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若琦
摘要: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在学生学习时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在过程,有了学习动机,对学生进行学习迁移,通过设计良好的學习策略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科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培养会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研究
笔者作为一名实习生,被分配到实习学校,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实习。短暂的实习中,面对怎样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笔者总结了以下策略。
学习动机为引导
刚到实习岗位,学生对新来的老师很好奇也很是欢迎,第一堂课除了自我介绍以外,笔者首先教给他们的是化学这门课的学习技巧:不仅是为了成绩,更是为了对世间万物有一定基本的认识,因为周围的事物中处处都隐藏着化学知识。
刚上课时,学生对于化学这门课既憧憬又紧张,觉得化学这门课很有意思,但又害怕学不好,所以笔者就以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导入,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同学们,大家有没有看过最近很火的电视剧,几个人一起进入山洞探险,有些山洞很深,越往下面走,会看到许多神奇的景象,也有五颜六色的钟乳石。这时候点燃火把,会发现点不着,走到黑暗的地方,还会看到有“鬼火”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新的一门课程——化学,它将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奇妙的世界。”说完,学生们眼睛都睁得大大的,正襟危坐,都对这门课充满了兴趣。下课铃声响了,许多学生还是意犹未尽,沉浸在化学课的奇妙当中。
学习迁移为方法
学习迁移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作为教师,要做到的不仅是理论上的理解,更要将其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
在讲解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这一节时,上课前笔者看到有学生带着小包的零食,有同学带着碳酸饮料走进教室。于是,笔者课上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商店里买到的大包小包的零食,我们叫它膨化食品。小食品刚买到时都是鼓鼓的,里面充的气体是什么呢?”有同学举手抢答:“老师,是空气,因为空气廉价易得。”还有的同学举手:“老师,虽然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但它肯定不是空气,因为食物放在空气中会变质过期。”我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不仅要做到廉价易得,还要保护其中的食品不能变质。除此之外,同学们还能想到生活中有什么类似的情景吗?”有同学说:“老师,平时喝的汽水里面也有许多气体,那也是用来保护汽水的吗?”我说:“这位同学说的很有道理,大家生活中也能发现,汽水瓶里的气体鼓鼓的,而且不断往外冒气泡,里面的气体就在我们今天的课中包含着,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学习新的课程。”这节课上,同学们并没有偷吃他们事先准备好的零食,而是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品德培养和榜样效应
华夏大地上孕育出五千年灿烂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在祖国的发展中不断发扬光大。教师需要自身具有良好的品德,同样也更应该注重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共同营造教学的榜样作用。
在讲解第三单元课题二《原子的结构》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笔者把原子核比作老师,电子比作学生:“同学们,为了方便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原子的结构和电子的性质,老师现在就是原子核,你们就是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你们还在我的身边,离我比较近,活动范围有限,就在学校或者你们家附近,也很听家长和老师的话,这就是离核较近,电子的性质比较稳定。慢慢的,等你们长大了,上了高中,离家长和老师远了,活动范围大了,也有了自己的独特的思想了,家长对你们的控制力也不强了。所以,离得越远,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作用越小。再长大,上了大学,活动范围就变成了省内、省外,离得更远了。最后考上研究生,有的出了国,世界就是你们的活动范围,这个时候就达到了最活泼的状态,也最不稳定。所以大家可以知道电子离核越远,越活泼,越容易失去或者得到。现在,知识我们学会了,知道了不管电子跑得多远,都是属于原来的原子的,就像你们以后有了出息,出国留学也一定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更不能忘记我们伟大的祖国。你们一定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都用来报效我们的祖国。这样才不会辜负老师对你们的培养。”学生们说:“好!”同学们个个都显得非常激动,回答得斩钉截铁。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需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教师也应该给学生留下良好的榜样作用,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参考文献
[1] 寇杰,陈选华.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育[J].文教资料,2018(11).
[2] 赵英杰.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志愿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效应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1).
(作者系山西师范大学2017级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