能不断减小
C. 滚摆运动过程中客服阻力做功
D. 滚摆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分析:滚摆运动过程中,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滚摆的重力势能达到最大,动能减少,滚摆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而在下降过程中,滚摆要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所以本题ABC都是正确,答案D是错误的。
因此在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时要明白物理实验的条件,这样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否则失去了一定的条件支撑,物理的一些定律就会变得不成立,应该在物理实验中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抱着探索心理和对科学负责任的心理进行物理实验,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然后利用课本內容进行试题的解答,巩固课本基础知识,形成物理性思维。
(六)物理试题的综合创新
物理试题中很多题目都是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些题目的考察目的不是对于物理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衔接,如有的物理题目中会出现多个考察点,如不同的力,速度,距离等多种因素,在进行这类题目的设计时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理解能力,然后结合物理知识的学习目标进行题目的设计,设计题目时不能太复杂,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物理思维能力,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察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衔接,从而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这样也是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在物理题目中的表现,现实种碰到的具体问题远远要比书本中复杂的多,现实中没有模板来进行不断练习,只有在不断的试题练习中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够将现实中的问题抽象化,形成一定的物理模型,才能运用物理知识来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为现实服务,因此学好物理必须要学会用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而进行物理试题综合创新就是提高物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物理思维,从而更好地为解决现实中碰到的物理问题或者进行物理发明创造创造条件。
四、 总结语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下进行试题创新是适应物理课程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试题创新要要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进行情境创新,通过试题的对比性分析和创新物理实验来全方位的了解物理基本知识,探索物理的奥秘,掌握不同条件下物理的结论,从而更好的发挥物理试题的辅助作用,强化学生的物理概念,准确掌握物理的定律及规律,从而更好的深化物理学科的学习,培养科学严谨的精神,进行物理试题的综合创新,可以提高物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助于形成物理逻辑思维,从而把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抽象的物理化,用物理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好地为现实生活服务,同时也有利于用物理思维进行发明创造。
参考文献:
[1]于玉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试题创新策略[J].物理教师,2019,40(6):81.
[2]邱婷.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18(8):68-69.
作者简介:韩晓娜,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燕子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