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涛
摘要:教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本文以初中音乐为例,阐述深度学习中教师是内源动机的激发者;教学内容的选择者;阶梯教学的搭建者;体验活动的引导者。
关键词:深度学习 教师 内源动机 学习内容 阶梯学习 体验活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1-0155-03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研究”是笔者院校的016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项目以“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深层思维、积聚价值体验、走向素养深处”为目标追求,以“触及学科本质和知识内核”为过程内容,以“任务导学和自主合作”为驱动方式,努力变革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课程及评价,最终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几年的研究实践中,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学生发生了变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变得“强势”了,他们能主动承担学习行为,如质疑、自学、探究、合作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个性和灵性得到了舒展。可是,培育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是关键,没有教师的有效引领,也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谈不上学生的深度学习。那么,在深度学习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
一、内源动机的激发者
深度学习是内源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内源动机,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深度。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内源动机,当学生对于所学的某个内容、某个节点产生浓厚兴趣,那么,这样的兴趣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在《曲苑杂坛》一课中京韵大鼓选择了骆玉笙演唱的《丑末寅初》片段“我听也听不见,在那花鼓谯楼上,梆儿听不见那敲,钟儿听不见那撞,锣儿听不见那筛,铃儿听不见那晃”。这一唱段中有着固定的节奏型×× ×××× × 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以引导学生按节奏读唱词;当学生感觉这是一个简单任务时,引导他们慢慢“唱”,去体验京韵大鼓“说中带唱,唱中带说”的特点;当他们顺利完成时新的挑战继续进行——能否尝试着用“京味”演唱?这时的他们进入了兴奋状态,音乐起,京味儿的歌声自然发出。
其次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当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时,学生就会深入地了解、学习、理解。例如《民族打击乐》一课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的鼓。
生:击鼓鸣冤、敲锣打鼓、鼓乐喧天、一鼓作气……
师:回忆一下,鼓是如何敲击的?
生:演示鼓的演奏方法。
师:欣赏打击乐《滚核桃》,请仔细观察鼓的演奏方法。
师:通过观察演奏,你能尝试着其中一种演奏方法吗?
生:演示某一种方法,并作出说明。
師:中国鼓的种类繁多,不同的鼓有不同的演奏方法,老师为学生演示排鼓、花盆鼓、战鼓的基本演奏方法。
生:按照节奏谱尝试着演奏。
这一教学片段既可以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无处不在,又能结合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去学习新知识,体验新知识技能带来的愉悦感,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意义的建构,理解并运用新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者
研读教材是深度学习的重要基点,只有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才能准确制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使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二度开发,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所教教材进行一次全面、深刻而系统的研读。通过深入研读了解教材的基本内涵,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发现教材的纵横关联。呈现在教材上的每一首乐曲、每一张知识卡片、每一处爱乐驿站……都隐含着教学理念,链接着知识脉络,引导着教学思路,教师只有通过研读,才能细细去思考,去发现。
苏少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欧美览胜》,编写意图是在欧美的音乐宝库中采集了几颗民歌俗乐宝石奉献给学生,希望能在欣赏各种音乐活动中“触摸到欧美的律动和韵味”,体会到音乐世界的博大,感悟各具风情的民族民间音乐。显然教学内容涉及面极其广,选择一个重点内容作为课时教学内容是首要问题。在单元教学目标中发现:“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感受意大利船歌的风格”。因此,选择并确定《桑塔?露琪亚》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学唱《桑塔?露琪亚》指导学生演唱好“船歌”,唱出意大利“船歌”动荡、摇曳的韵味。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聆听乐曲、学唱歌曲,拓展欣赏,指导学生分析和了解“船歌”的音乐特点。
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研读一些专业性的学术文章拓宽自己的视野,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了解到意大利“船歌“与”水城“威尼斯的地理环境有关,与当地的船工生活有关联;理解意大利“船歌”为何能够广泛影响欧洲作曲家,成为一种特别的音乐体裁。学习到这些时,就明确了学习重点——唱出“船歌”风格特点,也明确了研究重点——“船歌”特点的形成原因。
当然,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和知识经验,其次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最后要关注到选择内容的可操作性、灵活性和层次性,这样才能避免选择不切实际的教学内容,耽误学生的学习,耽误教师对教学目标、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设计。
三、阶梯教学的搭建者
深度学习是教学中的学生学习而不是一般的学习者的自学,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实践活动和问题研究分解为不同梯度,引导学生用“爬坡”的方式一步步达成教学目标。
(一)目标阶梯分解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解释是:“教什么必须放到课堂教学的第一位来考虑。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和开展,均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如何设定清晰而明确,且具有不同梯度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念故乡》是根据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代表作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主要旋律改编而成的,李叔同先生填词的《念故乡》在20个世纪30-40年代曾作为学堂乐歌流行于我国。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研读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念故乡》,并富有感情的表现歌曲思乡之情;(2)通过分析旋律,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手法与表达情感之间的联系;(3)指导学生尝试进行二声部合唱,感受合唱的层次感与和声的美感。
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本身是有一定的逆反心理的,课堂上也不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也不再满足听听唱唱,拍拍动动的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能力的增强,他们更加愿意学着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去理解音乐语言,尝试挑战一些高层次的活動方式,努力提升艺术素养。因此,《念故乡》的教学目标是以下几点:1.提出本节课最基础的歌曲学习目标——唱会歌,唱好歌。2.要在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聆听乐曲、学唱歌曲、分析旋律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理解音乐的创作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演绎歌曲的情感。3.要在前两个目标基础上尝试二声部合唱,从演唱形式上体验和声之美。这个目标对于多数学生是较大的挑战,但这样的挑战可以提升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理解。
(二)问题阶梯分解
在音乐教学中,问题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充分考虑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把握问题设计的梯度与层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设计提问坡度,做到由易到难,步步设坡,就像攀登阶梯一样,通过由易到难的一个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的引向求知的新地,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
在《渴望春天》一课中莫扎特运用什么创作手法表达对春天的“渴望”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问题。第一次探究从第一遍完整聆听歌曲入手,提问:歌曲运用了什么节拍?八六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由此让学生既复习了旧知,又提前感知了八六拍那种特有的舞蹈性和律动感。第二次探究是让学生设计歌曲的速度,引导他们尝试运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体会速度对于歌曲表现情绪的作用,感受由于运用了稍快的速度而带来的对春天的“渴望”。第三次探究是分析“与众不同的第三乐句”,通过师生共同分析,了解到由于音区上移,变化音和大跳音程的出现使得第三乐句有一种情绪上的迫切感。
三次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聆听、演唱、分析来感受歌曲的创作手法,理解音乐的语言。教师合理地设计提问坡度让学生每一次都带着不同的问题聆听、演唱,通过层层递进提问,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作曲者的创作手法,体验到作曲者的创作思维。通过将教学疑难问题进行相应的层次分解,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艺术魅力。
(三)活动阶梯分解
让学生“乐意”接受一直是教学者所追求的,同样让学生“易于”接受也是教学者不断研究的课题。例如在学唱《无锡景》教学中,要让学生既能唱会歌曲,又能唱出小调歌曲的“韵味”,这是一个教学难点。因此,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设计几个不同坡度的小环节,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而投入的状态学习歌曲,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去体验“小调”音乐的特点。学唱《无锡景》第一遍要求关注五声调式和乐句,能准确演唱《无锡景》;第二遍要求学生划一划旋律线,体会“小调”曲折、悠扬、优美、婉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唱出《无锡景》的“细腻、委婉”;第三遍则要求学生尝试用无锡方言演唱歌词,引导学生体验方言在民歌中的作用,同时也让《无锡景》的演唱更具“无锡味儿”。在这样的学习中合理设计坡度,不仅会让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同时也是深度学习所追求的学习样态。
四、体验活动的引导者
“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体验”是指学生在活动中生发的内心体验。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得有“活动”的机会,有“亲身经历”的感受。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手段就是体验活动,通过多种感官(耳、手、眼、口、脑等)的参与,引导学生获得审美经验。教师要在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景,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学生入情、入景、动情,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表达他们对音乐独特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和能力。
例如苏少版七年级上册《故乡歌谣》,单元内容关于“思乡”的音乐作品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有两个难点:准确体会情感,品味音乐语言。《故乡歌谣》第一课时《思乡曲》的教学设计正是根据这些难点,创设多种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思乡曲》中“来回穿行”“深度漫游”。
第一个来回:体会《思乡曲》的主题与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之间的关联。通过聆听、演唱《城墙上跑马》,了解其背景,体会北方内地原先比较贫穷的地方,其土城墙都是窄而不宽,在上面跑马,只能往前,不能掉转马头而回来,这是曲意,它道出了深藏在去往他国异乡而无法归来的游子心中的凄楚感受,在明白这一关联后第一次体验乐曲的情感。
第二个来回:聆听主题,分析旋律,理解旋律走向与情感的关联。教师讲解音乐中的旋律线一般可以分为上行、下行、平行三种,每种旋律线都传递出不同的音乐感受,上行旋律线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下行旋律线则容易给人一种消极的感受,常常令人想象到无奈的叹息,忧伤的情绪。师生边唱主题——旋律边划旋律线走向,分析旋律线的总体走向,感受作曲手法对于表达音乐情感的作用,理解乐曲的情感。
第三个来回:聆听主题,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表达作品情感。教师提问:除了旋律线的走向为我们提供了情感表达的依据,还有什么可以帮助演奏者传达作品的情感呢?学生提出可以运用中速稍慢,中弱力度演奏(唱)的建议方案,再根据此建议方案尝试着哼唱主题旋律,表达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在这一次次的来回穿行中,学生对音乐语言、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体会,虽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探索过程,但也是一个充满乐趣的愉快过程,在其中学生发现并感受到音乐的秘密,整个音乐的世界仿佛被照亮起来,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
教师润物无声,学生稳步、扎实地学习,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才有可能会主动积极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贺慧.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学习引论[J].基础教育课程,2015(23).
[3]龚建新.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阅读教学:内涵、特征及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6(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