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基于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特征的教育策略探析

2020-12-23 04:50郑日和
锦绣·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策略

摘要:数学教育在任何教学时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初中阶段对学生而言学好数学更是对理科内容进行掌握的重要基础。而且数学课程因为其潜在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初中阶段的知识点内容又相对复杂,需要学生投入极大的研究精力才能保证学习效果,难免出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为学生的学习方法错误或者未能理解教师的讲解,导致学困状况发生,在农村初中数学教育中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对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进行改善,提升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保证其在初中教育阶段数学学习上具备足够的知识技能水准。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特征;教育策略

引言:

学困生的存在重点原因不仅在于自身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也需要承担对应的责任。因为正是教师在教学讲解过程中未能做到因材施教,一味以统一标准要求学生,部分存在一定学习困难的学生才会出现学困状况。初期阶段学生因为钻研内容过深陷入死胡同,随着后续知识学习的不如意,学生逐渐转化成缺乏学习兴趣、上课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一点在农村初中尤为明显。所以,应对农村初中教育问题需要从数学学科以及具体教学环节入手,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做到针对性的提升。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具体状况

初中数学因为知识点内容渗透的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和小学教育内容相比具有较多提升性内容,并且还需要面对升学的压力。所以教师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都存在追求效率而忽略对于不同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困状况。這一点在农村教育中更是极为明显,因为教育资源不平均,农村数学教育的教师能力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导致对学生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的模式[1]。在沪科版教材中教师应按照知识结构顺序为学生进行讲解,尤其是对基础部分的引入来说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初次接受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坐标系函数等知识点的时期,如果不按照正规的教学方法选择内容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学困的状况。

一般来说学困问题和多方面的因素都有所关联,可能存在家庭因素或者班级内部的不团结甚至孤立现象,但最集中的还是在于教学方法方面缺乏针对性,导致教师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按照既定目标完成学业内容,但必然存在少部分学生难以按照标准完成课业内容。农村教育中仍旧存在传统思维,导致不少学生对学习难以投入全力,并且因为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对数学学科也存在错误的认知。

这些具体的教学状况才是急待改善的根源,如果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育状况就能得到充分的提升。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言,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提升方法予以应对。

二、激发学困生学习热情的主要方法

在学困生问题上需要首先应对的关键点在于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大部分教学知识其实都可以通过更加趣味性的语言进行描述,例如对于几何图形的翻转计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尝试操作,不仅能提升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认知了解,同时让学困生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也能加强其课堂融入感,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说越高的参与度就越能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2]。教师的正确引导也是沪科版教材中要求的,不同的学生类型需要不同的引导方式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对于学困生首先教师不应直接进行批评,而是尝试从其立场角度进行理解和引导,先学会和学生做朋友,再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立场逐渐渗透给学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在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上教师应进行针对性的整理,从其状态中发现其进步和优点。例如课堂集中力和专注程度,尤其是课下作业完成的状况在其表现逐步提升的同时教师可以循循善诱的予以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同时,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师主要的提升方式。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与小学时期存在较大的不同,沪科版教材在知识衔接上虽然具有足够的科学体系,但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教师要对这一点有充分的认知,对于部分小学阶段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予以充分的耐心和课下的辅导,帮助其提升学习效果,逐渐使其了解初中阶段数学学科内容的正确学习方法,带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能适应的方式[3]

三、采用分组方式提升学困生的交流效果

同时,在数学教育中个人的力量有时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教师也应尝试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尤其是对新知识的探索,不仅单纯需要教师讲解,而且在课前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行进行研究。对于学困生的编组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和优秀学生进行沟通,在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将学困生与数学学科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分组,使其互相帮助,让优秀学生在学习方法以及解题思路方面予以一定的指导。这样学困生也能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教导获得对解题思路还有知识点应用方式的具体思考模式,在熟练后逐渐形成自己的应用方法。

学困生的关键管理难点在于最初阶段存在对数学学科理解不透彻以及知识点内容学习不到位的问题,如果能有效处理这两点,再帮助学困生融入班级的学习氛围中,那么就能充分提升其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将学困生逐渐转变为对数学学习具有极大兴趣的优秀学生。

四、结束语

初中教育本身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设计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教学讲解过程中以更加浅显易懂的展现方式才能保证大部分学生都处于同一水平线,如果存在差异性的教学,那么自然学生就无法按照教师单一性的标准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所以教师应在理解学生的过程中逐渐找到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于学困生要选择其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和知识渗透方式才能起到积极效果,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将学困生转化成为具备数学逻辑思维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邓芳野. 基于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特征的教育策略分析[J]. 新课程(中), 2019(3).

[2]丁军. 激活与创新:基于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中学生英语, 2014(29):88-89.

[3]段成毅. 有效转化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策略研究[J]. 飞(素质教育版), 2013, 000(005):121-122.

作者简介:郑日和,出生年月—:1968.07.,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广西苍梧,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毕业,研究方向:初中数学,单位信息:苍梧县六堡镇初级中学,所在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邮编 : 543199。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策略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分析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