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敏
【摘要】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性课程,教师应该对语文习作的相应教学策略展开一定的改进,从而提高习作课程的教学策略。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在日常的课程教学开展中加入符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元素,即可以根据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开展习作教育,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开展的重要意义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生活化教学可以更有效的将小学语文写作與实际生活结合一起,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展开对写作素材的收集工作。当然,在传统语文习作课程的教学开展中,由于小学生的社会阅历水平比较浅薄,所以常常会陷入没有写作素材的困境。面对这种情况,传统语文教学往往采取灌输写作素材的方式。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形成盲目模仿借鉴的习惯,而生活化教学则可以使学生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写作素材,发自内心的爱上语文写作。
二、生活化教学开展相关策略
1.利用校园生活展开生活化教学。在语文习作课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对校园生活进行观察与探索,通过日常语文教材的讲解帮助学生发现校园生活中的生活类元素。
比如在文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对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写作形式的分析与探讨,了解描写人物的一般写作方法,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展开对校园内学生或教师的形象观察工作,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描绘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动作特点,实现语文习作课程中的写作素材积累工作。
2.利用社会生活展开生活化教学。为帮助学生完成对社会生活中习作素材的挖掘工作,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理清社会生活素材的基本搜集过程,培养良好的积累素材习惯,最后再由学生自行展开对学生类素材的积累。
比如,在《坐井观天》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寓言类文章的一般写作特点,再要求学生将自己平时听到的一个寓言故事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描绘出来。在此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素养,教师可以联系当地的博物馆开展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全班学生到达博物馆开展参观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与结果,从而积累自身的习作写作素材。这种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印象,实现对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
3.利用日常生活展开生活化教学。教师若想在习作课程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打造高效高质的课程,就应该合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效教学,从多个角度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教具为学生播放鸟鸣、流水声、汽车鸣笛声等不同生活场景下的声音,让学生闭眼,全神贯注于此类声音的聆听中,再给予学生一定的交流思考时间,最后要求学生把所听到的声音联想出来的相关场景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学生口头表达结束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效果进行一定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优点,能够继续保持并进步,同时了解到自身的缺点,能够及时的进行改正。
【参考文献】
[1]何昌雅.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3):195.
[2]高晓燕.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B,20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