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静
摘要:培养学生创造力是陶行知理论的核心,也是树立学生独立人格、形成自主意识的关键,尤其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借助陶行知理论中的创造理念,能够大力挖掘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对提高小学生智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生美术教学为例,基于陶行知理论,探究其在小学美术创造力培养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贴近生活,创造思维”的美术教学思维。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 小学美术 创造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1-0158-03
对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教育具有启蒙性质,小学美术教育作为整个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处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小学美术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的范式化,忽视了个体的差異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千篇一律、缺乏创造性的问题。而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基于对学生创造力培养实践过程得出的,提出了“创造艺术之环境”,这对改革和创造当前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培养小学生美术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美术教学应用重要性
(一)引导学生形成独特人格
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作者陶先生提出了儿童的学习模仿能力是建立在创造能力培养基础之上的,这种创造力不仅能够加快其快速理解知识,同时能够为形成独特人格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的意义不应只局限在提升成绩和完成学业上,更深层次的意义应当是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方面,而人格作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需要着重引导的。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美的发现和欣赏,不仅可以在美术作品中得以实现,而且还可以从生活中得到这种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若能通过美术教育获得看待世界的正确方式,善于去发现和欣赏他人的美,并且能通过自身努力去创造世界的美,那么就达到了美术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形成独特人格,在这一人格的驱动下,学生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发展,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教师在美术教育课堂中,若能跳出教材本身,联系实际生活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这种独特的人格,将有利于学生自身获得看待这个世界的独特视角,有利于学生感受纯净美。
(二)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陶行知教育理论中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双手”促使他们“主动干、自主学”。与传统“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注重创造能力培养的教育更看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投入到美术学习和创作过程当中。在传统美术教育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像是“嗷嗷待遇”的雏鸟,等着教师“知识”的投喂,过程简单粗暴,压缩了学生主动去探索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少了很多可能性。而在注重创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不仅停留在教材中零碎的美术知识,更多的是自主学习的引导,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创作主题,通过联系生活、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实现在美术学习中发现生活的美,并能通过他人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空间得到扩展,同时有助于养成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
因此,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美术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形成自主学习习惯,这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颇有裨益。
(三)提升学生的美术想象力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小孩子的不可思议的力量”,我们对小学生美术作品评价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这样才会促使他们更加自由的发挥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一观点在美术教育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美术教育属于一种艺术类课程,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艺术家以实践证明,拥有超强的想象力是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关键因素。小学阶段的学生头脑相对活跃,这个时期属于提高他们想象力的关键时期,想要充分的将这一时期的优势发挥出来,美术教师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现实的美术教学远远无法达到这样的标准,大部分美术教师认识不到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想象力提升的关键作用,只是在应付的教学,过于强调色彩、线条和结构的正确性,因此学生在美术方面学会的只是刻意的模仿,达不到想象力所提出的创造要求,甚至有的学生不按照其标准进行模仿时,会受到一定的处罚,这很大程度上会扼杀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一)创造意识尚未形成
长期受到传统美术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特点是注重教材知识的灌输,过程是单向的,学生只需要进行吸收即可,虽然表面省时省力,但却是典型的“应试教育”,长期在这样的美术教育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易形成思维惯性,即一切以教师讲的内容为标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在逐渐丧失,学生眼中的色彩、结构和线条的组合是固定的,不会下意识去质疑教材中的美术知识,更不会大胆去尝试以往没有过的艺术组合。
(二)创造思维培养缺失
创造思维是在创造意识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若想进一步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品质。具体而言,创造思维指的是个体拥有的独创性思考方式,在这一思维的驱动下,个体在学习与创作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传统的解决问题方式,创造思维下的解决问题方式更具创造性,因为更适合美术教育。创造思维在美术学习与创作过程中体现为以下几点:1.准确快速发现美术创作中的对策;2.善于发现艺术作品中的美;3.对于同一美术创作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4.善于改进自己已有的美术作品;5.短时间想出独创性的想法。
(三)创造技能水平不高
创造技能的培养需要多方配合,根据有关调研,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阻碍着学生创造技能的提升。首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传统的教育理念驱使下,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不管是课堂还是课下,学生都很少有机会去自由探索美术的魅力所在,更多的还是在学习知识和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采集资料的能力;其次,实践性教学方法使用不普遍,艺术的美应当来源于生活,而非是课堂,但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还是花费在课堂上,学生真正去接触自然的机会不多,压缩了他们创作的空间;最后,缺少互动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观察美的角度局限在自身,讨论交流的能力得不到锻炼。
(四)创造情感和人格不足
小学美术创造教育应少一些功利性,它的目的不应局限在智力和能力的提升,更应该包括补足学生的创造情感和人格。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而且具有一定的心智基础,可以为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另外,不同于上述三个方面,创造情感和人格一旦形成,是会内化成学生身上具有的非智力东西,不会轻易改变,还会反作用于创造意识、思维和技能,相应的,它的形成过程更加漫长,其中创造情感的形成是培养创造人格的基础所在。
三、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小学生美术创造力培养模式分析
针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在陶行知教育理论指导下,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而促进小学美术教育改革,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树立创造意识
陶行知教育教学理论中,提出过著名的六大解放,其中“解放儿童的头脑”就是指将儿童的大脑思维从封建迷信及对社会的曲解等方面充分解放出来,促使他们会想、敢想、会做、敢做。
首先,营造创造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创造意识的过程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通常是从美术学习的小细节感知并掌握到的,这就需要教师营造出具有创造氛围的美术课堂。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带学生去大自然,感受来自生活真实的美,并让他们通过实践来采集美术资料,如果必须是室内教学,可以模拟教学情境,或借助多媒体手段,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要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知识。
其次,鼓励想象。创造意识与想象力关联密切,当看到一幅美术作品时,如果想让学生产生创造的想法,那么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开拓想象空间。鼓励学生联想实际生活,并高于生活去想象眼前的美术作品,进而打破束缚。
最后,頭脑风暴。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企业、学术论坛,也适用于小学的美术课堂,由教师抛出美术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在自由表达想法的同时,也汲取了别人的好点子。通过这一方式,学生的思路变得开阔,为创造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基础。
(二)培养创造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处处、人人都为创造之地,都具备创造能力,而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并非放肆自由式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遵循由量到质的变化过程。
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多角度的,不仅要有发散想象,也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对于美术创造思维来说,当看到一幅作品,或者是面对模特时,首先看到的东西是通过眼睛或耳朵得到的,基于经验或感性居多,要想让这种感性思维转化成逻辑性思维,就需要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支撑,比如几何学知识。
创造思维的培养过程,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是关键。首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比如在命题画作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对命题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和理解,之后引导他们自由取材、组合、创作,又比如突破传统构图法则,基于自己想象去创作等;另外,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而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其次从评价机制来说,不要一味地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而是要引入多方位的标准体系,除了教师的评价,还应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等,在评价标准的设置上,多一些与创造思维相关的指标,如平日对色彩、构图独到的见解。
(三)提升创造技能
创造技能的获得是创造意识和思维的产出阶段,相比前两个阶段,技能的获取以及提升尤其需要学生的实践和动手。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的能力,从素材的收集,到转化成自己的成果,无一不需要用到创造技能。
首先,营造开放式的美术课堂,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将生活化的美术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学方式不仅局限于单纯的讲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甚至深入田间地头,从真切的事物中获得对美的感知能力,进而将这种体验应用到美术创作中,这种方式比单纯临摹好得多。其次,多组织美术竞赛,比如绘画、书法比赛,用竞技的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创造,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实现创造能力的提升,也能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所在。再次,美术教材的编排要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多一些开放式的内容,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通过有趣的活动形式,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用实践来突破理论知识的束缚。最后,基于每个地区的文化差异,在编排课本时,可以适当结合本地特色,比如少数民族的艺术图案,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色彩、构图,激发他们去传承这种艺术的动力。
(四)升华创造情感与人格
通过前文对创造情感与人格概念的分析,发现这一特质与创造能力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旦得到升华,将会促进创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而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
之所以会强调审美的重要性,是因为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在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社会大众对一些美的认知有误,审美扭曲延伸到各个领域,小学生易被同化,而美术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审美标准,在面对一幅美术作品,或者是生活中的任一事物时,要告诉他们美与丑的区别和界限,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心中自然会形成应该有的创造情感,在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时,懂得如何将色彩、构图应用的符合社会主流。
对于创造人格的形成,想象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纵观历史发展,各个领域的进步,都离不开创造性人格的推动,对于美术教育来说,需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形成创造性人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动手可以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转化成可见的成果,教师要适当鼓励,进而激励学生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多运用这份想象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实践过程,不仅仅验证了小学生创造力培养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同时也对提高小学生良好品格、核心素养等提供了教学依据,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小学美术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必要理论。基于此,本文重点对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当前小学生美术学习中创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有关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率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张铖菲.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生美术创造力培养的运用分析[J].好家长,2019(25).
[2]蒯卓胤.浅谈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理论对小学生美术写生教学的启示——做一名有思想有情感的小画家[J].新课程:上,2019(01).
[3]欧阳思捷.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05):233.
[4]朱振华.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内涵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