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兴鹏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和写占据着关键地位。在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要明确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找到阅读和写作的契合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理清写作思路,更好地锻炼英语语言思维。教师可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以读促写”的相关理论基础,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以读促写”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论述,提出 “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以读促写”;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应用剖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5-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5.055
一直以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都占据着关键地位。在某种程度上,阅读和写作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读促写”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更好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取关键信息,完成写作训练。目前,以读促写的方式较为普遍。在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要充分发挥读写的关键地位。通过“以读促写”积极开展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是一种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教学模式使用到现代化英语写作中,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
一、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初中生在进行英语写作过程中错字连篇、内容较为空洞,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甚至在写作过程中使用单一的模板,并没有寄托自身的情感,也没有自身的思考价值、缺乏写作的自信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网络上各类素材一应俱全,方便学生的抄写复制,这成为初中生英语写作的主要问题之一。站在广大教师的教学角度来看,为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方法探究中,缺乏相应的变通性,采用固定的教学方式,使得广大学生对英语写作丧失热情。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写作教学中都是在固定的模块下指导学生。学生缺乏兴趣,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缺少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真实的情感,逻辑思维能力不高。尤其是在实际教学中,内容多是空洞无物、语言逻辑性不强。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坐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无法真实感受到外界事物,缺少写作的乐趣,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2]。
二、“以读促写”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新课标的要求
目前,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使用“以读促写”的方式,在最大范围内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是一种用于交际的工具,更多侧重的是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初中生的英语写作,不管是写作角度,还是写作内容,都需要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实际要求。大多数初中生所写出的作文都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英语写作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在英语教育中的主体位置,视学生为一个完整、真正的人,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体质。学生是学习英语的主体。教师要站在这个层面上,充分尊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位置,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因材施教,制定科学的教学方式,对英语写作以及阅读教学方式进行积极探究,让学生热爱写作、热爱经典、热爱优秀的文章,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方式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需要使用以读促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广大英语教师必须要对“以读促写”做出深入的探究。以读促写,主要是指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关键地位。现阶段,“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以读促写”方式如下:
第一,嵌入式。嵌入式是指在具体英语写作过程中,要选择和写作主题相关的内容。这些阅读内容可以是教材内容,也可以是课外读物,要求学生在朗读和背诵的基础之上,对阅读内容的风格、思想、感情进行全面的分析,加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在此之后,教师要布置和主体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按照固定的书写格式展开写作。
第二,渗透式。在以读促写教学中可以使用渗透式的教学方式,它能有效考虑到教材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在最大范围内实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機衔接。在阅读中,如果涉及不认识的单词和词组,教师要认真讲解,更好地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精读,做好信息的输入。也可以使用填空题的方式,让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句型有着大致的了解,做好简单的信息输出。
第三,在“以读促写”英语写作中,可以使用渐进式的方式,其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着大致的了解,在开展阅读活动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和写作人物。围绕阅读和写作的主题进行衔接,在写作之前,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完形填空等题目,围绕阅读内容设计写作任务。
第四,可以使用循环式的教学方式。循环式“以读促写”模式,是一种非线性的阅读活动,它广泛使用在现代写作教育中。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使用阅读内容,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在循环式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教师可以使用再次呈现的模式,强化文章主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写作内容进行修改,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
三、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以读促写”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存在差异
目前,在对初中英语写作以读促写教学现状探究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思想观念、创新性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观念,各区域差异较为严重,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地区的差别。较为发达的城市可能会受到先进教育观念的影响,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组织教学活动中,会使用国外原版的阅读教材,在写作教学中具有明确的主题思想、文章也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然而对于偏远或者是农村区域的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以读促写”教学方式的运用。在写作过程中,仍然沿用模板化教学,忽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优势。学生写出的作文缺乏自主意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4]。
(二)实践教学缺失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让学生在文章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情感认知,在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广大教师为了追赶英语课程进度,并没有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实践课的学习,对阅读和写作的理解较为片面,没有将阅读的重要知识点和句式进行融合,没有将其运用到英语写作,中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学习任务,处于被动的位置。除此之外,教师并没有满足学生的诉求,忽视实践训练课程,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抵触心理,无法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三)写作教学创新性不足
在实际写作训练中,很多教师忽视英语写作和阅读融合的重要性,出现写作和阅读分离,主要是以分数为主。忽视了写作的主旨内容,写作时使用写作模版,使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热情。很多偏远区域的教师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力度不足,使得学校英语教学水平急剧下降,无法充分发挥“以读促写”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四、“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新阅读方式
现阶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以读促写”的作用,必须要创新阅读方法,全面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阅读理解是广大学生较为薄弱的。这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水平的学生英语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这时要做好教学目标的调整工作,开展差异化教学,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阅读为主,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也可以按照课本内容融入相关的话题,丰富阅读材料,实现阅读内容的创新。
(二)实施阅读对话
在写作教学中使用“以读促写”,能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性,在阅读指导写作的同时,夯实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对话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训练中掌握写作方式和写作技巧。教师可以使用沉浸式的对话阅读,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着大致的了解。也可以使用段落式的阅读,让学生一段一段地朗读文章,降低对大段落文字的抵触情绪,由易到难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而启发学生,可以根据对话内容设定写作主题,让学生使用回忆的对话方式,指导写作,提高写作技能。
(三)使用思维导图
在日常写作训练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阅读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归纳,可以使用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以读促写”,理清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画出导图的能力。在写作时遇到困难,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书写,做好内容框架的构建,然后根据草图进行内容填充。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效率,也能够提高写作效率,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以读促写”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素养,实现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性发展,做好学生兴趣的指导工作,全面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阅读对话、创新阅读方式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勇红.“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課堂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9(14):116.
[2]王慧.“以读促写”写作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10):87.
[3]钟剑鸣.微课模式在初中英语“以读促写”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3):115.
[4]张文秀,宁勇鑫.从一次同课异构谈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J].英语教师,2019(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