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菁菁
【摘 要】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更是人类文化素养、精神品质、美好情感和思想情操的载体。在小学开展音乐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美好,并且能够在欣赏音乐、品味音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情操和良好品德,让学生获得身心成长的艺术教育与引领。本次研究讨论了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教育工作者有启发。
【关键词】 视听联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面向小学生进行的音乐鉴赏教学,其难点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小学生本身的文化素养、经验阅历不足,对于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情绪、人文情怀以及音乐所创作的背景等缺乏充分的理解认知能力;其次是音乐的鉴赏中,单靠字面理解或者老师的描述很难达到深入透彻、体悟深刻的效果。开展视听联觉,这是将听觉与视觉的有机结合,对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帮助。
一、基于场景的视听联觉欣赏教学
视听联觉是一种充分调动视觉与听觉的联合欣赏教育策略。它让视觉与听觉成为欣赏音乐艺术魅力的两个交互的路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视听联觉是要基于现实场景与线上情景来打造,是要让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中以视觉和听觉形成更好的欣赏体验。
在线上构建情景,是指在一些学校不具备特别充足的音乐器材等硬件设施的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等进行情景构建的联觉欣赏教学。比如,我们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这首音乐的情景构建就可以通过网络来展开。老师在网上应该比较容易找到用这首音乐作为背景的军旅题材舞蹈表演或者专题片、纪录片等。我们通过多媒体和大屏幕,让学生在视频情景中听音乐,看舞蹈表演,看视频中反映中国军队建设和军人守卫边疆、抗洪救灾等感人事迹的画面场景,在视觉上受到冲击和震撼,在听觉上同样有所感触,从而达到良好的音乐欣赏效果。
在线下构建情景,是指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演奏乐器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舞蹈表演等方式构建情景;或者可以利用校园里的少先队鼓号队表演活动、教师节等节日汇演表演等作为情景,让学生在这样真实的情景中听音乐、看音乐,获得逼真生动的音乐欣赏体验。以真实情景中的热烈气氛、音响效果、舞台道具渲染为启迪,学生的视听感触会更热烈生动,是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尝试。
二、基于主题的视听联觉欣赏教学
音乐是有很多种主题的,不同的主题往往带着不同的情感状态,也往往带着不同的音乐表现力。我们在面向小学生进行的音乐欣赏中,应当注意帮助学生去摸索规律,把握不同主题的音乐作品在艺术魅力、情感情绪上的特征,从而形成更加准确的音乐欣赏与审美认知。
比如,欣赏《种太阳》这首歌,它属于怎样的主题呢?老师并不是直接在黑板上罗列音乐的主题思想或创作主题有哪些,而是先播放音乐让孩子们去听,听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然后把歌词用多媒体投射在黑板上,让孩子们对照歌词再听几遍。然后我还会给大家播放这首歌的MV或者舞蹈表演视频,让大家在听和看的综合体验中进行音乐欣赏。之后我会问学生,大家认为这首歌是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或者情感情绪?问他们听了这首歌是什么感觉,心情有怎样的感受?这就是一种视觉与听觉的有机结合。它可以帮助孩子们较为准确地把握音乐的主题。
有的孩子说:“这首歌让我感觉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小朋友想要用种太阳的方式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的情感。”也有的孩子会说:“这首歌让人听了心情愉悦,我感觉手脚都忍不住要跟着节奏动起来。”这种视听联觉的欣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的主题。
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我们基本可以把音乐作品的主题分为美好畅想类、亲情友情类、爱国主题类、歌颂劳动等美好情感品德类、自然风情情趣类等几大主题。我会带领学生在视听联觉中对每一类主题的歌曲、音乐进行体验,感受不同主题音乐带来的不同心情和不同音乐主题中所蕴含的力量。这样的欣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了更准确的音乐欣赏与感知力,教育成果令人满意。
三、基于情感的视听联觉欣赏教学
视听联觉是一種教育技巧,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对音乐思想感情、主题内容等的深层感知,并培养学生自身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价值理念、良好的感情情绪。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也是我们实现音乐文化与音乐情感教育的职能所在。
基于情感的视听联觉教育,是指老师在让大家听和看的过程中注意从情感上进行认知与把握。以音乐《小宝宝睡着了》为例,对于这首音乐的欣赏,老师先在情感上进行引导:同学们,你还记得小时候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场景嘛?你能回忆起哪些特别感动、印象深刻的事情呢?通过这样的启发,让学生先在情感上倾向于美好的亲子关系;然后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音乐,并通过视频画面中表达的故事情节来增强情感共鸣。看着画面里妈妈轻轻抚摸小宝贝的头,看着小宝宝在玩着妈妈送给他的礼物,大家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很小的时候,仿佛看到了爸爸妈妈为了照顾自己而含辛茹苦。这样的情感体验之下,孩子们对于亲情的美好,对于父母的感激之情就越发浓厚,达到了此次音乐欣赏教学的预期目标。
我们在进行音乐视听联觉的教学中,要灵活运用视觉、听觉的感官体验效果。比如,闭上眼睛听音乐,避免画面给学生带来先入为主的印象;或者关掉音乐看画面,让学生体会音乐在进行信息传达、情感情绪传达中的作用。灵活开展视听联觉教学,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也会有很好的提升。
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并不单纯以声音的形式出现,也可以通过舞蹈、影像或者文字配合展现艺术魅力。我们组织视听联觉的音乐鉴赏教育,其实是对音乐艺术形式的尊重,也是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尊重。通过视听联觉,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实现音乐艺术美感的传达,值得教育工作者多作尝试。
【参考文献】
[1]翁晓敏.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18):157.
[2]陈萍.妙用通感 丰富体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通感体验方式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03):67-71.
[3]范永乐.以听觉体验为基础的音乐欣赏教学——以苏少版四年级上册《朝景》一课为例[J].求知导刊,2020(1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