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筱艳 唐文亚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是国家国土资源部认定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它也是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预警预报系统的1号基岩标。在这里,科技与孩子们近在咫尺,科技的种子也悄然地播洒在孩子们的心田。
点燃科普教育火种
以1号基岩标的建设为契机,2001年,学校和常州市国土资源局、南京地质博物馆合作,将基岩标标房建成了具有科普、环境教育功能的科普馆,成为青少年接受地学科普教育和宣传环保知识的窗口。后又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少先队活动专业委员会研究实践基地”“第二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2014年,学校又对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改建,形成了主题墙、活动区、科普宣传区、休闲娱乐区四个区域。主题墙上内容丰富,展现了科普基地成长的足迹;崭新的科普知识长廊,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述说着测绘知识的故事;五块各具特色的矿石,揭开地质变迁的奥秘……改建后的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课余活动时尽情地徜徉在科普知识的海洋。
科普教育任重道远
整合资源,为青少年科普活动提供支持 学校与江苏省地调院、南京地质博物馆、原常州市国土资源局、原武进区国土资源局联手成为共建单位,通过资助、专家引领,使基地真正成为宣传国土资源和科普知识的窗口。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的经济扶持,作为基地专项科普经费;充分利用基地内科普资源,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教育专家、青少年学生、科普受众达9万余人次;通过整合基地外科普资源,利用周边的污水处理厂、新奥燃气、省前中动物博物馆、常州市民防教育科普馆等单位开展科普活动,激活公众的参与热情,形成了尊重科学、宣传科学、推动基地科普活动的强大合力。
形成模式,初步构建科普活动框架 以基岩标保护亭和科普展示廊为中心加强宣传,营造育人氛围;基地人员利用地球日等,向队员宣传各个环境纪念日的来历和意义,并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每学期開展以科普、环保为主题的大、中队活动;成立5个学生社团,其中“小讲解员培训中心”“小水珠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童趣杯”优秀红领巾小社团。“基岩探秘”小队被评为常州市“优秀少先队小队”;定期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编写科普专题小报,组织讲座、竞赛、小论坛等科普活动;小手拉大手,科普教育走进家庭、社区,使活动空间不断辐射、拓展,为建设和谐、文明社会提供保障;基地常年对常武地区学生、群众免费开放;狠抓信息技术教学,夯实科普教育基础。学校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科普教育的有效整合,达到了资源共享、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
拓展领域,科普教育纳入课程教学 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科普因素,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探索科普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把科普教育真正落实于各科教学之中;大力实施校本课程《我爱地球》《植物王国》《绿水考查》《石头探究》《基岩探秘》,定期开展研讨活动。
加强研究,科普课题精彩纷呈 科普基地先后确立了多个科普课题。国家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结题获全国优秀奖;《基岩标少年科学院的建设与活动研究》中期评估报告获省一等奖;《“科普小天使”少年科学院的建设与活动》获得武进区第三届学校三年主动发展项目一等奖;《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被选为常州市十三五划课题,中期评估获得了优秀。
科普素养逐步提升
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学校因科普教育工作成绩卓著获得了多项殊荣,在科普教育带动下形成了科普、鼓号队、门球三大特色。学校以基地为突破口,有效开展国土资源、科普特色教育,成绩喜人、贡献突出,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
师生科普素养逐步提升 师资强大、阵容齐全。学校选拔精干力量担任科普辅导教师,聘请国土资源专家、有一定科普素养的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招聘优秀学生担任基地小讲解员,科普宣传力量强大,在各级竞赛活动中成绩喜人;搭建舞台,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学生发挥特长,勇创佳绩。学校的辅导员创新项目《基地架金桥,科普结硕果》获得常州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创新大赛一等奖。基岩探密队活动案例获“全国红领巾小社团活动优秀案例”。
此外,通过各种科普活动和各课题的研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科普教育内容和形式,生成了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
规划科普美好未来
学校加强与共建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络,取得支持,加大科普教育投入;创建校园科普文化理念,营造良好的科普教育的人文环境;完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建立“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科普校本培训网络;将科普教育进一步渗透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去;完善校本课程,研究校本课程活动化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举办校园科普节、科技节活动,拓展各种科普兴趣小组、社团、少年科学院,注重科普作品的创作。
在“诚·晓”校训的熏陶下,城东小学的科学素养、人文意识都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科普教育任重道远,今后我们会继续砥砺前行,为孩子们的幸福未来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