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探究

2020-12-18 04:14黄惠贞
考试与评价 2020年11期
关键词:渗透方法人文教育高中生物

黄惠贞

【摘 要】 高中生物教学渗透人文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有关内容,就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展开相关探究,以期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高中生物  人文教育  渗透方法  探究

前言

多年来教师受到应试教学思维的影响,将生物课程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只专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有真正领会生物知识中渗透的人文思想。所以,当前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学会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才能更好地对学生的思想人格展开全面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根据生物教学内容,适当拓展和延伸课程中的人文思想

在以往生物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来自于课本,而生物教材中的人文内容有限,不利于学生理解和体会课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因此,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会借助一些教学手段,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多融入一些人文素材,才能更好地將人文精神教育渗透进生物教学之中。其中,教师先把握好生物教学的内容,利用网络收集与生物知识相关的人文素材,并将这些素材内容进行归纳和整合,从而形成相关的电子文件素材。然后,在正式上课时,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素材资料,从而对生物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拓展和延伸,以将人文教育与生物教学有机结合。

以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课程内容为例,我们可以利用课前时间,收集一些生态系统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等,然后将其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在适当的教学内容中加入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比如说,在讲解生态系统的结构等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结构,教师可以引入一段视频教学内容,在相关的教学资料中创设视频链接,当教师讲到生态系统结构时,就可以点击视频链接播放相关内容,从而向学生解释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后,教师需要将相关的教学内容整理成相关的PPT教学文件。当教师讲解到相关的课程内容时,就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和伟大,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引导学生树立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二、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将人文教育渗透进实验教学之中

实验是学生了解和把握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借助相关的生物实验研究方法,对生物知识进行验证,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好生物知识,进而真正体会生物知识中的人文精神。因此,当前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学思维,尝试放手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促使其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首先,教师需要根据生物课程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之间开展有效地实验互动,以从中探究知识的规律和本质,进而挖掘其中渗透的人文精神。然后,给予学生适当的实验交流时间,并鼓励学生以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总结,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具体的实验学习之中,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满足。

以高中生物“酶的作用和本质”内容为例,这一课时内容相对抽象,学生想要真正理解酶的作用及其本质,就必须借助相关的实验,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酶的作用和本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把握好人文教育的渗透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哪些方法去酶的作用?该选择哪些实验工具?怎么设计实验报告?然后,引导学生互相展开合作学习,以组的形势展开实验探究。其中,各实验小组可以互相交换实验信息和结果,互相分析实验步骤、实验目的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最后,学生通过参与实验,能够有效地明白酶的作用和本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神奇,进而对生物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组织有效地课外实践活动,延伸人文精神的培养领域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讲授的知识并不多。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应该学会结合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展开更多的人文教育,让学生从不同的人文环境中学习和领会人文精神。首先,教师可以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利用课后空闲时间,去参与一些有趣的生物实践活动,以从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然后,督促学生做好相关的学习分析和总结,并将学习成果记录下来,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学到知识。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适当的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种群数量的变化”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课后的实践活动,从而深入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知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观念。比如,让学生们利用课后时间,利用网络渠道去收集和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有关数据资料等,并结合当前人类发展的进程,去深入了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进而明白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3]。然后,学生需要自行制作相关的实践记录卡片,将自己实践研究的时间、内容、过程、总结完整的记录下来,从而养成良好的记录和总结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去挖掘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将课本枯燥无味的生物知识变得生活化,并实现教学内容与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运用和探索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外实践环境中,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学会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引导学生领会生物中渗透的人文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邓丽. 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J]. 中华少年, 2016,35(11):658.

[2] 李贤.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J]. 高考, 2015,37(31):127.

[3] 邵谦. 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J]. 高考, 2016,10(29):357.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人文教育高中生物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