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梅,张金慧,董 雪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7066)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加强管理的目的在于查漏补缺,以无缝隙管理提升护理的质量和护士积极性[3]。本文分析了无缝隙管理对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现阐述如下:
于2018年1-12月,选取住院患者40例和护士15名为控制组,于209年1-12月,选取住院患者40例和护士15名为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年龄值为25-78(46.3±4.9)岁;男/女为22/18。控制组患者年龄值为26-78(47.2±5.4)岁;男/女为23/17。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5-40(28.5±2.4)岁。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结果P值>0.05,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控制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行无缝隙管理,具体为:(1)组建无缝隙管理小组:由3名护士、1名责任护士、1名组长组成。由护士长为组长,并负责指导护士开展病房管理,由护士负责基础护理工作,如生活护理和各项无创操作,责任护士负责心理疏导、健康宣教、有创技术操作,并指导护士 工作,参与夜班等。组长负责各项治疗和技术性会管理,每4-5例患者由1名护士负责,以提供无缝隙主动服务。护士的护理工作由组长负责了解和检查,注意严格执行医嘱,开会讨论疑难病例等。(2)人性化排班:即采取双班制安排大小夜班,固定责任班,,在岗时间8h需严格执行,采取24h负责制,对于班次需求要求护士在1w前提出,护士长排班需提前1w,注意排班时合理搭配老护士和新护士,以防引发护理纠纷。注意患者住院期间,护士需做到全程陪护,对护理工作时间予以合理安排,协助办理入院手续,设置患者服务区,提供无缝隙服务等。(3)建立三级质控体系:即量化细节处理护理制度,定期考核护理质量,若护士表现突出,需给予奖励,建立个性化、主动、全方位护理管理。
比较两个组别护士护理质量(采取自制量表评估,内容涉及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病历书写、病房管理、护理操作等,各项均为20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越好。)、工作积极性(通过自制量表评估,满分10分,分值越高越好。)等评分及患者满意率(发放自制问卷调查,分为不满意、满意、一般等。)。
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百分比资料以[例(%)]描述,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当P值低于0.05时,说明存在较高的检验价值。
试验组护士护理质量、 工作积极性等评分分别为(95.3±5.8)分、(9.9±1.1)分,控制组分别为(83.2±7.1)分、(8.1±1.5)分,二者对比发现试验组更优(P<0.05),有统计学价值。
试验组不满意1例、满意28例、一般11例,总满意率97.5%,控制组不满意8例、满意24例、一般8例,总满意率80.0%,二者对比发现试验组更优(P<0.05),有统计学价值。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严重影响着护理工作的效率。在护理工作中,良好的管理科改善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在实施护理管理的过程中,要求以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为主要目的,注重创新和与时俱进,并综合分析现状,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4]。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无缝隙管理主要全面干预可能存在质量缝隙的相关细节,可将各种危险因素予以有效杜绝。在临床工作中,无缝隙管理的实施可对临床护理过程予以定期检查,可搜集存在的不足,排除缝隙因素,总结现存问题,并做到查漏补缺,以提升护理质量,另外此种管理模式还可增强护士积极性,从而提升护理效率。本文的研究中,两个组别护士护理质量、工作积极性等评分及患者满意率对比发现试验组均明显优于控制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可见,采取无缝隙管理对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具有显著优势和价值。
综上所述,采取无缝隙管理可提升护士护理质量和工作积极性,且患者普遍满意,值得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